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490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0:02
一种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包括沉井主体,所述沉井主体的前部设有主沉井区,主沉井区的后侧设有副沉井区,主沉井区与副沉井区之间通过中间隔墙隔开,副沉井区的两侧边墙与沉井主体的边墙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该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建造时将“凸”形上部两边的缺角补齐,补齐的这部分墙,在建造时预先与两相邻的墙下端进行楔形封底,形成了四个配重填充区,沉井下沉时,就利用这四个配重填充区来调控沉井下沉的姿态,可消除“凸”字结构斜边墙拉裂现象,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泵站沉井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淤泥及细砂地层的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正在兴建。由于城市用地的紧缺,某些污水泵站的建造只能采用少占地,对交通影响小的施工工艺——沉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及生活污水的不断增多,沉井结构设计及施工在污水处理设施中得到广泛应用,沉井结构的设计合理与否,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投资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传统的污水泵站沉井多采用“凸”字形结构,因为尺寸一头大一头小,沉井下沉时易被造成倾斜、偏位;同时斜边墙10下沉时由于受两端的拉力不同,易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消除斜边墙拉裂现象,能够利用这四个配重填充区来调控沉井下沉的姿态的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包括沉井主体,所述沉井主体的前部设有主沉井区,主沉井区的后侧设有副沉井区,主沉井区与副沉井区之间通过中间隔墙隔开,副沉井区的两侧边墙与沉井主体的边墙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第一配重填充区和第二配重填充区设于副沉井区的左侧,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设于副沉井区的右侧,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的底部均设有楔形封底,该楔形封底连接副沉井区的边墙和沉井主体的边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沉井区的后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边墙,斜边墙的一端连接副沉井区边墙与中间隔墙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方形框体的边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配重填充区与第二配重填充区之间、第三配重填充区与第四配重填充区之间均通过隔墙隔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均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沉井主体的底部设有刃脚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建造时将“凸”形上部两边的缺角补齐,补齐的这部分墙,在建造时预先与两相邻的墙下端进行楔形封底,形成了四个配重填充区,沉井下沉时,就利用这四个配重填充区来调控沉井下沉的姿态,具有以下优点:一、可消除“凸”字结构斜边墙拉裂现象(结构中这二边是在下沉后才制作)。二、在制作阶段,可起到阻沉沉井的作用;而在下沉阶段,可起到助沉沉井的作用。三、当沉井下沉时,如短边两角不等高时,比单纯挖土容易矫正。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污水泵站沉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包括沉井主体1,所述沉井主体1的前部设有主沉井区2,主沉井区2的后侧设有副沉井区3,主沉井区2与副沉井区3之间通过中间隔墙4隔开,副沉井区3的两侧边墙与沉井主体1的边墙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填充区5、第二配重填充区6、第三配重填充区7和第四配重填充区8,第一配重填充区5和第二配重填充区6设于副沉井区3的左侧,第三配重填充区7和第四配重填充区8设于副沉井区3的右侧,第一配重填充区5、第二配重填充区6、第三配重填充区7和第四配重填充区8的底部均设有楔形封底9,该楔形封底9连接副沉井区3的边墙和沉井主体1的边墙。上述,主沉井区2的后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边墙10,斜边墙10的一端连接副沉井区3边墙与中间隔墙4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方形框体的边墙。上述,第一配重填充区5与第二配重填充区6之间、第三配重填充区7与第四配重填充区8之间均通过隔墙隔开。上述,第一配重填充区5、第二配重填充区6、第三配重填充区7和第四配重填充区8均为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上述,沉井主体1的底部设有刃脚平面21。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其原理:传统的污水泵站沉井多采用“凸”字形结构,因为尺寸一头大一头小,沉井下沉时易被造成倾斜、偏位;同时斜边墙10下沉时由于受两端的拉力不同,易产生裂缝。本技术在建造时将“凸”形上部两边的缺角补齐。补齐的这部分墙,在建造时预先与两相邻的墙下端进行楔形封底,形成了二个上部敞开的“盒子”,沉井下沉时,就利用这二个下“盒子”来调控沉井下沉的姿态。其调控沉井下沉姿态实施过程如下:沉井挖土下沉前,先在沉井Ⅰ、Ⅱ、Ⅲ、Ⅳ四个角外侧墙处,从刃脚平面开始向上画出水准尺寸面,作好等高标识线22标记,便于下沉量的监测。挖取主沉井区2、副沉井区3的泥土(砂),沉井便会在井身重量的作用下下沉。同时观测沉井四角Ⅰ、Ⅱ、Ⅲ、Ⅳ的下沉量,如出现下沉不均匀时,便可在第一配重填充区5/第二配重填充区6,第三配重填充区7/第四配重填充区8内加水或泥(砂)增加该处重量的方式来调整沉井下沉姿态,使其均匀下沉。举例如下:一、Ⅰ、Ⅱ角标识线等高。当沉井的某一边如“Ⅰ-Ⅱ”(Ⅰ与Ⅱ等高标识线22等高)边高于“Ⅲ-Ⅳ”(Ⅲ与Ⅳ等高标识线22等高)边,这时便可在主沉井区2进行抓土,校正,使“Ⅰ-Ⅱ”边与“Ⅲ-Ⅳ”边等高标识线22等高。也可在第一配重填充区5/第二配重填充区6,第三配重填充区7/第四配重填充区8内增加水或泥砂配重来加快沉井的下沉速度。二、Ⅰ、Ⅱ角标识线不等高。如Ⅰ比Ⅱ高,则可考虑在第三配重填充区7/第四配重填充区8内添加水或砂重,同时在主沉井区2\\副沉井区3相应点挖泥;如Ⅰ比Ⅱ低,则可考虑在第三配重填充区7/第四配重填充区8内添加水或砂重,同时在主沉井区2\\副沉井区3相应点挖泥。这样就比单独在主沉井区2\\副沉井区3相应点挖泥要快速、准确。与“凸”字结构沉井相比,有如下优势:一、可消除“凸”字结构斜边墙10拉裂现象(结构中这二边是在下沉后才制作)。二、在制作阶段,可起到“阻沉”沉井的作用;而在下沉阶段,可起到“助沉”沉井的作用。三、当沉井下沉时,如短边两角不等高时,比单纯挖土容易矫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包括沉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主体的前部设有主沉井区,主沉井区的后侧设有副沉井区,主沉井区与副沉井区之间通过中间隔墙隔开,副沉井区的两侧边墙与沉井主体的边墙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第一配重填充区和第二配重填充区设于副沉井区的左侧,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设于副沉井区的右侧,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的底部均设有楔形封底,该楔形封底连接副沉井区的边墙和沉井主体的边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沉井,包括沉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主体的前部设有主沉井区,主沉井区的后侧设有副沉井区,主沉井区与副沉井区之间通过中间隔墙隔开,副沉井区的两侧边墙与沉井主体的边墙之间设有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第一配重填充区和第二配重填充区设于副沉井区的左侧,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设于副沉井区的右侧,第一配重填充区、第二配重填充区、第三配重填充区和第四配重填充区的底部均设有楔形封底,该楔形封底连接副沉井区的边墙和沉井主体的边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可调控下沉姿态结构的泵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湘平谭健王赵吕刘超汪田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