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2657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有:(1)将5‑7μm的脑组织切片贴在无RNA酶处理过的贴膜的载玻片上;(2)立即浸入到70%,温度在4℃的乙醇中,5分钟;(3)浸入到无RNA酶的水中5‑6次;(4)按顺序快速地浸入4℃,浓度分别为70%、95%、100%的乙醇中各2次,每次1分钟;(5)在常温下浸入二甲苯,10分钟;(6)在空气中干燥10分钟,样品在‑20℃储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清晰的看见脑区或核,清晰的辨认脑区或核的边界,从而准确的取出完整的脑区或核,同时并没有降低样品的生物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实验结果稳定,重复性强,过程易于实现。

Method for processing non staining brain slice in laser capture fiber cutting techniqu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method without staining in brain tissue sections, including the steps of: (1) 5 7 m brain slices attached to the slide film without RNA enzyme treated on; (2) immediately immersed in 70%, at a temperature of 4 DEG C ethanol, 5 minutes; (3) immersed in water for 5 RNA was 6 times; (4) in order to quickly immersed in 4 DEG C, the concentrations were 70%, 95%, 100% ethanol 2 times each, 1 minutes each time; (5) at room temperature in xylene, 10 minutes (; 6) in the air dry for 10 minutes, the samples in the 20 C storage. The invention can clearly see the brain region or nucleus, clearly defined boundary region or nucleus of the brain, thereby accurately remove the brain region or nuclear integrity, and did not decrease the bioactivity of the sample was stable,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strong repeatability, easy realiz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中组织切片处理
,尤其是一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是一种自动样品制备技术,允许在显微镜下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出特定的细胞。LCM技术可根据应用需要,从脑组织样本中分离出各个脑区(或核)。但是首先要将脑组织样品切成5-7μm的切片,然后再设定激光捕获的区域,由于切片很薄很难清晰的辨认脑区(或核)的边界。所以清晰的辨认脑区(或核)边界是测定特定蛋白和RNA含量精确程度的关键。如果采用HE(中文名)染色可以清晰地辨认不同的脑区(或核),但是HE染色却将脑组织中的蛋白破坏,RNA降解,不能获得具有活性的组织样品。如果将组织切片的厚度增加,例如20-40μm,尽管能清楚辨认各个脑区(或核),但是却不能用LCM的方法捕获样品。目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对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基本为Zeiss公司提供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包括的实验步骤包括:(1)将5-7μm的脑组织切片贴在无RNA酶处理过的贴膜载玻片上,(2)浸入到无RNA酶的水中5-6次,以移除OCT包埋剂,(3)按顺序快速地浸入4℃,浓度分别为70%、95%、100%的乙醇中各2次,每次1分钟,(4)空气中干燥10分钟,样品在-20℃储存。如图1所示,经该方法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虽然具有活性,但不能够清晰地辨认不同的脑区或核的边界,因此不能完整的将脑区或核取出,不能准确测定脑区或核蛋白和mRNA的表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清晰的辨认脑区或核的边界,以精确的获得该脑区或核,具体的是一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5-7μm的脑组织切片贴在无RNA酶处理过的贴膜的载玻片上;(2)将贴有脑组织切片的载玻片立即浸入到70%,温度在4℃的乙醇中,5分钟;(3)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浸入到无RNA酶的水中5-6次,以移除OCT包埋剂;(4)将上述移除OCT包埋剂后的脑组织切片按顺序快速地浸入4℃,浓度分别为70%、95%、100%的乙醇中各2次,每次1分钟;(5)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在常温下浸入二甲苯,10分钟,以增强组织切片的折光系数;(6)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在空气中干燥10分钟,样品在-20℃储存。而且,所述步骤(2)中的浸入是在切片机中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处理,使脑区纤维的密度明显比周围组织暗,脑组织切片经过处理后能清晰的看见脑区或核,清晰的辨认脑区或核的边界,从而准确的取出完整的脑区或核。2、本专利技术方法实验结果稳定,重复性强,过程易于实现。3、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清晰辨认脑区的同时并没有降低样品的生物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ZebraFinch脑的切片用目前Zeiss实验方法处理后的图片;图2是ZebraFinch脑的切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图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5-7μm的脑组织切片贴在无RNA酶处理过的贴膜的载玻片上;(2)将贴有脑组织切片的载玻片立即浸入到70%,温度在4℃的乙醇中,5分钟;其中,浸入是在切片机中处理,该步骤具有固定组织切片的作用;(3)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浸入到无RNA酶的水中5-6次,以移除OCT包埋剂;(4)将上述移除OCT包埋剂后的脑组织切片按顺序快速地浸入4℃,浓度分别为70%、95%、100%的乙醇中各2次,每次1分钟;(5)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在常温下浸入二甲苯,10分钟,该步骤具有透明作用,以增强组织切片的折光系数。6)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在空气中干燥10分钟,样品在-20℃储存。实验结果请参见附图2,两种方法处理后ZebraFinch脑的AreaX区D1mRNA的含量没有差异。实验结论:本专利技术的实验方法脑组织切片经过处理后脑区(核),能清晰的看见脑区(核)。而且样品的生物活性没有受到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5‑7μm的脑组织切片贴在无RNA酶处理过的贴膜的载玻片上;(2)将贴有脑组织切片的载玻片立即浸入到70%,温度在4℃的乙醇中,5分钟;(3)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浸入到无RNA酶的水中5‑6次,以移除OCT包埋剂;(4)将上述移除OCT包埋剂后的脑组织切片按顺序快速地浸入4℃,浓度分别为70%、95%、100%的乙醇中各2次,每次1分钟;(5)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在常温下浸入二甲苯,10分钟,以增强组织切片的折光系数;(6)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在空气中干燥10分钟,样品在‑20℃储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捕获纤维切割技术中未染色脑组织切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将5-7μm的脑组织切片贴在无RNA酶处理过的贴膜的载玻片上;(2)将贴有脑组织切片的载玻片立即浸入到70%,温度在4℃的乙醇中,5分钟;(3)将上述处理后的脑组织切片浸入到无RNA酶的水中5-6次,以移除OCT包埋剂;(4)将上述移除OCT包埋剂后的脑组织切片按顺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娣杨铮杨英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