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692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方法:首先优化了亲鱼的促熟培育条件;其次,采用科学的良种选育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人工选育交配方案,避免了近交衰退,实现了家系间的最优交配结合;再次,采用优化培育方案进行家系苗种培育,不仅缩短了培育苗种周期,而且获得了体质更优、抗病力更强的苗种,有效降低了苗种阶段腹水病的发病几率;最后,通过发病家系苗种的及时隔离和培育方法的合理调整,实行内外兼治的策略,既防止了病情范围的扩大,也及时改善了苗种的应对环境,提高了苗种的存活几率,进而有效降低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死亡率。

Method for reducing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juvenile ascites disease in turbot fami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fry ascites disease of turbot family: first to optimize the broodstock ripening cultivation conditions; secondly, the breeding methods of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o develop artificial breeding of mating scheme, to avoid inbreeding depression, achiev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between families mating again, using the optimized cultivation; scheme of family rearing, not only shorten the cycl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eed, seed physique better, stronger disease resistance,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chances of ascites disease fry stage; finally, through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seed timely isolation and cultivation metho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e symptoms of the strategy, both to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the disease, but also timely improve seedling response to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chances of survival of the larvae, thus effectively reducing Family; juvenile ascites; morbidity; mortality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养殖动物良种选育
,具体为一种有效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发病死亡率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是原产于欧洲的底栖海水鱼类,具有口味鲜美、生长迅速、耐低温、易驯养等优点,是欧洲等地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大菱鲆自1992年引入我国,1999年突破生产性育苗技术以来,其养殖规模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鱼类养殖品种,年经济价值高达数十亿亿元人民币。近十多年以来,由于忽视良种培育研究,产业中种质衰退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降低、白化率增高、出苗率降低等现象,良种选育已经成为我国大菱鲆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苗种培育和成鱼过程中相关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难以治愈的病害,如腹水病、红体病、疥疮病、盾纤毛虫病,幼苗生长慢摄食差、苗种及成鱼培育期肝胆脾肾由于抗生素等药浴用品频繁过度使用遭受损坏而导致的抗病力下降等。这些问题导致大菱鲆苗种的大规模死亡,给良种选育工作和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尤其是腹水病对于苗种的培育威胁最大,发病时期在苗种培育的35-60天,不仅是因为其致病死亡率较高,可达80%以上甚至全部死亡,且传染性较强,目前仍无有效治愈手段,一筹莫展。