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阀及变速箱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43053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内的热动元件,阀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第二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热动元件设置在第一腔内,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根据温控阀内的油温膨胀或收缩,可以实现调节并控制冷却油在温度较低和较高了进入不同的流道流动,从而实现控制冷却油的加热或者冷却,不让冷却油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使冷却油的润滑性更好,保护变速箱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阀及变速箱温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温控阀。
技术介绍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补充冷却油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如冷却油润滑性能不够好则会导致汽车使用寿命大大折扣甚至会酿成车祸惨剧。而冷却油的润滑性能和其自身的温度有很大的关联,当冷却油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都会影响冷却油的润滑性能。冷却油温度一般在正常行驶时是不会过高,当车辆超负荷或在四驱模式设定在雪地行驶或越野时,车辆在液力变矩器过渡打滑状况下行驶,则可能造成变速箱油温度过高,从而失去润滑性能。现有的变速箱油主要通过温控阀和外部冷却装置组成的冷却流路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当变速箱油的温度上升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封住,高温油进入外部冷却装置进行降温再流回变速箱外部冷却装置。反之,当油温过低时,热动元件的热敏物质开始冷却收缩,推杆复位,变速箱油直接流回变速箱的通道被打开。变速箱油路的油在流动过程中与发热的变速箱元器件发生热交换,油温逐渐上升,直至相对稳定。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变速箱油只能慢慢依靠变速箱自身升温,不能快速地将变速箱油升温,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因此如何使变速箱油在油温低于设定的温度值时能够快速达到系统要求的温度是当下急需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提供了一种温控阀,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控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热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热动元件的外径,所述热动元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腔的轴线方向大致相同,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密封固定的端盖,所述第一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三个通道包括: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第一腔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与第四通道、第五通道选择性连通;在所述第一腔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第六通道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之间,并且所述第五通道靠近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所述第四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所述温控阀在第一腔还设置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和第一腔之间,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五通道和第一腔之间,所述热动元件的主体位于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随所述热动元件动作而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二阀口打开,所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四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三个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腔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相对隔离而不连通或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或第六通道之间还设置有使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或不连通的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在第二腔与第一腔的压力差达到一定值时打开而使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所述阀体包括阀体第一部、阀体第二部和阀体第三部,所述阀体第三部位于阀体第一部和阀体第二部之间,所述阀体第三部连接所述阀体第一部和阀体第二部,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阀体第一部,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阀体第二部;所述温控阀中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元件压紧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弹性元件压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初始弹性形变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初始弹性形变力。所述阀体中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的延伸方向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中的其中一个至所述阀体外;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与第六通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接,所述连接通道内设置有所述阀组件;通过所述阀组件动作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通道,使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或者不连通,当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的流体的压力差大于设定值时,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为两异面直线,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形成的异面直线角的取值范围为:(0,π/2];,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和第六通道的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连接通道的中心线重合且与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相交。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也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第六通道的中心线所在平面。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与第四通道的中心线形成为异面直线角的取值范围为(0,π/2]的两异面直线;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与第五通道的中心线形成为异面直线角的取值范围为(0,π/2]的两异面直线。所述第二通道的端口和第四通道的端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壁,且所述第二通道的端口和第四通道的端口所在的所述阀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外延部和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位于所述阀体第一部,所述第二外延部位于所述阀体第二部,所述第一外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外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端口、第二安装孔的端口、第二通道的端口和第四通道的端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通道、第三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的端部设置有快速接头结构,所述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的端部不设置快速接头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第三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端部的快速接头结构与所述阀体为一体结构或者分体结构。所述第五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在朝向所述热动元件的方向,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依次设置有快速接头和端盖,所述端盖支撑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所述端盖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的内壁,所述端盖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开口端的快速接头,所述第一通道端部的快速接头与所述阀体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五通道端部的快速接头与所述阀体为分体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速箱温控系统,包括变速箱、温控阀、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温控阀,所述变速箱温控系统的工作方式包括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在所述加热模式下,所述变速箱内的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加热后流回所述变速箱,在所述冷却模式下,所述变速箱内的冷却油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进行冷却后流回所述变速箱。当所述变速箱内的冷却油温度过高时进入所述冷却模式,所述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膨胀关闭所述第一阀口,此时所述第二阀口打开,所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第六通道不连通,冷却油从所述变速箱内流出后依次通过所述温控阀的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后流向所述第一换热器,冷却油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中被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油依次通过所述第五通道、第二阀口和第六通道后流回所述变速箱。当所述变速箱内的冷却油温度过低时进入加热模式,所述热动元件内的热敏物质收缩关闭所述第二阀口,此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不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冷却油从所述变速箱内流出后依次经过所述温控阀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后流向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冷却油被加热,加热后的冷却油依次通过所述第四通道、第一阀口和第六通道后流回所述变速箱。所述变速箱温控系统的工作方式还包括压力保护模式,当冷却油压力过大时进入所述压力保护模式,所述压力过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温控阀及变速箱温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热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热动元件的外径,所述热动元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腔的轴线方向大致相同,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密封固定的端盖,所述第一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三个通道包括: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第一腔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与第四通道、第五通道选择性连通;在所述第一腔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第六通道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之间,并且所述第五通道靠近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所述第四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所述温控阀在第一腔还设置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和第一腔之间,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五通道和第一腔之间,所述热动元件的主体位于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随所述热动元件动作而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二阀口打开,所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四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三个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腔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相对隔离而不连通或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或第六通道之间还设置有使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或不连通的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在第二腔与第一腔的压力差达到一定值时打开而使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热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热动元件的外径,所述热动元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腔的轴线方向大致相同,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密封固定的端盖,所述第一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三个通道包括: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第一腔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与第四通道、第五通道选择性连通;在所述第一腔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第六通道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之间,并且所述第五通道靠近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所述第四通道远离所述第一腔的开口端;所述温控阀在第一腔还设置有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和第一腔之间,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五通道和第一腔之间,所述热动元件的主体位于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之间,所述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随所述热动元件动作而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二阀口打开,所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四通道与第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通过至少三个通道与外部连通,三个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腔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相对隔离而不连通或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或第六通道之间还设置有使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或不连通的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在第二腔与第一腔的压力差达到一定值时打开而使第二腔与第一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阀体第一部、阀体第二部和阀体第三部,所述阀体第三部位于阀体第一部和阀体第二部之间,所述阀体第三部连接所述阀体第一部和阀体第二部,所述第一腔位于所述阀体第一部,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阀体第二部;所述温控阀中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热动元件的一端与第一弹性元件压紧抵接,另一端与第二弹性元件压紧抵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初始弹性形变力小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初始弹性形变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中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的延伸方向穿过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中的其中一个至所述阀体外;所述连通通道的一端与第六通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连接,所述连接通道内设置有所述阀组件;通过所述阀组件动作打开或关闭所述连通通道,使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或者不连通,当所述第二腔与第一腔的流体的压力差大于设定值时,所述第六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为两异面直线,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形成的异面直线角的取值范围为:(0,π/2];,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和第六通道的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连接通道的中心线重合且与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也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一腔的中心线与第六通道的中心线所在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与第四通道的中心线形成为异面直线角的取值范围为(0,π/2]的两异面直线;所述第六通道的中心线与第五通道的中心线形成为异面直线角的取值范围为(0,π/2]的两异面直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浩明廖志勇尹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