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B组脑膜炎球菌膜孔蛋白和流感嗜血菌多糖的免疫偶联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08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流感嗜血菌b型多糖-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偶联物、其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动物中诱导对流感嗜血菌的免疫反应的用途。(*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领域是可用于在动物中引起免疫反应的疫苗。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流感嗜血菌多糖-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偶联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背景信息流感嗜血菌是小的、多型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分离物可分为六种抗原上不同的荚膜类型(a-f)以及无荚膜的、无法分类的菌株。流感嗜血菌可引起脑膜炎、中耳炎、鼻窦炎、会厌炎、败血性关节炎、潜伏性发热菌血症、蜂窝组织炎、肺炎和积脓;有时此微生物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其它流感嗜血菌感染包括化脓性心包炎、心内膜炎、结膜炎、骨髓炎、腹膜炎、附睾睾丸炎、舌炎、悬雍垂炎和败血性血栓性静脉炎。在引进流感嗜血菌b型(Hib)偶联物接种之前,儿童中传染性疾病的大多数病例由可引起新生儿传染性疾病的b型无荚膜微生物引起。无荚膜菌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中耳炎、鼻窦炎和支气管炎,并且可引起肺炎。微生物来源是人类上呼吸道。传播模式推测是人到人,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吸入含生物的呼吸道分泌物小滴传播。无荚膜菌株的无症状建群是常见的;生物可从60%-90%的儿童咽喉收集。然而b型生物的建群是不常见的(在接种前期中为2%-5%的儿童),并且看来在用普遍的Hib偶联物接种时更不常见。传染性的确切时期未知,并且可能只要在生物存在于上呼吸道中时就有传染性。有引进有效疫苗之前,Hib是美国和其它国家最常见的儿童细菌脑膜炎的病因。脑膜炎和其它传染性疾病在3个月到3岁年龄儿童中最常见,并且约一半病例发生在小于12个月的婴儿中。传染性b型疾病在各个国家的不同人口中的年龄特异性发病率不同;在小于12个月的婴儿中的患病比例在具最高总发病率的人群中最高,导致中间年龄的病例更低。与脑膜炎和大多数其它传染性Hib疾病相反,会厌炎在小于12个月的婴儿中极少,其在接种前期的发病率高峰是2-4岁年龄。会厌炎也可能发生在更大的、未接种的儿童和成年人中。传染性疾病多发于男孩、非洲人-美洲人、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Apache和Navajo印度人、儿童护理中心人员、在过度拥挤条件下生活的儿童和未母乳喂养的儿童中。未免疫接种的儿童,特别是那些与患传染性Hib疾病的儿童持续紧密接触(如在家属中)的4岁以下儿童处于受此生物严重侵染的更大危险之中。其它影响传染性疾病的因素包括镰刀细胞病、无脾、HIV感染、某些免疫缺陷综合症和恶性肿瘤。如果没有随后接种疫苗,患记载的传染性感染的1岁以下婴儿的重发率危险是约1%。自1988年引进Hib偶联疫苗以来,婴儿和幼儿中传染性Hib疾病的发病率减少了95%,并且目前由其它带荚膜类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与由b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相似。由于取得这样的成功,美国公共健康服务中心的目标是在他们国家消除5岁以下儿童中的Hib疾病。目前在此国家中传染性Hib疾病主要发生在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以及年龄太小以至不能完成主要接种系列的婴儿中。四种Hib偶联疫苗已在美国得到许可证。这些疫苗由直接或通过居间间隔分子与载体蛋白共价连接的Hib荚膜多糖(即磷酸聚核糖基核糖醇(PRP)或PRP寡聚体)组成。针对在组成和免疫原性方面不同并且因此它们的推荐用途不同的PRP偶联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推荐PRP-D仅用于12个月和更大的儿童,而其它三种疫苗HbOC、PRP-T和PRP-OMP推荐用于2个月年龄开始的婴儿。