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111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交流电源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负极之间连接电解电容C10、C11、电容C3和二极管D5,电解电容C10和C11串联后的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电容C3和二极管D5并联,电解电容C10、C11、二极管D3、D4、D5和电容C3构成第一充电泵电路,交流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连接到二极管D8的负极,交流电源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到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和D8的正极共同连接到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二极管D6上还并联有电容C6,电容C6、二极管D6、D7和D8构成第二充电泵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较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且能够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失真。

LED driving circuit based on double charge pump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charge pump circuit LED drive circuit based on AC power inpu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rectification circuit,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C10, C11, C3 and D5 diode capacitor connected between the anode and the cathode rectifier output rectifier circuit, anod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10 and C11 series connected to cathode diode D5 the C3 and D5 parallel capacitor diode,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C10, C11, D3, D4, diode D5 and capacitor C3 form a first charge pump circuit, AC power input line L is connected to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diode D8, zero line AC power input terminal N connected to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diode D7, cathode diode D7 and D8 the joint is connected to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diode D6 and the anode of the diode D6 is connected to the anode of the diode D5, a diode D6 is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a capacitor C6, a capacitor C6, a diode D6, D7 and D8 constitute second charging Pump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erformance, low cost, high power factor and low harmonic disto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增强,LED作为新一代半导体照明产品凭借高效率、低功耗、节能环保、响应快和寿命长等优点,必将颠覆当前普通照明的应用地位,成为未来照明的主流。随着市场上LED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在保证整个LED驱动进行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降低LED驱动的控制方案成本是当前所需。当前LED驱动器市场,对驱动器的性能以及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LED驱动器,常用的驱动方案如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反激式电路或者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LLC电路的两级方案,上述两种方案虽然能够实现高性能,但是价格太贵,生产成本高;又如单极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虽然价格低廉,但是性能又太差。因此,现有技术无法兼具高性能和低价格的双重,尤其在做功率比较大的电源时(大于25W),其功率因数和谐波失真很难达到较好的水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实现较高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且能够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失真。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控制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变压器T2和LED负载,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口,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之间连接电解电容C10、C11、电容C3和二极管D5,所述电解电容C10和C11串联后的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容C3和二极管D5并联,所述电解电容C10、C11、二极管D3、D4、D5和电容C3构成第一充电泵电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连接到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和D8的正极共同连接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上还并联有电容C6,所述电容C6、二极管D6、D7和D8构成第二充电泵电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电阻R5和R9,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经电容C4和C5连接到二极管D5和D6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一端经绕组L2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14的正极、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5和R9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后再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经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所述LED负载。进一步地,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口之间还设有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RC滤波电路和整流电容C1,所述RC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电容C2,所述电阻R1与R2串联后再与C3并联,所述整流电容C1位于RC滤波电路和第二充电泵电路之间。优选地,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通过熔断器F1和热敏电阻VR1连接到所述R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R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双绕组L3和绕组L1连接到整流电容C1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包括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17、D19和电解电容C22,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9的正极,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7和D19的负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电解电容C22的正极,所述电解电容C22的负极接地。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双充电泵电路使之用于LED驱动电路,实现较高的性能同时降低了成本,尤其在做功率比较大的电源时(大于25W),提升了功率因数,降低了谐波失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控制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变压器T2和LED负载,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口,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之间连接电解电容C10、C11、电容C3和二极管D5,所述电解电容C10和C11串联后的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容C3和二极管D5并联,所述电解电容C10、C11、二极管D3、D4、D5和电容C3构成第一充电泵电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连接到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和D8的正极共同连接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上还并联有电容C6,所述电容C6、二极管D6、D7和D8构成第二充电泵电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电阻R5和R9,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经电容C4和C5连接到二极管D5和D6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一端经绕组L2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14的正极、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5和R9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后再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经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所述LED负载。本实施例中,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口之间还设有第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RC滤波电路和整流电容C1,所述RC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电容C2,所述电阻R1与R2串联后再与C3并联,所述整流电容C1位于RC滤波电路和第二充电泵电路之间。为提升电路的使用安全性,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通过熔断器F1和热敏电阻VR1连接到所述R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R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双绕组L3和绕组L1连接到整流电容C1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包括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17、D19和电解电容C22,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9的正极,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7和D19的负极共同连接到所述电解电容C22的正极,所述电解电容C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控制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变压器T2和LED负载,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口,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之间连接电解电容C10、C11、电容C3和二极管D5,所述电解电容C10和C11串联后的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容C3和二极管D5并联,所述电解电容C10、C11、二极管D3、D4、D5和电容C3构成第一充电泵电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连接到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和D8的正极共同连接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上还并联有电容C6,所述电容C6、二极管D6、D7和D8构成第二充电泵电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电阻R5和R9,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经电容C4和C5连接到二极管D5和D6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一端经绕组L2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14的正极、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5和R9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5的正极连接后再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变压器T2的次级绕组经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连接到所述LED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充电泵电路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桥式整流电路、控制器、三极管Q1、三极管Q2、变压器T2和LED负载,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口,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之间连接电解电容C10、C11、电容C3和二极管D5,所述电解电容C10和C11串联后的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容C3和二极管D5并联,所述电解电容C10、C11、二极管D3、D4、D5和电容C3构成第一充电泵电路,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火线L连接到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到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和D8的正极共同连接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6上还并联有电容C6,所述电容C6、二极管D6、D7和D8构成第二充电泵电路,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之间串联有电阻R5和R9,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经电容C4和C5连接到二极管D5和D6的负极,所述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一端经绕组L2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14的正极、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二极管D15的负极,所述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5和R9之间,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输出正极和二极管D14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陈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华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