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4192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该冷锻冲模的下模包括自上而下套设在下模套中的下模仁和垫片;其中,所述的下模仁由一内模仁套设在一外模仁中组成;所述的内模仁与外模仁冷压套合,所述的外模仁与下模套热套组合,所述的垫片与下模套间隙配合;一螺接件螺接在下模壳中,并向上抵顶下模套,以使所述的下模套与下模壳冷压套合,所述的螺接件上设有沉孔;所述螺接件的顶端设有斜倒角,于所述下模壳上对应该斜倒角设有凹槽,该凹槽与所述斜倒角之间形成调节间隙。该冷锻冲模极大提高了冲模的强度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指一种成型大头小杆零件的冷锻冲模。
技术介绍
大头小杆工件的冷锻成型,需用上模仁大孔及下模仁小孔的冲模来锻造加工,形成上模的壁厚小,而下模的壁厚大的壁厚不均特征,通过上、下模壳组立上、下模仁时导致其预压量的严重不均衡,以致冲模失效,冲模失效形式主要有磨损或开裂。所述磨损失效是指因模具内腔磨损而使得工件的尺寸超出设计要求,而开裂失效是指尚未达到磨损极限之前,由于模具内腔出现裂纹及其扩展而引起的早期损坏,开裂失效又分塑性开裂和疲劳开裂。所述上、下模壳组立上、下模仁时导致的冲模失效是模具疲劳开裂,而此时工件的尺寸并未出现偏差,即磨损失效还未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极大提高了冲模的强度和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该冷锻冲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包括自上而下套设在下模套中的下模仁和垫片;其中,所述的下模仁由一内模仁套设在一外模仁中组成;所述的内模仁与外模仁冷压套合,所述的外模仁与下模套热套组合,所述的垫片与下模套间隙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该冷锻冲模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包括自上而下套设在下模套中的下模仁和垫片;其中,所述的下模仁由一内模仁套设在一外模仁中组成;所述的内模仁与外模仁冷压套合,所述的外模仁与下模套热套组合,所述的垫片与下模套间隙配合;一螺接件螺接在下模壳中,并向上抵顶下模套,以使所述的下模套与下模壳冷压套合,所述的螺接件上设有沉孔;所述螺接件的顶端设有斜倒角,于所述下模壳上对应该斜倒角设有凹槽,该凹槽与所述斜倒角之间形成调节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该冷锻冲模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包括自上而下套设在下模套中的下模仁和垫片;其中,所述的下模仁由一内模仁套设在一外模仁中组成;所述的内模仁与外模仁冷压套合,所述的外模仁与下模套热套组合,所述的垫片与下模套间隙配合;一螺接件螺接在下模壳中,并向上抵顶下模套,以使所述的下模套与下模壳冷压套合,所述的螺接件上设有沉孔;所述螺接件的顶端设有斜倒角,于所述下模壳上对应该斜倒角设有凹槽,该凹槽与所述斜倒角之间形成调节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大头小杆类零件的冷锻冲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标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同恒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