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华贵专利>正文

管件用快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6144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快接管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件用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壳体内位于压紧环与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一固定环位于第一橡胶密封圈和压紧环之间,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的上凹槽的截面为倒置的“7”字形结构。优点是:密封效果好,制造工艺极为简单,结构也较为简单以及制造成本低。

Quick coupling for pipe fitt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quick connect fittings, in particular to a tube with a quick connector, includes a housing having openings at both ends of the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ring shell, a pressing ring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aw port within the shell of the upward displacement in the unlocking sleeve pressing ring and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fixing ring and the first rubber seal ring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pressing ring and the upper port, a first fixing ring in the first rubber between the sealing ring and the pressing ring,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first rubber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grooves, groove on the end face in a rubber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ring. The first rubber seal ring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groove o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inverted \7\ shape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ealing effect,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用快接头
本技术涉及快接管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件用快接头。
技术介绍
快接管件是一种能实现管路快速连通或断开的接头。目前传统的快接管件包括具有两个端口且内腔均与端口连通的壳体,其中一个端口为快接端,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解锁套筒的上端可与压紧环接触并挤压压紧环的卡爪以完成解锁。而这种传统的快接管件虽然可以达到基本的使用要求,但是经长期使用以及在长期处于水压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从上下卡环与接口的腔体壁之间渗漏液体,造成密封性能下降,而且这种产品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而且结构也较为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制造工艺极为简单,结构也较为简单以及制造成本低的管件用快接头。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件用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壳体内位于压紧环与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一固定环位于第一橡胶密封圈和压紧环之间,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的上凹槽的截面为倒置的“7”字形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下两个挤压段,上、下挤压段均为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的扩颈部,上、下挤压段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均相等,上、下挤压段之间形成台阶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上端口由下至上为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径均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内径由下至上均相等,第一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第三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四通孔的内径相等,第三通孔的最大内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设于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范围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固定环、第二橡胶密封圈;第二固定环的内径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最大内径相等,第二橡胶密封圈的最小内径不小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最大内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槽、内圈侧壁上设有环形的凸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解锁套筒伸至下端口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沿圆周均布的支撑片,支撑片上端部向外侧设有限位凸起,壳体的下端口上设有为限位凸起限位的缩口部;解锁套筒伸出壳体的下端口外的端口向外侧翻边形成可供手指推拉的翻边部,解锁套筒的翻边部与壳体的下端口之间设置有防止恶意拆卸的锁止卡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圈结构为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再内径相等的通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设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内壳体上靠近上端口位置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固定环的外圈侧壁上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夹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固定,环形凸起上下两侧的第一固定环的外圈侧壁上设有弧形的卡槽,上、下壳体上设有与弧形的卡槽相匹配的卡位凸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爪的端部的中部向压紧环的中心方向凸出形成月牙形的卡紧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改进第一固定环以及第一橡胶密封圈,将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置上、下两个凹槽,第一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置环形的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的上凹槽的截面设置为倒置的“7”字形结构,而这种结构极为简单,而且制造也相当容易,成本也极低,而且再加上第一油封、分割环、第二油封以及封口环之间的密封连接关系,使得密封的效果也非常的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压紧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管件用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10,压紧环10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11,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10的解锁套筒12,壳体内位于压紧环10与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固定环13和第一橡胶密封圈14,其中,壳体包括外壳体15、设于外壳体15内的内壳体,内壳体上靠近上端口位置与外壳体15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16,这里的密封圈是防止水从内、外壳体之间的缝隙中泄露,内壳体包括上壳体17、下壳体18,第一固定环13的外圈侧壁上设有环形凸起19,环形凸起19夹设于上壳体17和下壳体18之间固定,环形凸起19上下两侧的第一固定环13的外圈侧壁上设有弧形的卡槽,上、下壳体17、18上设有与弧形的卡槽相匹配的卡位凸起20;卡爪11的端部的中部向压紧环10的中心方向凸出形成月牙形的卡紧齿21。采用月牙形的卡紧齿,在卡紧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贴紧管壁,使卡紧的效果明显提升,同时月牙形的卡紧齿可以有效防止插入的管件的外侧壁尽可能的避免刮伤,传统的卡紧齿会将插入管件的管壁轴向刮出深槽,而月牙形的卡紧齿在与管件的外侧壁接触时,会减少这些损伤,即使对管件的外侧壁会有刮伤,也只是将管件的外侧壁上刮出月牙形的形状,这样再次接插的过程中,月牙形的卡紧齿依旧会卡入月牙形的痕迹中,依然能够很好的卡紧。上述中的第一固定环13位于第一橡胶密封圈14和压紧环10之间,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22、23,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24,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外圈侧壁上的上凹槽22的截面为倒置的“7”字形结构(具体详见图2)。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橡胶密封圈在受到管件插入时的向外侧的挤压力,能够使得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能够贴紧壳体的内壁,而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则是在水从壳体的上端口进入时,水会对环形的凹槽施加一定的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会向内、外两侧施加压力,那么内圈可以更好的贴紧插入管件的外侧壁,再加上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配合使用,使得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侧壁能够更好的贴紧壳体的内侧壁,使得密封效果更为显著。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下两个挤压段25、26,上、下挤压段25、26均为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的扩颈部,上、下挤压段25、26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均相等,上、下挤压段25、26之间形成台阶面(具体详见图2)。另外,壳体的上端口由下至上为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28、第三通孔29、第四通孔30,第一通孔27和第三通孔29的内径均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第二通孔28和第四通孔30的内径由下至上均相等,第一通孔27的最小内径与第二通孔28的内径相等,第三通孔29的最小内径与第四通孔30的内径相等,第三通孔29的最大内径与第二通孔28的内径相等;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24设于与第一通孔27相对应的范围内。壳体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件用快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用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其特征在于:壳体内位于压紧环与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一固定环位于第一橡胶密封圈和压紧环之间,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的上凹槽的截面为倒置的“7”字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用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其特征在于:壳体内位于压紧环与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一固定环位于第一橡胶密封圈和压紧环之间,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的上凹槽的截面为倒置的“7”字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用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下两个挤压段,上、下挤压段均为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的扩颈部,上、下挤压段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均相等,上、下挤压段之间形成台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用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口由下至上为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径均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内径由下至上均相等,第一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第三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四通孔的内径相等,第三通孔的最大内径与第二通孔的内径相等;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设于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用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固定环、第二橡胶密封圈;第二固定环的内径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华贵
申请(专利权)人:胡华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