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包括穿戴设备终端及与之交互的触觉感知功能系统,所述触觉感知功能系统由中央控制芯片及一组或多组电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器交互与之对应设置的信号接收器,并分别产生多组电信号。通过不同频率、强度、时间、空间的触觉感知信号实现智能化数据转换及功能实现,采用电脉冲的信号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事实反馈调用,获得全面的指令式虚拟执行机制,完成智能化穿戴的功能操作,整体系统框架目的明确,实施方便,便于在多种不同环境及不同区域的普及化使用,具广阔的市场化前景,其系统本身可任意搭配或搭载多类别硬件终端,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
技术介绍
“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本意,是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而设备的计算方式无疑要以本地化计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去定位和感知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非结构化数据,形成每个人随身移动设备上独一无二的专属数据计算结果,并以此找准直达用户内心真正有意义的需求,最终通过与中心计算的触动规则来展开各种具体的针对性服务。而广义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变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的变化。有效的信号节点及信号传输及感应方式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来实现,而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与之匹配的便是最佳的信号处理方式,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或者最佳的信号处理方式,包括信号的属性、种类等等都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包括穿戴设备终端及与之交互的触觉感知功能系统,所述触觉感知功能系统由中央控制芯片及一组或多组电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器交互与之对应设置的信号接收器,并分别产生多组电信号。特别的,所述穿戴设备终端设有外部信号感应器,所述外部信号感应器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通过有线网络交互连接。特别的,包括一组或多组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包括总电源或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电脉冲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分别独立连接的分电源。特别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一网络通讯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一服务器端和一访问终端,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服务器中设置信息管理软件平台,客户端和穿戴设备的内部网络设置访问界面构成访问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并交互通讯;(2)客户访问端录入需要计算的信号编译数据通过网络传送至服务器中;(3)在服务器中设置信号转换后的标准数据值完成基础数据库建立,确定信号传输的后获得数据信息标准值对比后,将其转化为智能化功能显示标准。特别的,所述网络通信子系统以触觉感知功能系统为起点,以通信网络技术为通信平台,以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即时互动,以电脉冲信号发生器作为数据转换平台,通过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智能穿戴的数据交互及信息互通。特别的,所述中央控制芯片还设置有数据库模块、数据核算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器设置有数据转换模块,所述数据访问终端还设置有显示输出装置及外接装置驱动接口。特别的,所述数据处理器反馈的信号数据采用对称式加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使用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为密文,并使用相应的解密算法将密文转换回明文,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算法则使用公钥/私钥对,确保数据免受意外或者故意的修改,软件固化方面采用CPLD防止硬件被恶意复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通过不同频率、强度、时间、空间的触觉感知信号实现智能化数据转换及功能实现,采用电脉冲的信号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事实反馈调用,获得全面的指令式虚拟执行机制,完成智能化穿戴的功能操作,整体系统框架目的明确,实施方便,便于在多种不同环境及不同区域的普及化使用,具广阔的市场化前景,其系统本身可任意搭配或搭载多类别硬件终端,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包括穿戴设备终端及与之交互的触觉感知功能系统,所述触觉感知功能系统由中央控制芯片及一组或多组电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器交互与之对应设置的信号接收器,并分别产生多组电信号。所述穿戴设备终端设有外部信号感应器,所述外部信号感应器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通过有线网络交互连接。包括一组或多组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包括总电源或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电脉冲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分别独立连接的分电源。申请人声明,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一网络通讯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一服务器端和一访问终端,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服务器中设置信息管理软件平台,客户端和穿戴设备的内部网络设置访问界面构成访问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并交互通讯;(2)客户访问端录入需要计算的信号编译数据通过网络传送至服务器中;(3)在服务器中设置信号转换后的标准数据值完成基础数据库建立,确定信号传输的后获得数据信息标准值对比后,将其转化为智能化功能显示标准。所述网络通信子系统以触觉感知功能系统为起点,以通信网络技术为通信平台,以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即时互动,以电脉冲信号发生器作为数据转换平台,通过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智能穿戴的数据交互及信息互通。所述中央控制芯片还设置有数据库模块、数据核算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器设置有数据转换模块,所述数据访问终端还设置有显示输出装置及外接装置驱动接口。所述数据处理器反馈的信号数据采用对称式加密确保数据的保密性,使用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为密文,并使用相应的解密算法将密文转换回明文,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算法则使用公钥/私钥对,确保数据免受意外或者故意的修改,软件固化方面采用CPLD防止硬件被恶意复制。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路线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通过不同频率、强度、时间、空间的触觉感知信号实现智能化数据转换及功能实现,采用电脉冲的信号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事实反馈调用,获得全面的指令式虚拟执行机制,完成智能化穿戴的功能操作,整体系统框架目的明确,实施方便,便于在多种不同环境及不同区域的普及化使用,具广阔的市场化前景,其系统本身可任意搭配或搭载多类别硬件终端,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申请人又一声明,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专利技术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专利技术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设备终端及与之交互的触觉感知功能系统,所述触觉感知功能系统由中央控制芯片及一组或多组电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器交互与之对应设置的信号接收器,并分别产生多组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设备终端及与之交互的触觉感知功能系统,所述触觉感知功能系统由中央控制芯片及一组或多组电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所述电脉冲信号发生器交互与之对应设置的信号接收器,并分别产生多组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终端设有外部信号感应器,所述外部信号感应器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通过有线网络交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或多组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包括总电源或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电脉冲信号发生器及信号接收器分别独立连接的分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触觉感知的智能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一网络通讯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一服务器端和一访问终端,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服务器中设置信息管理软件平台,客户端和穿戴设备的内部网络设置访问界面构成访问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并交互通讯;(2)客户访问端录入需要计算的信号编译数据通过网络传送至服务器中;(3)在服务器中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