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旋翼,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高机动性和空中悬停等优势,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直升机旋翼旋转过程中,先行桨叶产生的桨尖涡与后继桨叶碰撞后产生桨-涡干扰(Blade-VortexInteraction,BVI)效应,导致后继桨叶的表面压强分布急剧变化,产生强烈的桨-涡干扰噪声。桨-涡干扰噪声是直升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对直升机的隐身性能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桨-涡干扰噪声是直升机旋翼降噪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抑制桨-涡干扰噪声的措施主要是用流动控制的方法来削弱桨尖涡的强度,从而降低桨-涡干扰噪声,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桨尖的形状,如采用后掠、尖削、下反等桨尖形状;加装桨尖削涡装置,如后缘扰流片、桨尖小翼、端板;以及施加控制力的方法,如高阶谐波控制、单独桨叶控制、主动襟翼控制等。优化桨尖形状和加装桨尖削涡装置的方法对抑制桨-涡干扰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一款能同时兼顾气动、减振和降噪性能。施加控制力的方法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后掠桨尖上,确定开孔数目、孔的大小与间距;2)设计连接管道;3)确定开孔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后掠桨尖上,确定开孔数目、孔的大小与间距;2)设计连接管道;3)确定开孔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在后掠桨尖上,确定开孔数目、孔的大小与间距的具体方法为:根据抑制桨涡干扰所需气流流量,确定开孔数目、大小与间距;为了使孔所受应力均匀,桨尖前缘进气孔和端面吹气孔都选择圆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设计连接管道的具体方法为:管道在前缘开孔处的切线需与旋翼的转轴垂直,以捕获最大的空气流量;管道在桨尖端面开孔处的切线需与端面垂直,以达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钱,王李璨,王旭,朱呈祥,尤延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