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2854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包括由底面、上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共同围成的封闭的空腹箱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由至少一层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由所述钢丝网构成;所述钢丝网上密集设置若干网格,在所述钢丝网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铺设在由所述网格构成的网状体上且与所述网状体一体连接。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可以有效减轻填充体的重量,同时减轻建筑物楼盖的自重。

Cast-in-situ empty stomach floor filling bod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st-in-situ hollow floor filling body comprises a bottom surface, the top face, left face, right end, front and rear faces formed by hollow box closed for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ox body is composed of at least one layer of steel wire of the box; the left end and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body, front and rear faces are formed by the steel wire; the wire ne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ense grid, several reinforcing ribs are arranged in the wire net; the reinforcing rib is laid in the reticular body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grid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ticular body. The cast-in-place hollow floor filling body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filling body and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building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特别是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空腹楼盖
中,最常见的楼盖填充体为采用混凝土浇筑出的封闭的空腹楼盖。这种采用混凝土浇筑成的填充体通常具有重量大及易碎裂的缺点,不仅破损率高,而且在建筑物楼盖上大面积应用后,建筑物楼盖的自重会大大增加。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填充体,以有效减小自身重量,并进一步降低建筑物楼盖的自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具有较轻的重量,且可有效地降低建筑物楼盖的自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包括由底面、上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共同围成的封闭的空腹箱形体,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由至少一层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由所述钢丝网构成;所述钢丝网上密集设置若干网格,在所述钢丝网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铺设在由所述网格构成的网状体上且与所述网状体一体连接。优选的,所述钢丝网上的网格包括:设置在竖直面上的第一立面;所述第一立面的顶端与末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设置在竖直面上的第二立面;所述第二立面的顶端与末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第二立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与所述第一立面及所述第二立面的顶部一体连接的第一子加强筋;与所述第一立面及所述第二立面的底部一体连接的第二子加强筋;所述第一立面,所述第二立面,所述第一子加强筋及所述第二子加强筋共同围成封闭的四边形;所述网格在竖直方向上呈封闭或半通透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第二立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立面或者所述第二立面的长度不大于10mm;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第二立面的间距不大于4mm;所述网格的横截面积不大于50mm2。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呈凹槽状;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不小于5mm;所述加强筋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网格的厚度方向同向。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上覆盖防止混凝土砂浆穿透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纤维网、板体或者塑料膜。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由两层上下分布的所述钢丝网构成;且上层所述钢丝网的网格与下层所述钢丝网的网格相互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由第一钢丝网体及第二钢丝网体构成;第一钢丝网体包括四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一上端面、前端面、底面及后端面的端面;且四个端面由一张钢丝网一体折成,所述钢丝网的首尾焊接;第二钢丝网体包括三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二上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的端面;且三个端面由一张钢丝网一体折成;所述第二钢丝网体扣在所述第一钢丝网体上,并且所述第二钢丝网体与所述第一钢丝网体成十字交叉放置;所述第二上端面覆盖在所述第一上端面上;且第二上端面上的网格与第一上端面上的网格成90度交错排布;所述第一上端面与所述第二上端面共同构成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所述箱形体的相邻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由第三钢丝网体及第四钢丝网体构成;第三钢丝网体包括三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一上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的端面;且三个端面由一张钢丝网一体折成;第四钢丝网体包括三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二上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的端面;且三个端面由一张钢丝网一体折成;所述第四钢丝网体扣在所述第三钢丝网体上,并且所述第四钢丝网体与所述第三钢丝网体成十字交叉放置;所述第二上端面覆盖在所述第一上端面上且第二上端面上的网格与第一上端面上的网格成90度交错排布;所述第一上端面与所述第二上端面共同构成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所述箱形体的底面由一层钢丝网或者一层混凝土层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相邻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底面、左端面和右端面为所述钢丝网折成的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底面由混凝土层构成;所述箱形体的左端面与右端面由所述钢丝网构成且与所述底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由两块上下分布的所述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由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相邻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包括由所述钢丝网折成的第一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倒梯形结构包括下底及两腰;所述第一倒梯形结构的下底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形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的顶端;所述第一倒梯形结构的两腰的末端固定在所述箱形体的底面上。