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提前预防、对症防治”的手段,即苗种培育前期促进器官健康发育,后期发病及时采用有效控制手段,有效降低苗种培育过程中腹水病的发病率及发病死亡率,则选育中能够大大增加家系苗种培育的成功率,不仅能够减少家系损失、减少经费支出,更重要的是,家系苗种及家系数量的保证,更有利于提高家系及个体遗传参数评估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加快良种选育的进度。而对于苗种场而言,腹水病发病率及发病死亡率的降低,将直接增加培育苗种的成活率,从而增加显著的经济效益。无疑也是推动绿色健康养殖理念,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方法,提高了亲鱼的发育质量,提升了人工交配的科学性,获得了高质量的苗种,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发病死亡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培育:将亲鱼放置亲鱼池中进行暂养,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亲鱼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4-6千克或3-4尾;亲鱼培育期间,光照强度为500-1000LX、光照时间8h、水温为17-19℃,每日投喂新鲜、优质杂鱼2次,投喂后进行换水;培养3-4年龄后,将亲鱼转移至培育池中进行促熟培育;优选的,所述的亲鱼为性腺未成熟、体型完整、体色正常、摄食积极、无伤残且健康活泼;优选的,所述的亲鱼池规格为20-30m2、池深1.0m、池底光滑且具有坡度(坡高20cm);每个亲鱼池设置充气石6-8个;优选的,所述的亲鱼池内盛放的海水为砂滤海水,水体要求清澈见底,水位58-62cm;砂滤海水的盐度在30-31度、溶解氧>7mg/L、PH7.9-8.1、氨氮<0.2mg/L;优选的,所述的杂鱼的日投喂量为鱼总体重的1-3%,每次投喂后大排水,常流水日交换量为4-6个全量,以保池水清洁;优选的,为预防病害,车间要干净整洁,操作人员需着水鞋进入车间并消毒,另外发现病鱼、死鱼应及时拣出,隔离检验,严重者要及时淘汰,并把病死鱼集中起来作好记录后销毁。(2)亲鱼促熟:将步骤(1)培育好的雌雄亲鱼转移至封闭的培育池中,雌雄混养(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亲鱼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4-6千克或3-4尾);培育池中初始培育条件为:水温10℃、光照强度为200-600LX、光照时间8h,逐渐变成:水温14℃、光照强度为200-600LX、光照时间16h;促熟期间每日投喂高营养饲料2次,投喂后进行换水,培养2.5-3月后进行人工交配;优选的,所述的封闭的培育池的规格为25m2、池深1.0m、池底光滑具有坡度(坡高20cm);每个培育池设置充气石6-8个;优选的,所述的培育池内盛放的海水为砂滤海水,水位60cm;砂滤海水的盐度在30-31度、溶解氧>7mg/L、PH7.9-8.1、氨氮<0.2mg/L;优选的,所述的高营养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鲜杂鱼850份、鱼粉90份、鱼油45份、卵磷脂或裂壶藻5份、脂溶性维生素C5份、维生素E1份、多维1份、磷酸氢钙2份、氯化胆碱1份;优选的,所述的光照时间由8h增至16h时采用逐级增加的方式,每5天增加1小时;优选的,所述的促熟温度由10℃增至14℃时采用逐级增加的方式,每5天升高1℃。(3)人工交配:采取家系建立原则对雌雄亲鱼进行单独孵化单独培育:雌鱼顺着生殖腺挤压鱼体腹部,将卵挤到待用;雄鱼挤压腹部,精液从生殖孔区流出,收集精液后放置于冰上保存;把精液加入卵中快速混匀,然后加入海水搅动均匀后静置15min;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筛娟过滤、海水清洗后收集上浮受精卵,上浮受精卵经消毒(防病原体带入孵化水体内)后放入海水池孵化网箱中孵化;优选的,所述的家系建立原则为1雌对1-4雄或1雄对1-2雌的交配原则;优选的,所述的筛绢的目数为80目;优选的,精液、卵和海水搅动时,精液:卵:海水的体积比为1:100:200;优选的,取卵和精液时,要对每条鱼进行扫描,确认其家系和身份,并作对应记录;优选的,上浮受精卵消毒前放入盛有干净海水的量筒中,静置5分钟,记录上浮卵数量。(4)受精卵孵化:将步骤(3)得到的上浮受精卵按照40-60万粒/m3的密度放入孵化网箱中孵化,孵化条件为:光照度为600LX、全天光照,水温14-15℃、盐度30-31、溶解氧>7mg/L、氨氮<0.2mg/L;培育99-101h孵化出仔鱼,仔鱼培育3天后进行苗种培育;优选的,所述的孵化网箱规格为60cm×60cm×80cm,12个孵化网箱固定于面积25m2、深1.0m的孵化池中,使其在孵化池周边呈漂浮状态,孵化网露出水面10cm左右;优选的,孵化池中保持循环微流水,并放置若干气石充气,同时,在每个孵化网箱中央安置1个气石,以保持微水流和水流动,使受精卵在水体中呈均匀悬浮、滚动状态;优选的,每天早8点和晚20:00点吸一次沉卵,直至孵化第3天下午收卵布桶为止,且吸沉卵工具使用前后注意消毒。