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38033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包括:对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的检测参数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计算坐标点数据;将计算坐标点数据与从GPS设备获取的观测坐标点数据进行比较,以得到系统残差;建立环境温度、温度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一误差模型、以及加速度、运动误差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二误差模型;根据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温度补偿因子,根据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运动误差补偿因子;根据修正后的温度补偿因子及运动误差补偿因子得到用于计算数据融合所使用的传感器融合增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闭环的、误差自适应的算法对多个来源的同一物理量进行融合,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量程计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行驶里程计数设备必须连接原车里程传感器,任何希望使用高精度里程计数的第三方设备,如出租车计价器,需要依靠专业人员将设备连接至车上里程传感器,并且不同的车型安装方式也不尽相同。随着网约车这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私家车加入到网约车运营领域,由于网约车行业营运车辆主要为私家车,而私家车群体存在车型复杂多样、司机大多缺少专业的车辆传感器接线技能,为准确的为乘客计价,并降低司机方设备安装成本,市场急需一种适合网约车的免安装、高精度里程计/计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没有装备车里程传感器的车辆上,无法精确进行里程计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的检测参数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计算坐标点数据,并根据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得到累加里程;步骤2,将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与从GPS设备获取的观测坐标点数据进行比较,以得到系统残差;步骤3,建立环境温度、温度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一误差模型、以及加速度、运动误差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二误差模型;步骤4,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及所述第一误差模型确定由所述第一误差模型所确定的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步骤5,根据当前加速度及所述第二误差模型确定由所述第二误差模型所确定的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步骤6,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温度补偿因子,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运动误差补偿因子;步骤7,根据修正后的所述温度补偿因子及运动误差补偿因子得到用于计算所述数据融合所使用的传感器融合增益;步骤8,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传感器融合增益执行步骤1。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数据融合通过下式进行:X俯仰角=X陀螺仪俯仰角+G俯仰角增益*(X加速度俯仰角-X陀螺仪俯仰角)X偏航角=X陀螺仪偏航角+G偏航角增益*(X罗盘偏航角-X陀螺仪偏航角)其中,X陀螺仪俯仰角、X加速度俯仰角、X罗盘偏航角是由对应传感器直接读出,G俯仰角增益、G偏航角增益是所述的传感器融合增益。优选地,所述第一误差模型为:Lerr1=((1/Kt)*T)+Bt,其中,Lerr1为第一系统残差,Kt为温度补偿因子,Bt为用于表征第一系统残差的第一基底数;所述第二误差模型为:Lerr2=((1/Kerr)*T)+Berr,其中,Lerr2为第二系统残差,Kerr为运动误差补偿因子,Berr为用于表征第二系统残差的第二基底数。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底数由以下方式确定:当见星数小于3颗时,当次采样值不计算;当见星数等于3颗时,Bt=Bt’*1.1;当见星数等于4颗时,Bt=Bt’;当见星数大于4颗时,Bt=Bt’*0.8;其中,Bt’是根据所述第一误差模型及两组采样值确定的第一基底初值;其中,所述两组采样值是指在一个小的温度区间内,通过两次采样,可获得两组温度T-残差Lerr1读数(T1,Lerr11)和(T2,Lerr12),将这两个做为直角坐标系上两个点,即可求出通过这两点的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方程式是形如Lerr1=K直线斜率×T+Bt’的一次函数,这时,如果T为零,即可求出残差基底值Lerr1=Bt’。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底数由以下方式确定:设△ErrRate=abs(计算航向角-测量航向角)/(计算航向角+测量航向角)当△ErrRate>0.2时,当次采样值不计算;当0.1<△ErrRate≤0.2时,Berr=Berr’*0.9;当0.05<△ErrRate≤0.1时,Berr=Berr’*0.95;当△ErrRate<=0.05时,Berr=Berr’。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温度补偿因子包括:当所述第一系统残差有增大的趋势时,减小所述温度补偿因子;当所述第一系统残差有减小的趋势时,增大所述温度补偿因子;和/或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运动误差补偿因子包括:当所述第二系统残差有增大的趋势时,减小所述运动误差补偿因子;当所述第二系统残差有减小的趋势时,增大所述运动误差补偿因子。优选地,所述步骤7根据下式计算所述数据融合所使用的传感器融合增益:Gx=Gx-1+P×(Kt+Kerr)其中,Gx为G俯仰角增益或G偏航角增益,Gx-1为上一个采样周期中使用相应传感器融合增益,Kt为温度补偿因子,Kerr为运动误差补偿因子,P为收敛系数。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收敛系数、当前环境温度与传感器融合增益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所述收敛系数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及所述步骤1中进行数据融合时所使用的传感器融合增益经查所述对应关系表得到。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环境温度按预定间隔分成多个温度点,每个温度点均分别对应有相应的所述温度补偿因子及所述运动误差补偿因子。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保存每次的累加里程计算时间范围内的实测环境温度、及相应的计算得到的温度补偿因子及第一基底数;当累加里程得到乘客确认后,将每个温度点本身所对应的多个环境温度、及相应的计算得到的温度补偿因子及第一基底数进行拟合,以得到逐步逼近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的第一误差模型。本专利技术采用卫星定位、惯性等两类传感技术完成车辆的里程计数,其核心的思想是通过多种传感器获得相同的三维运动方向、运动速度、位移三种物理量,并通过闭环的、误差自适应的算法对多个来源的同一物理量进行融合,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鉴于
