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54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电池隔膜包括多孔基膜,所述多孔基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池隔膜还包括在所述多孔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陶瓷层、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第一粘结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隔膜通过在多孔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陶瓷层、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第一粘结层有利于提高该电池隔膜的综合性能。

A battery separator and a lithium ion secondary cell including the two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 lithium ion two secondary battery, discloses a battery separator and a lithium ion two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The battery separator comprises a porous membrane, the porous film comprises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opposite, the battery separator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porous membran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in turn set the first ceramic layer, a first porous heat-resistant layer and a first bonding layer. The diaphragm c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first through the porous surface of the base film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first ceramic layer, the first porous heat-resistant layer and a first adhesive layer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the battery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材料、电解质、电池隔膜及电池外壳包装材料组成。其中电池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需要起着分隔正、负极,以防止电池内部短路,而且还需要允许电解质离子自由通过,以完成电化学充放电过程的作用。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耐高温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被业界称为电池的“第三电极”。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广泛应用,研发人员对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也越来越深入,对于其中所使用的电池隔膜的综合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提供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电池隔膜已经成为当今研发人员的又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优化所述电池的综合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隔膜,该电池隔膜包括多孔基膜,所述多孔基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池隔膜还包括在所述多孔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陶瓷层、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第一粘结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为具有纤维网络状结构的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中的纤维直径为100~2000nm,所述纤维层的孔隙率为75%~93%。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的厚度为5-50μm,所述多孔基膜的厚度为5-30μm,所述第一陶瓷层的厚度为0.5-10μm,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的厚度为0.5-20μm,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为0.1-10μm。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具有四层结构,且由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多孔基膜、所述第一陶瓷层、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所述第一粘结层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的厚度为8-23μm,所述多孔基膜的厚度为5-12μm,所述第一陶瓷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为0.1-3μm。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还包括在所述多孔基膜的第二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任选的第二陶瓷层、任选的第二多孔耐热层和任选的第二粘结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任选的所述第二陶瓷层的厚度为0-10μm,任选的所述第二多孔耐热层的厚度为0-20μm,任选的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厚度为0-10μm。作为优选,在所述多孔基膜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如下结构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陶瓷层和第二多孔耐热层;或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陶瓷层和第二粘结层;或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多孔耐热层和第二粘结层;或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陶瓷层、第二多孔耐热层以及第二粘结层。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具有六层结构,由按顺序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陶瓷层、所述多孔基膜、所述第一陶瓷层、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所述第一粘结层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多孔基膜的厚度为5-20μm,所述第一陶瓷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二陶瓷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为0.1-3μm,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厚度为0.1-3μm。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具有七层结构,由按顺序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多孔耐热层、所述第二陶瓷层、所述多孔基膜、所述第一陶瓷层、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所述第一粘结层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的厚度为10-30μm,所述多孔基膜的厚度为5-20μm,所述第一陶瓷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二陶瓷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二多孔耐热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为0.1-3μm,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厚度为0.1-3μm。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与所述第一粘结层之间的第三陶瓷层。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隔膜中包括所述第二多孔耐热层与所述第二粘结层,且所述电池隔膜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多孔耐热层与所述第二粘结层之间的第四陶瓷层。同时,在本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该隔膜为本技术上述电池隔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陶瓷层,有利于提高该电池隔膜与电解液之间的浸润性,进而有利于改善所制备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2)通过设置多孔耐热层,有利于提高该电池隔膜的耐高温性能,进而有利于改善所制备的电池的高温安全性;(3)通过设置粘结层,有利于提高该电池隔膜与正/负极之间的相容性,使得电池隔膜与正/负极之间结合的更为稳固,进而有利于改善所制备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4)通过将所述第一陶瓷层、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第一粘结层按顺序排布在所述多孔隔膜的表面上,有利于促使各层材料在实现各自作用的同时,利用陶瓷层和粘结层中都含有粘结剂的特点,增强这四层结构相互之间的结合力,进而有利于获取结构更为稳固、且综合性能得到提高的电池隔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隔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隔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再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隔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多孔基膜21第一陶瓷层22第二陶瓷层31第一多孔耐热层32第二多孔耐热层41第一粘结层42第二粘结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电池隔膜。如图1所示,该电池隔膜包括多孔基膜10,所述多孔基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池隔膜还包括在所述多孔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陶瓷层21、第一多孔耐热层31、以及第一粘结层41。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电池隔膜通过设置陶瓷层,有利于提高该电池隔膜与电解液之间的浸润性,进而有利于改善所制备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设置多孔耐热层,有利于提高该电池隔膜的耐高温性能,进而有利于改善所制备的电池的高温安全性;通过设置粘结层,有利于提高该电池隔膜与正/负极之间的相容性,使得电池隔膜与正/负极之间结合的更为稳固,进而有利于改善所制备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将所述第一陶瓷层、第一多孔耐热层、以及第一粘结层按顺序排布在所述多孔隔膜的表面上,有利于促使各层材料在实现各自作用的同时,利用陶瓷层和粘结层中都含有粘结剂的特点,增强这四层结构相互之间的结合力,进而有利于获取结构更为稳固、且综合性能得到提高的电池隔膜。根据本技术上述电池隔膜,其中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为具有纤维网络状结构的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中的纤维直径为100~2000nm,所述纤维层的孔隙率为75%~93%。通过形成具有纤维网络状结构的纤维层作为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池隔膜及包括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包括多孔基膜(10),所述多孔基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池隔膜还包括在所述多孔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陶瓷层(21)、第一多孔耐热层(31)、以及第一粘结层(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包括多孔基膜(10),所述多孔基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池隔膜还包括在所述多孔基膜的第一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陶瓷层(21)、第一多孔耐热层(31)、以及第一粘结层(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31)为具有纤维网络状结构的纤维层;所述纤维层中的纤维直径为100~2000nm,所述纤维层的孔隙率为75%~9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的厚度为5-50μm,所述多孔基膜(10)的厚度为5-30μm,所述第一陶瓷层(21)的厚度为0.5-10μm,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31)的厚度为0.5-20μm,所述第一粘结层(41)的厚度为0.1-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具有四层结构,由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多孔基膜(10)、所述第一陶瓷层(21)、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31)以及所述第一粘结层(41)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的厚度为8-23μm,所述多孔基膜(10)的厚度为5-12μm,所述第一陶瓷层(21)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多孔耐热层(31)的厚度为1-5μm,所述第一粘结层(41)的厚度为0.1-3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还包括在所述多孔基膜(10)的第二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任选的第二陶瓷层(22)、任选的第二多孔耐热层(32)和任选的第二粘结层(42)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任选的所述第二陶瓷层(22)的厚度为0-10μm,任选的所述第二多孔耐热层(32)的厚度为0-20μm,任选的所述第二粘结层(42)的厚度为0-10μ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孔基膜(10)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如下结构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陶瓷层(22)和第二多孔耐热层(32);或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陶瓷层(22)和第二粘结层(42);或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多孔耐热层(32)和第二粘结层(42);或者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玲单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