光学镜片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4507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片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位于光轴区域的一凹面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无空气间隙、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其中至少一者为非球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ALT为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六个透镜之中心厚度总和、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AAG为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总和,并满足ALT/AAG≦4.5或TL/AAG≦5.5。

Optical lens s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ptical lens, the first lens has a positive refractive index, a second lens like side has a concave facial axis region, third lens and the fourth lens, the fifth lens without air gap between the side and the like at least one side, the sixth lens is an aspherical surface and things like the side are non spherical. ALT is the center of the six lens thickness, the sum of the first lens and sixth lens in the optical axis on the TL side of the first lens material to sixth lens like side on the optical axis distance, AAG is the first to sixth lens lens five air gap on the optical axis and meet the sum, ALT/AAG < 4.5 or TL/AAG < 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片组
本专利技术大致上关于一种光学镜片组。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指一种主要用于拍摄影像及录像之光学镜片组,并应用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相机、平板计算机、或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中。
技术介绍
可携式电子产品的规格日新月异,其关键零组件-光学镜片组也更加多样化发展,不仅追求成像质量,更追求更大光圈与视场角的设计。在增加视场角与光圈的设计上,常有成像光线在经过前三片镜片过程中而全反射产生眩光的问题。此外为了修正前二透镜的球差与色差,在镜头设计也常有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厚度较薄或边缘弯曲剧烈等射出成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缩减光学镜头之系统长度、减少空气间隙、减少眩光、具备良好光学性能以及技术上可行的六片式光学镜片组。本专利技术六片式光学镜片组从物侧至像侧,在光轴上依序安排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都分别具有朝向物侧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像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位于光轴区域的一凹面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无空气间隙。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其中至少一者为非球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本专利技术的光学镜片组,总共只有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AAG为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总和,并满足TL/AAG≦5.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又提出一种缩减光学镜头之系统长度、减少空气间隙、减少眩光、具备良好光学性能以及技术上可行的六片式光学镜片组。本专利技术六片式光学镜片组从物侧至像侧,在光轴上依序安排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都分别具有朝向物侧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像侧面。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具有位于光轴区域的一凹面部。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无空气间隙。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其中至少一者为非球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光学镜片组只有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ALT为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六个透镜之中心厚度总和、AAG为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总和,并满足ALT/AAG≦4.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υ3为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υ4为第四透镜的阿贝系数,并且满足16≦υ3-υ4≦50。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23,并且满足T1/G23≦2.4。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12、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45,并且满足(T1+G12)/G45≦2.1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2、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3,并且满足(T1+G12+T2)/T3≦2.7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34、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56,并且满足(T2+T4)/(G12+G34+G56)≦3.8。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满足AAG/T1≦3.45。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满足AAG/T4≦4.8。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光学镜头系统有效焦距为EFL、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6,并且满足EFL/(T1+T6)≦4.1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EPD为光圈之入瞳直径,并且满足ALT/EPD≦1.7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为G45,并且满足T1/G45≦1.9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为G12、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为G23,并且满足(T1+G12)/G23≦2.6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2、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5,并且满足(T1+G12+T2)/T5≦1.8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为G34、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为G56,并且满足T5/(G12+G34+G56)≦4。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满足(T2+G23)/(G12+G34+G56)≦3.3。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满足AAG/T2≦5.7。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6,并且满足AAG/T6≦3.6。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光学镜头系统有效焦距为EFL、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3,并且满足EFL/(T3+T5)≦5.15。在本专利技术光学镜片组中,EPD为光圈之入瞳直径,并且满足TL/EPD≦4.5。申请人发现,本专利技术的透镜配置,具有以下的特征,以及可以达成的对应功效:1.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可用胶或膜等物质充填,使得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的像侧面32与物侧面41间无空气间隙;2.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有利于光线收聚;3.第二透镜像侧面位于光轴附近区域具有凹面部,有利于修正第一透镜产生之球差;4.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无空气间隙,有利于大大降低成像光线在经过前三片镜片过程中而全反射产生眩光的问题;5.搭配16≦υ3-υ4≦50条件式,使得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形状较为平整,可解决为了修正前二透镜的球差与色差,而产生之厚度较薄或边缘弯曲剧烈等射出成型的问题;6.第四透镜像侧位于光轴附近区域具有凸面部,有利于修正前三镜片产生之像差;7.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至少其中之一为非球面,有利于调整前四透镜产生之像差;8.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易于修正高级像差。此外,透过以下各参数之数值控制,可协助设计者设计出具备良好光学性能且技术上可行之光学镜片组。不同参数之比例有较佳之范围,例如:1.当镜头满足TL/AAG≦5.5或ALT/AAG≦4.5条件式,有利于配合第三镜片与第四镜片修正纵向像差;较佳的限制为2.5≦TL/AAG≦5.5或1.5≦ALT/AAG≦4.5。2.对于EFL/(T1+T6)≦4.15、EFL/(T3+T5)≦5.15以限制焦距与镜片厚度的关系,搭配ALT/EPD≦1.75、TL/EPD≦4.5限制镜片厚度与入瞳直径的关系,以降低Fno的同时不至影响成像质量。较佳地为1.3≦EFL/(T1+T6)≦4.15、2.0≦EFL/(T3+T5)≦5.15、0.8≦ALT/EPD≦1.75、1.2≦TL/EPD≦4.5。3.对于T1/G23≦2.4、(T1+G12)/G45≦2.15、(T1+G12+T2)/T3≦2.75、(T2+T4)/(G12+G34+G56)≦3.8、AAG/T1≦3.45、AAG/T4≦4.8、ALT/AAG≦4.5、T1/G45≦1.95、(T1+G12)/G23≦2.65、(T1+G12+T2)/T5≦1.85、T5/(G12+G34+G56)≦4、(T2+G23)/(G12+G34+G56)≦3.3、AAG/T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学镜片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分别具有朝向该物侧的一物侧面以及朝向该像侧的一像侧面,该光学镜片组包含: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位于光轴区域的一凹面部;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间无空气间隙;该第五透镜的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其中至少一者为非球面;该第六透镜的该物侧面及该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光学镜片组只有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到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AAG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总和,并满足TL/AAG≦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以及一第六透镜,各透镜分别具有朝向该物侧的一物侧面以及朝向该像侧的一像侧面,该光学镜片组包含: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该像侧面具有位于光轴区域的一凹面部;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间无空气间隙;该第五透镜的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其中至少一者为非球面;该第六透镜的该物侧面及该像侧面皆为非球面;其中,该光学镜片组只有上述六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到该第六透镜的该像侧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AAG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五个空气间隙总和,并满足TL/AAG≦5.5。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υ3为该第三透镜的阿贝系数、υ4为该第四透镜的阿贝系数,并且满足16≦υ3-υ4≦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23,并且满足T1/G23≦2.4。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12、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45,并且满足(T1+G12)/G45≦2.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2、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3、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12,并且满足(T1+G12+T2)/T3≦2.75。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2、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4、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12、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34、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一空气间隙为G56,并且满足(T2+T4)/(G12+G34+G56)≦3.8。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并且满足AAG/T1≦3.45。8.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4,并且满足AAG/T4≦4.8。9.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镜头系统有效焦距为EFL、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1、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为T6,并且满足EFL/(T1+T6)≦4.15。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其中ALT为该第一透镜到该第六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六个透镜之中心厚度总和、EPD为一光圈之入瞳直径,并且满足ALT/EPD≦1.75。11.一种光学镜片组,其特征在于,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金辉林海廖华滨
申请(专利权)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