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聪益专利>正文

多模态移位台及其中的健康照护承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226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模态移位台及其中的健康照护承载模块,健康照护承载模块包括主臂体、枢转机构、定位锁合装置与旋转限制装置。主臂体的中央设有枢孔,供枢转机构容设其中,枢孔的上端侧与下端侧分别设有安装孔。定位锁合装置与旋转限制装置分别设置在主臂体的上缘与下缘,且分别穿设于安装孔而连接至枢转机构。定位锁合装置与旋转限制装置分别具有解除状态与作用状态,于解除状态时,主臂体与枢转机构可以相互自由旋转;于作用状态时,主臂体与枢转机构的相互旋转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健康照护承载模块可以自由旋转并定位,两端能够加载多种配件,提高多模态移位台的多功能性,有效减轻使用者的经济负担。

Multi mode shift table and health care bearing modul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 mode shift table and a health care bearing module, wherein, the health care bearing module comprises a main arm body, a pivot mechanism, a positioning locking device and a rotation limiting device.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main arm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ivot hol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ivot structure. The positioning locking device and the rotation limit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edge and the lower edge of the main arm body, an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hole and connected to the pivot mechanism. The positioning locking device and the rotation limiting device with releasing state and state, to lift state, the main body and the pivot arm rotating mechanism can rotate freely; on the role of state, the main body and the pivot arm rotating mechanism of mutual rotation is limited. The health care bearing modu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freely rotated and positioned, and a plurality of accessories can be loaded at both ends, so as to improve the multifunction of the multi-mode shift tabl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医疗复健与健康照护辅具,特别是指一种可以根据使用者失能者生理状态及需求的差异而便利更换的承载模块。
技术介绍
全球发达国家及部分开发中国家的人口年龄快速老化,健康照护产业成为全球未来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估,2025年全球高龄产业的市场规模将高达37兆3800万美元的产值。年龄老化时常伴随着机能衰退与失能,对于失能者的日常生活看护与医疗复健与健康照护,会因失能型态与失能程度而有不同。一般医护及看护人员,为了方便照顾行动不便的失能者,通常会利用病床、轮椅、助行器等的辅助移动工具来帮助失能者移动。但由于失能者的看护、治疗、复健、康复的过程中,会随着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而产生不同的移动与复健需求,因此,每种辅助移动工具失能者的康复过程中的使用时机是有限度的,且每每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就因失能者的身体机能恢复而不再使用;同时,失能者与看护者也因此必须经常购买不同功能的辅助移动工具来使用,此举不仅提高失能者、家属、看护机构的经济负担,也会造成医护及看护上的不方便。因此,如果能有一种可配合多模态移位平台的使用,适合搭载失能者或复健者的承载模块,让失能者及看护人员从失能者生病初期到康复过程中都可操作使用,不但可造福大量人群、提高使用方便性及多功能性,一方面减轻使用者经济负担,更能减少环境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态移位台及其中的健康照护承载模块,可供失能者或复健者的使用,能提高移位台的使用方便性,同时减轻使用者经济负担。本技术首先提出一种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包括一个主臂体710、一个枢转机构750、一个定位锁合装置720与一个旋转限制装置730。主臂体710的中央设有一个枢孔711,供枢转机构750容设其中,枢孔711上端侧712与下端侧713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714。定位锁合装置720与旋转限制装置730设置在主臂体710的上缘与下缘,且分别穿设于安装孔714而连接至枢转机构750,定位锁合装置720与旋转限制装置730分别具有一个解除状态与一个作用状态,于解除状态时,主臂体710与枢转机构750可以相互自由旋转,于作用状态时,主臂体710与枢转机构750的相互旋转受到限制。通过定位锁合装置720与旋转限制装置730的操作,能使主臂体710以枢转机构750为轴枢而自由旋转至特定角度而锁定,以方便使用者在不同场景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多模态移位台900,包含一个立柱模块100、一个推移模块600、一个前述的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以及一个移位模块800。移位模块800安装在立柱模块100的下方,推移模块600安装在立柱模块100上,其中,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可弹性地拆卸地配合安装于多模态移位台上并自由的旋转定位,藉此能提高多模态移位台的使用方便性及多功能性,同时减轻使用者的经济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主臂体710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中,枢转机构750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中,枢转机构750的第二环体770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中,定位锁合装置720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中,旋转限制装置730的示意图。