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飞机试车时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882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实现飞机试车时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其目的在于将试车时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导向空中和吸收试车产生的高分贝噪音。该屏障墙包括顶盖、前导流板、格栅板、吸声体、滚轮、后导流板、支撑立柱。屏障墙安装时围成一“U”型,试车时将飞机推进该屏障墙内,头部朝外,尾部距离屏障墙一定距离。飞机产生高温高速气流和高分贝噪音,一部分经前导流板导向上空;大部分经工作区小孔进入吸声体内,在流经吸声体内类似迷宫的阻尼流道时,其能量被逐渐阻尼和消耗掉,同时有大量的空气通过引流区的矩形孔进入屏障墙底部,在导流格栅的作用下,因虹吸作用被快速吸入导流格栅中并顶起顶盖导向上空。该屏障墙主要用于机场试车中导流和吸噪。

A barrier wall for high efficiency flow guiding and noise absorption in aircraft test ru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rrier wall for high efficiency flow guiding and noise absorption in aircraft test run, which aims at guid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peed airflow generated during the test run to the air and to absorb high decibel noise generated by the test run. The barrier wall comprises a top cover, a leading flow plate, a grid plate, a sound absorption body, a rolling wheel, a back flow guide plate and a support column. When the barrier wall is installed, it is surrounded by a \U\ type. During the test run, the aircraft is pushed into the barrier wall, the head outward and the tail away from the barrier wall. The plane has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peed airflow and high decibel noise, a portion of the front guide plate guide over most of the work area; small holes into the absorption in vivo, in vivo absorption through the damping channel similar to the maze, the energy is gradually damped and consumed, and there is a lot of air into the barrier wall at the bottom of the rectangular hole through the drainage area. In the diversion gri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iphon effect is due to rapid inhalation and the top cover of diversion grid oriented over. The barrier wall is mainly used for diversion and noise absorption in airport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飞机试车时高效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场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实现飞机试车时高效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用于飞机试车时有效吸收飞机尾气产生的噪音以及将高速高温尾气向高空导流,以尽量减少飞机试车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飞机已成为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飞机带给人们一种舒适而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飞机动力装置的发动机在维修试车或者新飞机试车时尾喷口会产生高速高温气流和高达120dB至150dB的尾气噪声从而严重影响机场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以及周边行驶车辆的安全。为降低飞机试车时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为了避免高分贝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将飞机场和试车坪建在远离居民区的空旷偏僻区域,以减少对居民和机场内部工作人员及乘客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经济和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会不断扩张,这对空旷区域机场的选择带来诸多不便;(2)噪音隔离厅试车方式,这是一种顶盖完全封闭的试车大厅。试车时将飞机推进噪音隔离厅后将大门关闭,从而降低噪音和减少高速高温气流对周围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3/201611251872.html" title="一种实现飞机试车时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原文来自X技术">实现飞机试车时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飞机试车时高效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导流格栅(2)、导流区(3)、前导流板固定架(4)、前连接梁(5)、工作区(6)、前导流板(7)、引流区(8)、第一固定板(9)、第三固定板(10)、导轨(11)、滚轮(12)、吸声体固定框架(13)、吸声体(14)、后导流板下侧(15)、第二固定板(16)、支撑立柱(17)、后连接梁(18)、吸声体固定框架盖(19)、后导流板上侧(20)、后导流板(21)、合页(22);其中,所述屏障墙从迎风面至背风面依次是前导流板(7)、导流格栅(2)和吸声装置、后导流板(21)、背部支撑立柱(17);前导流板(7)成曲面形状,该曲面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飞机试车时高效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导流格栅(2)、导流区(3)、前导流板固定架(4)、前连接梁(5)、工作区(6)、前导流板(7)、引流区(8)、第一固定板(9)、第三固定板(10)、导轨(11)、滚轮(12)、吸声体固定框架(13)、吸声体(14)、后导流板下侧(15)、第二固定板(16)、支撑立柱(17)、后连接梁(18)、吸声体固定框架盖(19)、后导流板上侧(20)、后导流板(21)、合页(22);其中,所述屏障墙从迎风面至背风面依次是前导流板(7)、导流格栅(2)和吸声装置、后导流板(21)、背部支撑立柱(17);前导流板(7)成曲面形状,该曲面是通过在FloEFD软件里建立飞机尾喷气流场模型,采用标准格式离散方程和SIMPLE算法来求解压力与速度的耦合所确定的能够较好导流的曲面,在竖直方向上主要分为三个区:导流区(3)、工作区(6)、引流区(8);导流区(3)由若干不锈钢板拼接而成,工作区(6)由若干不锈钢小孔板拼接而成,引流区(8)是由若干不锈钢矩形孔板拼接而成;导流区(3)、工作区(6)、引流区(8)各拼接单元锚固连接于前导流板固定架(4),前导流板固定架(4)结构为特殊工字钢,前导流板固定架(4)之间由前连接梁(5)通过螺栓连接加以固定,前导流板固定架(4)底部与第一固定板(9)相接,通过化学锚栓固定于地面;吸声装置由吸声体固定框架(13)、吸声体(14)、吸声体固定框架盖(19)、吸声体框架底部的滚轮(12)及后导流板下侧(15)组成;吸声体(14)安装在吸声体固定框架(13)内,并且顶部由吸声体固定框架盖(1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吸声体固定框架盖(19)上侧为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的等间距导流格栅(2)安装于前导流板(7)和后导流板(21)之间;后导流板(21)由后导流板上侧(20)和后导流板下侧(15)组成,便于拆卸;支撑立柱(17)是由三根立柱组成,其顶端分别与第四固定板(30)相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后导流板(21)靠近顶部、腰部、靠近底部位置,构成五个三角形稳定支撑,立柱底端与第二固定板(16)相接,通过化学锚栓固定于地面;该屏障墙顶部的顶盖(1)一侧通过合页(22)由螺栓连接固定于后导流板(21)靠近顶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飞机试车时高效导流和吸噪的屏障墙,其特征在于,吸声体(14)为具有吸声功能且不阻挡气流流通的长方体部件,其由耐高温耐腐蚀且具有一定声阻尼材料制成,内部结构呈丝网状或蜂窝状或泡沫状,吸声体(14)内部空洞相互连通,形成类似迷宫的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华陈迎春梁相勇李凯魏斌贺燕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