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及节温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5112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及节温器组件。节温器座内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与缸盖液体出口连通的流道入口及与节温器连通的流道出口,所述流道出口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的冷却液流向呈夹角布置,所述夹角为0°<θ<180°。节温器组件包括设于变速器与缸盖之间的节温器,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动机用节温器座,所述冷却液流道的流道入口与缸盖连接,所述流道出口与节温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节温器与变速器干涉、安装维修方便的优点。

Thermostat seat and thermostat assembly for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hermostat seat and a thermostat assembly for an engine. The thermostat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ooling liquid flow passage, the cooling liquid flow passag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ylinder head including the entrance and the liquid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ermostat outlet, the coolant flow to the outlet of the cooling liquid flow passage is arranged with entrance angle, the angle is more than 0 degree and less than 180 degrees. The thermostat assembly includes a thermost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cylinder head, the thermostat seat also includes the engine, the cooling liquid flow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head entrance, the runner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rmost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voiding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thermostat and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温器,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及节温器组件
技术介绍
节温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其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目前,节温器设于缸盖与变速器之间,节温器通过节温器座与缸盖连接,节温器座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的进口与缸盖水套出水口连通,流道出口与节温器连通。由于现有的节温器座的流道进出口分设于流道管的两端,且相对布置,使得流道出口与变速器的距离较近,在流道出口安装节温器时容易造成节温器与变速器产生干涉,安装维修困难;同时,冷却液流道呈直线布置,结构尺寸大、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节温器与变速器干涉、安装维修方便的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及节温器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用节温器座,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与缸盖液体出口连通的流道入口及与节温器连通的流道出口,所述流道出口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的冷却液流向呈夹角布置,所述夹角为0°<θ<180°。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出口设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侧壁上,并朝上布置。进一步的,θ=9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设有流道进口的第一流道及设有流道出口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通过第三流道连通,并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0°<β<180°。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入口设有用于穿设紧固件连接所述缸盖的第一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出口设有用于穿设紧固件连接所述节温器的第二安装孔。一种节温器组件,包括设于变速器与缸盖之间的节温器,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动机用节温器座,所述冷却液流道的流道入口与缸盖连接,所述流道出口与节温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流道出口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的冷却液流向呈夹角布置,使得与流道出口连接的节温器与冷却液流道呈一定夹角安装,增大了节温器与变速器之间的距离,避免了节温器与变速器之间的干涉问题,安装维修方便。本技术进一步将流道出口设于冷却液流道的侧壁上,并朝上布置,使得节温器安装于流道的上部空间,其结构紧凑,且更好解决了节温器与变速器的干涉问题;同时,冷却液流道进一步呈夹角设置,其结构尺寸小、节省空间,且使得流道出口与变速器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从而安装于流道出口处的节温器与变速器的距离增大,更利于解决节温器与变速器的干涉问题。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中各标号表示:1、节温器座;11、冷却液流道;111、第一流道;112、第二流道;113、第三流道;12、流道入口;13、流道出口;14、第一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2、节温器;3、变速器;4、缸盖。具体实施方式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发动机用节温器座的实施例,节温器2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其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2设于缸盖4与变速器3之间,节温器2通过节温器座1与缸盖4连接。本实施例中,发动机用节温器座1内设有冷却液流道11,冷却液流道11包括流道入口12及流道出口13,冷却液流道11的流道入口12与缸盖4水套出水口及缸体水套出水口连通,冷却液流道11的流道出口13与节温器2连通。本实施例中,流道出口13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12的冷却液流向呈夹角布置,夹角为0°<θ<180°。本技术将流道出口13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12的冷却液流向呈夹角布置,使得与流道出口13连接的节温器2与冷却液流道11呈一定夹角安装,增大了节温器2与变速器3之间的距离,避免了节温器2与变速器3之间的干涉问题,安装维修方便。本实施例中,流道出口13设于冷却液流道11的侧壁上,并朝上布置,使得节温器2安装于流道的上部空间,其结构紧凑,且更好解决了节温器2与变速器3的干涉问题。如图1,本实施例中,流道出口13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12的冷却液流向的夹角θ=90°,使得流道出口13与冷却液流道11为垂直布置。如图3,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流道11包括第一流道111及第二流道112,流道进口设于第一流道111上,流道出口13设于第二流道112上,第一流道111与第二流道112通过第三流道113连通,第三流道113成夹角设置,使得第一流道111与第二流道112呈一定角度布置,夹角0°<β<180°。本实施例中,冷却液流道11呈夹角设置,使得节温器座1结构尺寸小、节省空间,且使得流道出口13与变速器3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从而安装于流道出口13处的节温器2与变速器3的距离增大,更利于解决节温器2与变速器3的干涉问题。本实施例中,流道入口12设有第一安装孔14,第一安装孔14沿流道入口12的周向布置,用于穿设紧固件与缸盖4连接;本实施例中,流道出口13设有第二安装孔15,第二安装孔15沿流道出口13的周向布置,用于穿设紧固件与节温器2连接。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节温器组件的实施例,节温器组件包括节温器2及上述所述的节温器座1,节温器2设于变速器3与缸盖4之间,冷却液流道11的流道入口12与缸盖4连接,冷却液流道11的流道出口13与节温器2连接。节温器组件同样具有上述节温器座1的优点。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及节温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用节温器座,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与缸盖液体出口连通的流道入口及与节温器连通的流道出口,所述流道出口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的冷却液流向呈夹角布置,所述夹角为0°<θ<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用节温器座,所述节温器座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与缸盖液体出口连通的流道入口及与节温器连通的流道出口,所述流道出口的冷却液流向与流道入口的冷却液流向呈夹角布置,所述夹角为0°<θ<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出口设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侧壁上,并朝上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其特征在于,θ=9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用节温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设有流道进口的第一流道及设有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坤赵宇飞陈佳梁彦勇
申请(专利权)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