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447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1,控制芯片U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单向晶闸管VS,极性电容C9,以及电阻R7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直流电压中的谐波进行抑制或消除,并对直流电压加载时产生的瞬间高电流进行限制或调整后,使直流电压更干净、更平稳,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出电压的稳定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防止LED闪光灯带LEDW在亮度变化时出现连续闪烁,能有效的延长LED闪光灯带LEDW的使用寿命,很好的节约了物力资源。

Overvoltage protection type energy-saving control circuit for LED flash bel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D flash with overvoltage protection type energy saving control circuit consists of diode rectifier U1 control chip U2, a triode VT1, a triode VT2, a triode VT3, a triode VT4, a triode VT5, thyristor VS, polar capacitor C9, and resistor R7 etc. com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the suppression or elimination of harmonics in the DC voltage, and limit or adjustment of the instant high current DC voltage load after the DC voltage is more clean and more stable, so as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output voltage, so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ED with flash LEDW continuous flashing in brightness changes,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LEDW with LED flash, a good save mater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节能控制电路,具体的说,是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的环境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为了美化自己的居住环境,便采用具有多种光源的LED闪光灯带来对室内进行美化,而人们多将LED闪光灯带设置在室内顶部的暗槽内,在LED闪光灯带的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形成不通亮度的美丽光环,该光环不仅能美化居住环境,还能为人们在夜里带来一种美妙的奇幻感。然而,现有的LED闪光灯带的控制电路存在输出电压稳定性差的问题,导致LED闪光灯带在亮度变化时出现连续闪烁,严重的缩短了LED闪光灯带的使用寿命,从而造成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提供一种能提高输出电压稳定效果的LED闪光灯带用控制电路便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LED闪光灯带的控制电路存在输出电压稳定性差的缺陷,提供的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1,控制芯片U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单向晶闸管VS,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N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正极经电感L1后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可调电阻R2后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VD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正极经可调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OSC1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P极与控制芯片U2的KEY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OSC4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感L2,P极经电阻R12后与控制芯片U2的Q3管脚相连接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电阻R11,正极与控制芯片U2的Q2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正极经电阻R9后与控制芯片U2的Q1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单向晶闸管VS的控制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以及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的阳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P极共同形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阻R7组成。所述二极管D4的N极还与可调电阻R6的调节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控制芯片U2的VSS管脚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VSS管脚还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还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还与单向晶闸管VS的阴极相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1的两个输入端共同形成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为确保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控制芯片U2为HCF4060分频集成芯片。所述单向晶闸管VS为TYN625单向晶闸管。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1为4只1N4004硅整流二极管组成的二极管整流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对直流电压中的谐波进行抑制或消除,并能对直流电压加载时产生的瞬间高电流进行限制或调整,使直流电压更干净、更平稳,从而提高了本技术输出电压的稳定效果,并且能有效的防止LED闪光灯带在亮度变化时出现连续闪烁,能有效的延长LED闪光灯带的使用寿命,很好的节约了物力资源。(2)本技术能对输入电压时产生的瞬间高电压进行消除或抑制,能有效的防止本技术后端电子元件和LED闪光灯带被高电压损坏,从而提高了本技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1,控制芯片U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单向晶闸管VS,电阻R1,可调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可调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极性电容C1,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极性电容C7,极性电容C8,极性电容C9,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感L1,以及电感L2组成。为确保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控制芯片U2为HCF4060分频集成芯片。所述单向晶闸管VS为TYN625单向晶闸管。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1为4只1N4004硅整流二极管组成的二极管整流器;同时,三极管VT1为3AX31三极管,三极管VT2~VT5均为3DG06三极管;电阻Rl为500kΩ金属膜电阻,可调电阻R2的阻值可调范围为10~1000kΩ,电阻R3的阻值为3.3kΩ,电阻R4的阻值为4.7kΩ,电阻R5的阻值为200kΩ,电阻R6的阻值范围为20~200kΩ的可调电阻,电阻R7~R9的阻值均为5kΩ,电阻R10的阻值为100Ω,电阻R11的阻值为10kΩ,电阻R12和电阻R13的阻值均为15kΩ;极性电容C1和极性电容C4均为1000μF/16V的铝电解电容,极性电容C2的容值为470μF/25V,极性电容C3的容值为8μF/25V,极性电容C5的容值为100μF/25V,极性电容C6、极性电容C7和极性电容C8的容值均为10μF/16V,极性电容C9的容值为200μF/50V;稳压二极管D1为1N4016稳压二极管,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为1N4011二极管,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均为1N5406二极管;电感L1和电感L2均为100μP/50Vd的磁芯电感。连接时,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经电感L1后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1,控制芯片U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单向晶闸管VS,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N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正极经电感L1后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可调电阻R2后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VD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正极经可调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OSC1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P极与控制芯片U2的KEY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OSC4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感L2,P极经电阻R12后与控制芯片U2的Q3管脚相连接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一端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电阻R11,正极与控制芯片U2的Q2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正极经电阻R9后与控制芯片U2的Q1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单向晶闸管VS的控制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以及一端与单向晶闸管VS的阳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P极共同形成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的电阻R7组成;所述二极管D4的N极还与可调电阻R6的调节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控制芯片U2的VSS管脚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VSS管脚还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还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还与单向晶闸管VS的阴极相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1的两个输入端共同形成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闪光灯带用过压保护型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U1,控制芯片U2,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单向晶闸管VS,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N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正极经电感L1后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4,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P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可调电阻R2后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VDD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5,正极经可调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OSC1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P极与控制芯片U2的KEY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OSC4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感L2,P极经电阻R12后与控制芯片U2的Q3管脚相连接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绍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