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还包括若干分布在所述箱形体内,支撑所述第一倒梯形结构的下底,并由所述钢丝网折成的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包括上底及两腰;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与所述第一倒梯形结构下底的下表面相抵且固定连接,所述梯形结构的两腰的末端固定在所述底面上;所述箱形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由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相邻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还包括覆盖在所述第一倒梯形结构下底上的一层所述钢丝网;所述箱形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由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相邻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还包括由所述钢丝网折成的第二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倒梯形结构包括下底及两腰;所述第二倒梯形结构的下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倒梯形结构的下底的下部;所述第二倒梯形结构的两腰的末端固定在所述底面上;所述箱形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由钢丝网构成。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垂直固定在底面上。优选的,所述箱形体内还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末端与所述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上端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箱形体的前端面、后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上加强筋竖直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由底面、上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共同围成了封闭的空腹箱形体,并且箱形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由钢丝网构成,上端面由至少一层钢丝网构成。钢丝网的重量较小,与混凝土材料浇筑成的填充体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具有更小的重量,同时,在建筑物楼盖上大范围使用后还可以降低建筑物楼盖的自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网格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钢丝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四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一倒梯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梯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五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六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一钢丝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第二钢丝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浇空腹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包括由底面、上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共同围成的封闭的空腹箱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由至少一层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由所述钢丝网构成;所述钢丝网上密集设置若干网格,在所述钢丝网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铺设在由所述网格构成的网状体上且与所述网状体一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包括由底面、上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共同围成的封闭的空腹箱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由至少一层钢丝网构成;所述箱形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由所述钢丝网构成;所述钢丝网上密集设置若干网格,在所述钢丝网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铺设在由所述网格构成的网状体上且与所述网状体一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上的网格包括:设置在竖直面上的第一立面;所述第一立面的顶端与末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设置在竖直面上的第二立面;所述第二立面的顶端与末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倾斜;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第二立面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与所述第一立面及所述第二立面的顶部一体连接的第一子加强筋;与所述第一立面及所述第二立面的底部一体连接的第二子加强筋;所述第一立面,所述第二立面,所述第一子加强筋及所述第二子加强筋共同围成封闭的四边形;所述网格在竖直方向上呈封闭或半通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第二立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立面或者所述第二立面的长度不大于10mm;所述第一立面与所述第二立面的间距不大于4mm;所述网格的横截面积不大于50m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呈凹槽状;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不小于5mm;所述加强筋的凸起方向与所述网格的厚度方向同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上覆盖防止混凝土砂浆穿透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包括纤维网、板体或者塑料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由两层上下分布的所述钢丝网构成;且上层所述钢丝网的网格与下层所述钢丝网的网格相互交错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体由第一钢丝网体及第二钢丝网体构成;第一钢丝网体包括四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一上端面、前端面、底面及后端面的端面;且四个端面由一张钢丝网一体折成,所述钢丝网的首尾焊接;第二钢丝网体包括三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二上端面、左端面及右端面的端面;且三个端面由一张钢丝网一体折成;所述第二钢丝网体扣在所述第一钢丝网体上,并且所述第二钢丝网体与所述第一钢丝网体成十字交叉放置;所述第二上端面覆盖在所述第一上端面上;且第二上端面上的网格与第一上端面上的网格成90度交错排布;所述第一上端面与所述第二上端面共同构成所述箱形体的上端面;所述箱形体的相邻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现浇空腹楼盖填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体由第三钢丝网体及第四钢丝网体构成;第三钢丝网体包括三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一上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的端面;且三个端面由一张钢丝网一体折成;第四钢丝网体包括三个可以构成所述箱形体的第二上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民尹世超刘晓风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恒超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