佐剂是增强对抗原免疫反应的物质,因此已用于很多疫苗和疫苗候选物。佐剂的免疫刺激效应不是抗原特异的,因为它们增强针对很多不同类型抗原的免疫反应。目前FDA同意用于人类的唯一佐剂是铝盐,但很多用于动物接种和更新的疫苗侯选物的佐剂是微生物来源的(61),例如弗氏佐剂、小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胞壁酰二肽、破伤风类毒素。微生物物质免疫增强能力的机制未知。已对病原奈氏球菌(脑膜炎奈氏球菌和淋病奈氏球菌)的主要外膜蛋白的佐剂可能性(36,37,39,40,60)和其免疫增强能力背后的机制进行研究。目的蛋白是来自淋病球菌的蛋白IA(PIA)和蛋白IB(PIB)以及来自脑膜炎球菌的1、2或3类蛋白(分别为C1、C2和C3)(4)。它们都作用为膜孔蛋白(41,43,62),互相之间具有显著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并且被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膜孔蛋白超家族的成员(26)。已证明与疟疾肽单独用作免疫原或与其它蛋白共价连接相比,奈氏球菌膜孔蛋白与疟疾肽非共价结合时增强对这些肽的抗体反应(39,40)。另外,已证明与只有肽免疫小鼠时相比,来自A组链球菌(38)、流感病毒血凝集素(38)或Trypanosome bruceii(40)的肽掺入含淋病球菌膜孔蛋白的复合物时在小鼠中具有更大免疫原性。主要由2类蛋白组成的脑膜炎球菌外膜囊泡(OMV)用作增强针对在最近获得许可证的由Meck开发的流感嗜血菌b型疫苗中的流感嗜血菌多糖荚膜的免疫反应的载体(10)。而且,Livingston已开发了纯化的奈氏球菌膜孔蛋白用作抗黑素瘤疫苗中的佐剂。与正常黑素细胞相比,黑素瘤细胞在其表面表达高得多水平的人神经节苷脂GM2或GD3。为增强对GM2和GD3的免疫反应并且有可能诱导黑素瘤病人中的肿瘤免疫,将GM2和GD3与纯化的奈氏球菌膜孔蛋白非共价结合并用这些疫苗构建体免疫患恶性黑素瘤的志愿者。与只用这些神经节苷脂或与BCG结合免疫病人相比,在用膜孔蛋白/GM2或膜孔蛋白/GD3复合物免疫的病人中的抗GM2或抗GD3抗体反应大大增强(36,37)。另外,用膜孔蛋白/GM2免疫的病人中的肿瘤负担显著降低(个人通信,P.livingston)。奈氏球菌膜孔蛋白作用为佐剂的机制未知。开发了嗜血菌多糖荚膜-脑膜炎球菌OMV偶联疫苗的Merch组(10,35,36)认为这可能是由于2类蛋白介导T细胞刺激作用。它们起初证明2类蛋白可以直接刺激T淋巴细胞,并且因此他们将2类蛋白重新命名为脑膜炎球菌免疫增强蛋白(MIEP)(35)。然而,后来证明只有高浓度(>50μg)变性2类蛋白可刺激T细胞,而天然蛋白没有这样的效应(56)。而且,既然大多数奈氏球菌膜孔蛋白用作疫苗侯选物或佐剂时是以其天然构型,那么变性膜孔蛋白对T细胞的非特异性刺激解释它们免疫增加能力的可能性很低。最近几年,关于抗原识别、淋巴细胞刺激和抗体合成所需的T和B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细节已得到详细阐述。在目前T淋巴细胞刺激作用模型中,已表明抗原呈递细胞(APC)和T淋巴细胞之间的二套信号是必需的(24,25,51)。第一套信号(信号1)通过抗原呈递细胞(如B淋巴细胞、树枝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MHC)复合物和T淋巴细胞上的T细胞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MHC复合物上的沟通常由来自已加工抗原(T细胞表位)的寡肽占据。反应的特异性由信号1赋予。第二套或共刺激信号(信号2)由B和T淋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两套反受体的结合传递(附图说明图1)。然后活化的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继而刺激效应细胞;例如使B淋巴细胞变成抗体生成细胞。已证明这些反受体的相互作用诱导共刺激在肿瘤免疫(1,3,8,11,51,55)、耐受性预防(19,45,54)以及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活性(1)方面是重要的。T淋巴细胞反受体是CD28和CTLA-4。它们都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感嗜血菌b型(Hib)多糖-基本上纯的、重折叠的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rPorB)偶联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S布拉克F密乔恩PC福斯科I赫罗恩
申请(专利权)人:巴克斯特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