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的运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2228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砖的运转装置,突破传统砖的运转装置的构造形式,包括对砖进行装载的载砖模具,输送载砖模具的砖输送装置,承托载砖模具的模具托架,对模具托架进行升降承载的升降承载装置,对装载有砖的载砖模具进行罗列的罗列装置,供应空的载砖模具的供应装置,以及将装载有砖的载砖模具转运到罗列装置上并将供应装置上空的载砖模具转运到升降承载装置上的转运装置,其可实现载砖模具的自动化输送和罗列等流水线作业,制砖效率显著提高,结构新颖合理,运行顺畅、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砖的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砖的运转装置。
技术介绍
砖的成型机已为公知,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110163868.X公开一种砖坯成型机,包括机架及其上装配的下模架,所述的下模架上设有用于砖坯成型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模具底板,所述的砖坯成型机还包括用于向模具底板传递振动力的振动台,所述的振动台包括振动力输出端,所述的模具底板与振动台的振动力输出端之间设有用于使其两者传动配合一起振动和相互脱离断开传动的开合机构,所述的开合机构具有用于与模具底板顶压和离合的传动装置以及为所述传动装置提供驱动力的配合体。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于所述模具底板的下方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的减振弹簧和用于与所述减振弹簧顶推配合的传力杆,所述的配合体包括于所述振动台上转动装配且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沿其周向分布有用于与所述传力杆顶推传动的配合面和脱离断开传动的脱离面,所述的转动轴的一端设有用于扭矩输入的扭矩输入段。所述的配合面和脱离面的长度延伸方向都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的脱离面和配合面分别有两个且沿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配合面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的脱离面沿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的截面形状为直线形,所述的配合面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脱离面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传力杆的两端具有塑性垫片。所述的转动轴的扭矩输入段传动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绕其转动轴线做旋转运动的气缸。所述的机架上沿上下方向设有导向柱,所述的下模架沿水平方向固连设置于所述的导向柱上,所述的模具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装配于所述的下模架上,所述的模具内沿上下方向开设有贯通所述模具上下侧且截面形状为方形的成型腔,所述的模具底板通过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的成型腔内。该专利技术如同市场上的其他砖成型机一样,在砖成型后都要大致经过传运、转移和码垛操作,传统都采用手工操作,近年市场上也有一些传运类的机械出现,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310212511.5公开一种瓷砖机模板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瓷砖机模板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模板存储框,所述模板存储框上下通透且置于输送带一端上方,该模板存储框内叠置有若干瓷砖模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被分割为互相之间存有一定间隙的若干输送段,所述输送段的长度与瓷砖模板的长度一致。所述输送段的之间的间隙内均设有位于输送段两侧的挡块。所述挡块的高度与瓷砖模板的厚度一致。但是这类机械的结构过于粗糙,实际中所能达到的传运效果并不理想,经常还需要人工配合,效率低下,实用性差。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载砖模具的自动化输送和罗列等流水线作业,制砖效率显著提高,结构新颖合理,运行顺畅、稳定可靠,实用性强的砖的运转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砖的运转装置,包括承托载砖模具的模具托架,对模具托架进行升降承载的升降承载装置,和对装载有砖的载砖模具进行罗列的罗列装置;所述模具托架沿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延伸,具有处于一端的第一端和处于另一端的第二端;所述升降承载装置包括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二端进行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同步升降驱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对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矫正的第一升降矫正装置,和对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矫正的第二升降矫正装置;所述载砖模具具有与所述模具托架的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模具托架的第二端相对应的第二端;所述罗列装置处于砖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罗列装置包括对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罗列驱动装置,和对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与第一罗列动力装置同步升降驱动的第二罗列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罗列驱动装置包括沿垂直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水平延伸以承接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矫正后的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承载且的第一罗列承载板;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包括沿垂直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水平延伸以承接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矫正后的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承载的第二罗列承载板。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处于所述载砖模具第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处于所述载砖模具第二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包括处于所述模具托架第一端上方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竖向限位板,和连接于第一竖向限位板下方且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方向倾斜的第一斜向导向板;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包括处于所述模具托架第二端上方与所述第一竖向限位板相平行对应的第二竖向限位板,和连接于第二竖向限位板下方且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方向倾斜的第二斜向导向板;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配设有使第一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张开处于水平面内的第一张开开关;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配设有使第二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张开处于水平面内的第二张开开关;以所述第一竖向限位板和第二竖向限位板的对称竖直平面为基准,所述第一竖向限位板具有朝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一正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具有平行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一边缘,所述模具托架具有承托载砖模具的水平承托面,所述第一边缘比所述第一正面更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低于上升到最高处的所述模具托架的水平承托面;所述第二竖向限位板具有朝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二正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具有平行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比所述第二正面更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低于上升到最高处的所述模具托架的水平承托面。所述第一罗列动力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远离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处而使第一罗列承载板可向上翻转收起的第一枢接部,以及与第一枢接部连接对第一罗列承载板和第一枢接部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罗列动力装置;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枢接远离所述第一罗列动力装置处而使第二罗列承载板可向上翻转收起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与第二枢接部连接对第二罗列承载板和第二枢接部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二罗列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张开开关为处于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上方对第一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进行抵顶的抵顶装置,所述第一张开开关具有处于下端的第一抵顶端,所述第一抵顶端与所述第一竖向限位板相对应;所述第二张开开关为处于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上方对第二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进行抵顶的抵顶装置,所述第二张开开关具有处于下端的第二抵顶端,所述第二抵顶端与所述第二竖向限位板相对应。