(5)苗种培育:A、前期培育,第1-25天:将步骤(4)完成培育的仔鱼放入培育容器中,密度为6000粒/m2;初始水温14℃,采用逐级升温的方式在25天内将水温升至19℃;培育期间投喂小球藻、轮虫和卤虫,轮虫和卤虫经过裂壶藻增强剂强化8-12小时;从第4天开始,每日上午排水1次,每次排水量由30%逐渐增至70%,每2-3天下午吸底1次;优选的,所述的逐级升温的方式具体操作为:第1-5天每天升温0.5℃至16℃且在此温度下保持恒温(育苗实践发现可保持卵黄的最佳利用率);第6-8天将水温逐渐升至17℃,第9-11天水温维持17℃恒温(仔鱼阶段开膘期,育苗实践发现此阶段为整个培育过程中损失最严重的阶段,保持恒温可促进仔鱼顺利、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培育:将亲鱼放置亲鱼池中进行暂养,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亲鱼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4‑6千克或3‑4尾;亲鱼培育期间,光照强度为500‑1000LX、光照时间8h、水温为17‑19℃,每日投喂新鲜、优质杂鱼2次,投喂后进行换水;培养3‑4年龄后,将亲鱼转移至培育池中进行促熟培育;(2)亲鱼促熟:将步骤(1)培育好的雌雄亲鱼转移至封闭的培育池中,雌雄混养殖,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亲鱼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4‑6千克或3‑4尾;培育池中初始培育条件为:水温10℃、光照强度为200‑600LX、光照时间8h,逐渐变成:水温14℃、光照强度为200‑600LX、光照时间16h;促熟期间每日投喂高营养饲料2次,投喂后进行换水,培养2.5‑3月后进行人工交配;(3)人工交配:采取家系建立原则对雌雄亲鱼进行单独孵化单独培育:雌鱼顺着生殖腺挤压鱼体腹部,将卵挤到待用;雄鱼挤压腹部,精液从生殖孔区流出,收集精液后放置于冰上保存;把精液加入卵中快速混匀,然后加入海水搅动均匀后静置15min;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筛娟过滤、海水清洗后收集上浮受精卵,上浮受精卵经消毒(防病原体带入孵化水体内)后放入海水池孵化网箱中孵化;(4)受精卵孵化:将步骤(3)得到的上浮受精卵按照40‑60万粒/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大菱鲆家系苗种腹水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培育:将亲鱼放置亲鱼池中进行暂养,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亲鱼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4-6千克或3-4尾;亲鱼培育期间,光照强度为500-1000LX、光照时间8h、水温为17-19℃,每日投喂新鲜、优质杂鱼2次,投喂后进行换水;培养3-4年龄后,将亲鱼转移至培育池中进行促熟培育;(2)亲鱼促熟:将步骤(1)培育好的雌雄亲鱼转移至封闭的培育池中,雌雄混养殖,亲鱼的雌雄比例为1:1,亲鱼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4-6千克或3-4尾;培育池中初始培育条件为:水温10℃、光照强度为200-600LX、光照时间8h,逐渐变成:水温14℃、光照强度为200-600LX、光照时间16h;促熟期间每日投喂高营养饲料2次,投喂后进行换水,培养2.5-3月后进行人工交配;(3)人工交配:采取家系建立原则对雌雄亲鱼进行单独孵化单独培育:雌鱼顺着生殖腺挤压鱼体腹部,将卵挤到待用;雄鱼挤压腹部,精液从生殖孔区流出,收集精液后放置于冰上保存;把精液加入卵中快速混匀,然后加入海水搅动均匀后静置15min;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筛娟过滤、海水清洗后收集上浮受精卵,上浮受精卵经消毒(防病原体带入孵化水体内)后放入海水池孵化网箱中孵化;(4)受精卵孵化:将步骤(3)得到的上浮受精卵按照40-60万粒/m3的密度放入孵化网箱中微流水孵化,孵化条件为:光照度为600LX、全天光照,水温14-15℃、盐度30-31、溶解氧>7mg/L、氨氮<0.2mg/L;培育99-101h孵化出仔鱼,仔鱼培育3天后进行苗种培育;(5)苗种培育:A、前期培育,第1-25天:将步骤(4)完成培育的仔鱼放入培育容器中,密度为6000粒/m2;初始水温14℃,采用逐级升温的方式在25天内将水温升至19℃;培育期间投喂小球藻、轮虫和卤虫,轮虫和卤虫经过裂壶藻增强剂强化8-12小时;从第4天开始,每日上午排水1次,每次排水量由30%逐渐增至70%,每2-3天下午吸底1次;B、中期培育,第26-60天:将仔鱼的培养密度调整为1500-2000尾/m2,水温维持19℃;第26-29天流水投喂粒径为0.3-0.8mm的大菱鲆微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5%-10%,一天投喂5次,流水投喂饲料完毕后流水10-20min后再投喂卤虫,卤虫投喂密度为1.0个/ml;第30天开始,除了正常投喂大菱鲆微颗粒饲料外,逐渐减少卤虫的投喂量直至第45天停喂卤虫;第46天至60天只正常投喂大菱鲆微颗粒饲料;培育期间每日上午排水1次,每次排水量为70%,每日下午清底1次;该期间发现腹水病发病家系苗种立即进行预防和治疗;C、后期培育,第61-70天:仔鱼的培养密度调整为1000-1500尾/m2,水温19℃±0.5℃;投喂粒径为1.0mm的颗粒饲料,日投喂量10%-15%,每天投喂5次;每日上午、下午各排水一次,排水量为70%;经过苗种培育可培育出小规格商品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龙王伟继孔杰吕丁栾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