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577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底架(1)、后支架(2)和设于后支架(2)背面的背架(3),所述后支架(2)与后底架(1)通过安装轴活动连接;背架(3)与后支架(2)之间设有滑轨或滑槽以实现相对滑动;还包括连杆座(4)和连杆(5),所述连杆座(4)安装在后底架(1)上,连杆(5)一端通过安装柱(31)活动安装在背架(3);折叠时,连杆(5)另一端卡扣在连杆座(4)上,后支架(2)与/或背架(3)相对后底架(1)的旋转,带动连杆(5)同步绕连杆座(4)旋转,在连杆(5)限位作用下,后支架(2)相对于背架(3)向前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后部的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折叠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后部的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便捷、简约出行,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可以折叠的自行车和电动车。不同结构的车,折叠结构也不一样,但是都在朝着简约空间,快速折叠和折叠后美观便携的方向发展。相对于现有的二轮电动车折叠结构,由于三轮电动车、尤其是面向老人的三轮电动车展开时自身空间较大,驾驶过程容易侧翻等特点,所以它们的折叠结构在折叠后尽可能缩小空间同时更多的需要考虑折叠结构对车牢固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后部的折叠结构,它折叠结构简单便捷,而且重点加强了车牢固性和稳定性,为折叠电动车,尤其是折叠电动三轮车的后部折叠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技术的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底架、后支架和设于后支架背面的背架,所述后支架与后底架通过安装轴活动连接;背架与后支架之间设有滑轨或滑槽以实现相对滑动;还包括连杆座和连杆,所述连杆座安装在后底架上,连杆一端通过安装柱活动安装在背架;折叠时,连杆另一端卡扣在连杆座上,后支架与/或背架相对后底架的旋转,带动连杆同步绕连杆座旋转,在连杆限位作用下,后支架相对于背架向前滑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后部的折叠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底架(1)、后支架(2)和设于后支架(2)背面的背架(3),所述后支架(2)与后底架(1)通过安装轴活动连接;背架(3)与后支架(2)之间设有滑轨或滑槽以实现相对滑动;还包括连杆座(4)和连杆(5),所述连杆座(4)安装在后底架(1)上,连杆(5)一端通过安装柱(31)活动安装在背架(3);折叠时,连杆(5)另一端卡扣在连杆座(4)上,后支架(2)与/或背架(3)相对后底架(1)的旋转,带动连杆(5)同步绕连杆座(4)旋转,在连杆(5)限位作用下,后支架(2)相对于背架(3)向前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底架(1)、后支架(2)和设于后支架(2)背面的背架(3),所述后支架(2)与后底架(1)通过安装轴活动连接;背架(3)与后支架(2)之间设有滑轨或滑槽以实现相对滑动;还包括连杆座(4)和连杆(5),所述连杆座(4)安装在后底架(1)上,连杆(5)一端通过安装柱(31)活动安装在背架(3);折叠时,连杆(5)另一端卡扣在连杆座(4)上,后支架(2)与/或背架(3)相对后底架(1)的旋转,带动连杆(5)同步绕连杆座(4)旋转,在连杆(5)限位作用下,后支架(2)相对于背架(3)向前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后底架(1)具有两个轮安装架(11),两个连杆座(4)分别对称固定安装在轮安装架(11)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座(4)设有开口槽(41),折叠时,连杆(5)另一端卡扣在开口槽(4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后部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5)包括两翼片(51)和连接柱(52),所述连接柱(52)分别与两翼片(51)相对张开的一端固定连接;折叠时,连接柱(52)进入并卡扣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