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全清专利>正文

艾灸器及艾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873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器,包括内空的圆台,圆台包括顶部圆面和底部开口,底部开口的直径大于顶部圆面的直径;顶部圆面的中心开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圆管,在圆台外缘设有竖直的挡灰围堰,圆管凸出小圆面的管壁和挡灰围堰之间形成的凹槽为上灰托;还包括三个支撑壁,三个支撑壁以圆管为圆心成环形均布设置,每个支撑壁均与圆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支撑壁在圆台的外侧面上形成凸起,支撑壁位于圆台内腔的部分与圆管位于圆台内腔的管壁固定连接。本艾灸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艾柱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实际成本,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艾柱使用,尤其在能够起到良好的艾灸效果的同时避免对接受艾灸的人员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艾灸器及艾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艾灸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艾灸器以及与该艾灸器配套使用的艾柱。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艾灸器为一个盒体,在盒体上设置有艾条卡接孔,点燃后的艾条卡接在艾灸盒内,然后将艾灸盒放置在身体上对应的穴位,艾灸是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然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艾灸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艾灸器本身的造价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且成本较低的艾灸器以及应用于该艾灸器的艾柱。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艾灸器,包括内空的圆台,所述圆台包括顶部圆面和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的直径大于顶部圆面的直径;所述顶部圆面的中心开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圆管,在所述圆台外缘设有竖直的挡灰围堰,圆管凸出小圆面的管壁和挡灰围堰之间形成的凹槽为上灰托。优选地,所述圆台的底部开口外缘沿水平面向外延伸后再次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艾灸器及艾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空的圆台,所述圆台包括顶部圆面和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的直径大于顶部圆面的直径;所述顶部圆面的中心开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圆管,在所述圆台外缘设有竖直的挡灰围堰,圆管凸出小圆面的管壁和挡灰围堰之间形成的凹槽为上灰托;还包括三个支撑壁,三个支撑壁以圆管为圆心成环形均布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壁均与所述圆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壁在圆台的外侧面上形成凸起,所述支撑壁位于圆台内腔的部分与圆管位于圆台内腔的管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空的圆台,所述圆台包括顶部圆面和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的直径大于顶部圆面的直径;所述顶部圆面的中心开有通孔,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圆管,在所述圆台外缘设有竖直的挡灰围堰,圆管凸出小圆面的管壁和挡灰围堰之间形成的凹槽为上灰托;还包括三个支撑壁,三个支撑壁以圆管为圆心成环形均布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壁均与所述圆管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壁在圆台的外侧面上形成凸起,所述支撑壁位于圆台内腔的部分与圆管位于圆台内腔的管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的底部开口外缘沿水平面向外延伸后再次竖直向上弯折形成下灰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清
申请(专利权)人:陈全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