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拉网结构及浮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449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拉网结构及浮空器。所述多功能拉网结构包括:线缆及承力带,所述承力带包括多条纵向承力带,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的一端固定于一中心并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包括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所述携线承力带的内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走线通道,所述线缆设置于该走线通道内。

Multifunctional net structure and aerost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ltifunctional net structure and aerostat. Including the multifunctional net structure: cable and bearing belt, the bearing bel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force bearing belt, the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force bearing with one end fixed on a center and radiating, the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force bearing bel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carrying line bearing belt the inside of the articles, line bearing belt has a wiring channel extending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cable is arranged on the cable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航天结构领域,尤其涉及浮空器用的拉网结构及采用该拉网结构的浮空器。
技术介绍
临近空间浮空器在民用上可以代替同步卫星进行通信、电视转播、监视、科学实验等,军用上可以作为具有军用通信、远程侦查、情报、导航、预警等功能的通用平台,无论从军用还是民用上来看,浮空器都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目前的临近空间浮空器主要为临近空间飞艇,临近空间飞艇大多采用软式飞艇,具有滞空时间长、载荷能力大、飞行高度高、生存能力强等特点。临近空间浮空器的囊体顶部有测控设备,底部有载荷吊舱,载荷吊舱的重量通过拉网传递到囊体顶部,囊体顶部的测控设备和底部载荷吊舱通过一根长达几十米的线缆连接,底部载荷吊舱的能源和控制信号通过线缆传递到顶部测控设备。一般的浮空器设计的拉网和线缆是彼此分开固定的,当浮空器在放飞时,囊体处于柔性状态,极易出现拉网与线缆缠绕的现象,给浮空飞行器的放飞带来了安全隐患,影响着浮空飞行器是否能够成功放飞。为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避免拉网与线缆缠绕的拉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避免拉网与线缆缠绕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及采用该拉网结构的浮空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浮空器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包括线缆及承力带。所述承力带包括多条纵向承力带,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的一端固定于一中心并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包括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所述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的内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走线通道,所述线缆设置于该走线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线缆呈柔性状。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数量为多条,所述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的数量为一条,所述多条承力带设置于所述走线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线缆数量为多条,所述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的数量为多条,所述多条承力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多条携带承力带的走线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拉网结构还包括多条环向承力带,以所述囊体的顶部中心为圆心同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承力带呈柔性带状。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拉网结构还包括聚带结构,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聚带结构连接,所述聚带结构呈圆形板状。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拉网结构还包括多个带扣,所述带扣呈环状,每条纵向承力带上均套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带扣。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空器,包括囊体、如上所述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及吊舱。所述囊体为母线为弧形的轴对称体,所述囊体为浮力囊体。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囊体的顶部中心,另一端设置于囊体的下方。所述吊舱悬挂于所述囊体下方。根据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具有走线通道,既有承力作用,又能将线缆通过走线通道布置,避免了拉网与线缆缠绕的问题,为浮空器的成功放飞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更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的浮空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浮空器的拉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拉网结构的环向承力带和纵向承力带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拉网中的纵向承力带与囊体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携线承力带与囊体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浮空器100,所述浮空器100包括囊体12、拉网结构14及吊舱16。所述拉网结构14与所述囊体12连接,所述吊舱16悬挂于所述囊体12的下方。所述囊体12为超压浮力囊体,其一般为母线为弧形的轴对称体,如球形、水滴形等。本实施例中,该囊体12的形状为圆球体。请进一步参阅图2和3,该拉网结构14包括承力带140、聚带结构142及带扣144,该承力带140的材料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单层芳纶带。所述承力带140包括纵向承力带140-1及环向承力带140-2。所述环向承力带140-2包括多个加强筋约束环,以囊体12的顶部中心为圆心进行布置,且对应的圆环直径不同,用于承受环向张力,本实施例中,该环向承力带140-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纵向承力带140-1即为承力加强筋,数量为多个,一端连接于所述囊体12的顶部中心,该多条纵向承力带140-1与所述多条环向承力带140-2正交设置且以所述囊体12的顶部中心等角度分布,用于承受浮力及纵向张力。请进一步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140-1中包括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140-3,与其它纵向承力带140-1的结构不同的是,所述携线承力带140-3的内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一走线通道145,本实施例中,该走线通道145为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长条孔。浮空器100还包括线缆16,两端分别连接囊体12顶部的测控设备(图未示)和吊舱16内的供电和航电设备,以向所述测控设备提供电力能源和控制信号。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16的数量为一条,设置于所述携线承力带140-3的走线通道145内,设置方式可以在走线通道145形成之后,将线缆16的一端从走线通道145的一端开口穿进,然后从另一端开口拉出;设置方式是在形成走线通道145的同时,将线缆16设置于走线通道内145。可以理解的是,线缆16的数量也可以是多条,携线承力带140-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条线缆16可以设置于其中一个携线承力带140-3的走线通道145内,也可以分别设置于多条携线承力带140-3的多个走线通道145内,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当然,携线承力带140-3内也可以开设多个走线通道145。请参阅图4和5,为未携带线缆16的纵向承力带140-1和携线承力带140-3与所述囊体12的配合示意图。每个未携带线缆16的纵向承力带140-1和携线承力带140-3均通过带扣144固定在囊体12表面,每个未携带线缆16的纵向承力带140-1和携线承力带140-3可对应一个或多个带扣144,本实施例以一个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带扣144呈环状,套设于未携带线缆16的纵向承力带140-1或携线承力带140-3上,带扣144固定于囊体12的表面,固定方式可以为粘接、焊接或缝纫等。本实施例中,携线承力带140-3在形成走线通道145的位置凸出于其相对的两个表面,也就是说,线缆16直径或厚度接近于、相等或大于携线承力带140-3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携线承力带140-3的厚度也可以大于线缆16的厚度,此时携线承力带140-3在形成走线通道145的位置的厚度与其它位置的厚度相同。所述聚带结构142连接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140-1的另一端,以将纵向承力带140-1的端部聚集于囊体12的下方,所述聚带结构142呈圆盘状,各纵向承力带140-1连接于圆盘状聚带结构142的外围。所述吊舱16通过绳索147连接于聚带结构142,并悬挂于聚带结构147的下方,线缆146从携线承力带140-3的走线通道145的端部伸出,并跟随绳索147的延伸方向延伸至吊舱16内,与吊舱16内的供电和航电装置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线缆146收容于携线承力带140-3的走线通道145内,可以有效避免拉网的承力带与线缆缠绕的情况,使浮空器的飞行更加安全。提供之前的描述是为了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拉网结构及浮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浮空器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包括:线缆及承力带,所述承力带包括多条纵向承力带,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的一端固定于一中心并呈辐射状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包括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所述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的内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走线通道,所述线缆设置于该走线通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浮空器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包括:线缆及承力带,所述承力带包括多条纵向承力带,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的一端固定于一中心并呈辐射状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纵向承力带包括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所述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的内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走线通道,所述线缆设置于该走线通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呈柔性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数量为多条,所述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的数量为一条,所述多条承力带设置于所述走线通道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数量为多条,所述至少一条携线承力带的数量为多条,所述多条承力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多条携带承力带的走线通道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拉网结构还包括多条环向承力带,以所述中心为圆心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奉凡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