图5A与图5B为本技术中,支撑臂安装孔740的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中,延伸臂体718与固定装置717的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中,支撑板795及支撑臂790的示意图。图7A至图7D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一种多模态移位台900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机械臂150的示意图。附图中符号所相应的部件说明如下: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主臂体710枢孔711主臂体上端侧712主臂体下端侧713安装孔714枢转机构750第一环体760第一卡齿761卡槽762第二环体770第一凸缘772压板780第二凸缘781定位柱771定位锁合装置720第一固定座721定位卡块722第一操作钮723第二卡齿7221旋转限制装置730第二固定座731销体732第二操作钮733支撑臂安装孔740第一安装孔741第二安装孔745半圆孔742锁定连杆组743第一摇杆7431第二摇杆7432操作耦杆7433第一摇杆固定端7431A第一摇杆自由端7431B第二摇杆固定端7432A第二摇杆自由端7432B长槽孔的孔径垂直方向长度H长槽孔的孔径水平方向长度D延伸臂体718固定装置717支撑臂790支撑杆791弹性缓冲套792支撑板795乘坐套797多模态移位台900立柱模块100推移模块600移位模块800耦合机构120机械臂150第一连接座151悬臂152第二连接座15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披露一种可动的机械结构,其中所涉及的机械结构强度的计算知识与运动原理,已为相关
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理解,故以下不再做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仅表达与本技术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说明。请见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一种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的示意图。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包括一个主臂体710、一个枢转机构750。请见图2,主臂体710的中央设有一个枢孔711,供枢转机构750容设其中,枢孔711的上端侧712与下端侧713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714。请见图1,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还包含有一个定位锁合装置720与一个旋转限制装置730,分别设置在主臂体710的上缘与下缘,且穿设于安装孔714而连接至枢转机构750。定位锁合装置720与旋转限制装置730分别具有一个解除状态与一个作用状态,于解除状态时,主臂体710与枢转机构750可以相互自由旋转,于作用状态时,主臂体710与枢转机构750的相互旋转受到限制。必须提醒的是,定位锁合装置720可以是设置在主臂体710的上缘,而旋转限制装置730设置在主臂体710的下缘;或是定位锁合装置720设置在主臂体710的下缘,而旋转限制装置730设置在主臂体710的上缘,可以交换位置。请续见图3A,枢转机构750包含一个第一环体760,第一环体760具有多个第一卡齿761及至少一个卡槽762。第一卡齿761形成于第一环体760的外缘表面,且平行于第一环体760的轴向,用以嵌合至定位锁合装置720。较佳的,第一卡齿761的覆盖面不超过第一环体760的二分之一圆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包括一个主臂体(710)与一个枢转机构(750);其特征在于: 该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更包含一个定位锁合装置(720)与一个旋转限制装置(730); 该主臂体(710)的中央设有一个枢孔(711),供该枢转机构(750)容设其中,该枢孔(711)上端侧(712)与下端侧(713)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714); 该定位锁合装置(720)与该旋转限制装置(730)设置在该主臂体(710)的上缘与下缘,且分别穿设于该安装孔(714)而连接至该枢转机构(750),该定位锁合装置(720)与该旋转限制装置(730)分别具有一个解除状态与一个作用状态,于解除状态时,该主臂体(710)与该枢转机构(750)可以相互自由旋转,于作用状态时,该主臂体(710)与该枢转机构(750)的相互旋转受到限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包括一个主臂体(710)与一个枢转机构(750);其特征在于:该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更包含一个定位锁合装置(720)与一个旋转限制装置(730);该主臂体(710)的中央设有一个枢孔(711),供该枢转机构(750)容设其中,该枢孔(711)上端侧(712)与下端侧(713)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714);该定位锁合装置(720)与该旋转限制装置(730)设置在该主臂体(710)的上缘与下缘,且分别穿设于该安装孔(714)而连接至该枢转机构(750),该定位锁合装置(720)与该旋转限制装置(730)分别具有一个解除状态与一个作用状态,于解除状态时,该主臂体(710)与该枢转机构(750)可以相互自由旋转,于作用状态时,该主臂体(710)与该枢转机构(750)的相互旋转受到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其特征在于:该枢转机构(750)包含一个第一环体(760),该第一环体(760)的外缘表面上形成有平行于该第一环体(760)轴向的多个第一卡齿(761),该多个第一卡齿(761)的覆盖面不超过该第一环体(760)的二分之一圆周,该第一环体(760)的周缘更开设有贯穿该第一环体(760)的至少一个卡槽(762);该定位锁合装置(720)更包含一个第一固定座(721)与一个定位卡块(722),该定位卡块(722)朝向该第一环体(760)形成有多个第二卡齿(7221),该第一固定座(721)固定于该主臂体(710),该定位卡块(722)藉由该第一固定座(721)的导引,可操作地啮合或不啮合于该枢转机构(750)的该第一卡齿(761)以形成该作用状态或该解除状态;该旋转限制装置(730)还包含一个第二固定座(731)与一个销体(732),该第二固定座(731)固定于该主臂体(710),该销体(732)藉由该第二固定座(731)的导引可活动地插入或不插入该第一环体(760)的该卡槽(762)内以形成该作用状态或该解除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其特征在于:该枢转机构(750)包含一个第二环体(770),穿设于该第一环体(760)的内部并支撑该第一环体(760),该第二环体(770)的一端沿径向往外形成第一凸缘(772),该第一凸缘(772)的外径大于该主臂体(710)的该枢孔(711)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健康照护承载模块(700),其特征在于:该枢转机构(750)包含一个压板(780),设置于该第二环体(770)的另一端,该压板(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益
申请(专利权)人:林聪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