所述升降承载装置还包括对应所述模具托架第一端的第一升降支架,和对应所述模具托架第二端的第二升降支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沿第一升降支架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沿第二升降支架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二端进行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同步升降驱动。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支架上部,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升降支架上部。所述罗列装置还包括对应载砖模具第一端的第一罗列支架,对应载砖模具第二端的第二罗列支架;所述第一罗列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一罗列支架对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二罗列支架对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与第一罗列动力装置同步升降驱动。还包括供应空的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的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载砖模具的模具托架,对模具托架进行升降承载的升降承载装置,和对装载有砖的载砖模具进行罗列的罗列装置;所述模具托架沿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延伸,具有处于一端的第一端和处于另一端的第二端;所述升降承载装置包括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二端进行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同步升降驱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对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矫正的第一升降矫正装置,和对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矫正的第二升降矫正装置;所述载砖模具具有与所述模具托架的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模具托架的第二端相对应的第二端;所述罗列装置处于砖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罗列装置包括对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罗列驱动装置,和对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与第一罗列动力装置同步升降驱动的第二罗列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罗列驱动装置包括沿垂直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水平延伸以承接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矫正后的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承载且的第一罗列承载板;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包括沿垂直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水平延伸以承接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矫正后的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承载的第二罗列承载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的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载砖模具的模具托架,对模具托架进行升降承载的升降承载装置,和对装载有砖的载砖模具进行罗列的罗列装置;所述模具托架沿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延伸,具有处于一端的第一端和处于另一端的第二端;所述升降承载装置包括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对所述模具托架第二端进行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同步升降驱动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对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矫正的第一升降矫正装置,和对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矫正的第二升降矫正装置;所述载砖模具具有与所述模具托架的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模具托架的第二端相对应的第二端;所述罗列装置处于砖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罗列装置包括对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罗列驱动装置,和对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与第一罗列动力装置同步升降驱动的第二罗列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罗列驱动装置包括沿垂直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水平延伸以承接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矫正后的载砖模具第一端进行承载且的第一罗列承载板;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包括沿垂直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水平延伸以承接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矫正后的载砖模具第二端进行承载的第二罗列承载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的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处于所述载砖模具第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处于所述载砖模具第二端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包括处于所述模具托架第一端上方与砖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竖向限位板,和连接于第一竖向限位板下方且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方向倾斜的第一斜向导向板;所述第二升降矫正装置包括处于所述模具托架第二端上方与所述第一竖向限位板相平行对应的第二竖向限位板,和连接于第二竖向限位板下方且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一升降矫正装置方向倾斜的第二斜向导向板;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配设有使第一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张开处于水平面内的第一张开开关;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配设有使第二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张开处于水平面内的第二张开开关;以所述第一竖向限位板和第二竖向限位板的对称竖直平面为基准,所述第一竖向限位板具有朝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一正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具有平行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一边缘,所述模具托架具有承托载砖模具的水平承托面,所述第一边缘比所述第一正面更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低于上升到最高处的所述模具托架的水平承托面;所述第二竖向限位板具有朝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二正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具有平行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比所述第二正面更靠近所述对称竖直平面,张开后的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的上表面低于上升到最高处的所述模具托架的水平承托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砖的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罗列动力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一罗列承载板远离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处而使第一罗列承载板可向上翻转收起的第一枢接部,以及与第一枢接部连接对第一罗列承载板和第一枢接部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一罗列动力装置;所述第二罗列驱动装置还包括枢接于所述第二罗列承载板枢接远离所述第一罗列动力装置处而使第二罗列承载板可向上翻转收起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与第二枢接部连接对第二罗列承载板和第二枢接部进行升降驱动的第二罗列动力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砖的运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开开关为处于所述第一罗列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育文卢聪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文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