技术介绍
中提及到缺陷,针对网约车计价应用场景,本申请使用卫星定位、惯性、温度等多种传感器技术,配合全新设计的传感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了无需连接原车里程传感器也能精确记录车辆行驶里程,以及出租车费计价功能。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的检测参数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计算坐标点数据,并根据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得到累加里程。其中,通过航向角方向位移、俯仰角方向位移计算单位实际内实际的载体位移,并进行累加,送入计价模块及经纬度坐标变换模块的操作是由模块5完成。模块6通过前一经纬度坐标,并将当前位移转换成直角坐标系的x,y两个参数,计算新的载体大地坐标系经纬度坐标。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6可采用如下的算法:当由直角坐标系转换到大地坐标系时,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迭代才能得到较高的变换精度,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以下转换算法:经度采用公式计算得到,采用该式得到的经度非常接近真实值、不需要再进行迭代。纬度的初值采用下式计算得到:步骤2,将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与从GPS设备获取的观测坐标点数据进行比较,以得到系统残差,例如,可将观测坐标点(测量经纬度点)与计算坐标点(计算经纬度点)之间连线的长度Lerr设为系统残差;其中,观测坐标点数据由图1的M0模块完成,该模块使用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模块读取车辆的经纬度、航向角。由于惯性传感器的误差源中不可控因素主要是温度与运动过载,因此我们设定这一残差的出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的检测参数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计算坐标点数据,并根据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得到累加里程;步骤2,将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与从GPS设备获取的观测坐标点数据进行比较,以得到系统残差;步骤3,建立环境温度、温度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一误差模型、以及加速度、运动误差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二误差模型;步骤4,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及所述第一误差模型确定由所述第一误差模型所确定的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步骤5,根据当前加速度及所述第二误差模型确定由所述第二误差模型所确定的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步骤6,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温度补偿因子,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运动误差补偿因子;步骤7,根据修正后的所述温度补偿因子及运动误差补偿因子得到用于计算所述数据融合所使用的传感器融合增益;步骤8,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传感器融合增益执行步骤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的检测参数进行数据融合以得到计算坐标点数据,并根据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得到累加里程;步骤2,将所述计算坐标点数据与从GPS设备获取的观测坐标点数据进行比较,以得到系统残差;步骤3,建立环境温度、温度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一误差模型、以及加速度、运动误差补偿因子、与系统残差之间的第二误差模型;步骤4,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及所述第一误差模型确定由所述第一误差模型所确定的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步骤5,根据当前加速度及所述第二误差模型确定由所述第二误差模型所确定的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步骤6,根据所述第一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温度补偿因子,根据所述第二系统残差的变化趋势修正所述运动误差补偿因子;步骤7,根据修正后的所述温度补偿因子及运动误差补偿因子得到用于计算所述数据融合所使用的传感器融合增益;步骤8,根据计算得到的所述传感器融合增益执行步骤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数据融合通过下式进行:X俯仰角=X陀螺仪俯仰角+G俯仰角增益*(X加速度俯仰角-X陀螺仪俯仰角)X偏航角=X陀螺仪偏航角+G偏航角增益*(X罗盘偏航角-X陀螺仪偏航角)其中,X陀螺仪俯仰角、X加速度俯仰角、X罗盘偏航角是由对应传感器直接读出,G俯仰角增益、G偏航角增益是所述的传感器融合增益。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误差模型为:Lerr1=((1/Kt)*T)+Bt,其中,Lerr1为第一系统残差,Kt为温度补偿因子,Bt为用于表征第一系统残差的第一基底数;所述第二误差模型为:Lerr2=((1/Kerr)*T)+Berr,其中,Lerr2为第二系统残差,Kerr为运动误差补偿因子,Berr为用于表征第二系统残差的第二基底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数由以下方式确定:当见星数小于3颗时,当次采样值不计算;当见星数等于3颗时,Bt=Bt’*1.1;当见星数等于4颗时,Bt=Bt’;当见星数大于4颗时,Bt=Bt’*0.8;其中,Bt’是根据所述第一误差模型及两组采样值确定的第一基底初值;其中,所述两组采样值是指在一个小的温度区间内,通过两次采样,可获得两组温度T-残差Lerr1读数(T1,Lerr11)和(T2,Lerr12),将这两个做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飞王维加王维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星震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