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模压托盘,解决了模压托盘在组装时,需要将螺钉一个个安装进支撑脚之间,十分耗费工时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包括置物盘和支撑盘,所述置物盘包括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内设置有凹陷部,所述支撑盘上包括有均等分布的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包括均固定连接支撑盘上的两个栓部,所述栓部包括栓体和与栓体连接的栓帽,两所述栓部之间设置有缓冲槽,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供固定栓穿设的固定孔,所述栓体穿设在固定孔的内表面,所述栓帽卡接在固定孔上方,达到了双层模压托盘快速组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托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模压托盘。
技术介绍
托盘是堆放货物的载体,已成为现代物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具,是机械化装卸、搬运的工具。随着国货物运输业的发展,对托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模压托盘的面板下方设置有九个支撑脚,由于支撑脚形成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托盘在运输货物过程中的多层叠放。专利申请号为20152104113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包括上托盘面板及设置于上托盘的若干上支撑脚,下托盘面板及设置于下托盘上的下支撑脚,上、下支撑脚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该结构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但是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在组装时,需要将螺钉一个个安装进支撑脚之间,十分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实现了双层模压托盘快速组装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包括置物盘和支撑盘,所述置物盘包括若干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内设置有凹陷部,所述支撑盘上包括有均等分布的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包括均固定连接支撑盘上的两个栓部,所述栓部包括栓体和与栓体连接的栓帽,两所述栓部之间设置有缓冲槽,所述支撑脚上设置有供固定栓穿设的固定孔,所述栓体穿设在固定孔的内表面,所述栓帽卡接在固定孔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盘上的固定栓和置物盘上的固定孔相配合,可一次完成配合固定程序,无需经过多次螺纹固定达到置物盘与固定盘固定的效果,使组装更加方便,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组装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脚的底面朝凹陷部方向凸出形成固定部,所述置物盘上包括有用于设置固定栓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朝置物盘方向凸出且与固定部相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卡接在固定部内,提高了固定盘与支撑盘之间连接的结构稳定度,减少固定栓与固定孔之间的横向位移,减少固定孔的磨损,延长支撑盘和置物盘的使用年限。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为两端大小不同的圆台状,所述固定座为与固定部相配合的圆台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部和固定座设置为相配合的圆台状相较于其他形状,可以减轻固定部和固定座抵接面的应力集中,同时,两端大小不同的圆台形方便对准,可以增加托盘的组装效率,使托盘组装更加高效。作为优选,所述置物盘上设置有连通相邻两凹陷部的第一加强筋和呈封闭状态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朝支撑盘方向凸起,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弧形,所述第二加强筋为直线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置物盘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提升了凹陷部之间的结构稳定度,第二加强筋提高了对角设置的凹陷部之间的结构稳定度,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配合使用,使整个置物盘的强度得到提高。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盘的其中两对边上设置有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支撑,使得支撑盘的与地面之间的压力朝两边分散,加强支撑盘的支撑能力。作为优选,相邻两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三加强筋,若干所述第三加强筋呈“川”字形分布且均与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三加强筋朝置物盘方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加强筋,提升了支撑盘的强度。作为优选,相邻两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底面与支撑板的底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槽的设置,分散了支撑板上的压力,使支撑盘的与支撑面的受力更加均匀分布,加强支撑盘的支撑能力。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盘上开设有若干方形口,所述方形口开设在相邻两第三加强筋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口起到透气的作用,使得置物盘上的货物不易潮湿霉变,同时节约了制作材料,减轻了支撑板的重量。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与其相邻的支撑槽之间开设有引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槽内的积水可以通过引水槽流出,防止积水过多使支撑盘软化霉变,失去支撑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置物盘与支撑盘的材质包括有木屑刨花和秸秆植物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木屑刨花和秸秆植物纤维使制成的托盘更加轻,同时利用了废弃的作物材料,使废弃材料得到利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固定栓和固定孔的配合以及固定座和固定部的配合,使支撑盘和置物盘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出现横向或者纵向的相对位移;2、利用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的设置,同时设置支撑盘和支撑座,使得该双层模压托盘的结构更加稳固,提升了负重能力;3、通过方形口的设置,以及选用木屑刨花和秸秆植物纤维作为材料进行制作,使得该双层模压托盘重量更加轻巧,同时使废弃材料得到利用,减少了的材料使用,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双层模压托盘的剖面结构图;图2为置物盘的结构图;图3为置物盘的剖视图,主要示出了置物盘上支撑脚的结构;图4为支撑盘的结构图;图5为支撑盘的剖视图,主要示出了支撑盘上固定座与固定栓的结构。图中,1、置物盘;11、凹陷部;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固定部;15、固定孔;16、支撑脚;2、支撑盘;21、支撑板;22、固定座;26、支撑槽;27、第三加强筋;28、引水槽;29、方形口;3、固定栓;31、栓部;311、栓体;312、栓帽;32、缓冲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双层模压托盘,由包括木屑刨花和秸秆植物纤维的材料模压而成。该双层模压托盘包括一置物盘1和置于置物盘1正下方的支撑盘2,置物盘1上均等分布有九个支撑脚16,支撑脚16呈“田”字形排列,支撑脚16朝向支撑盘2凸出,支撑脚16的底面抵接在支撑盘2的上表面,支撑脚16上设置有一个开口朝向置物盘1上表面的凹陷部11。参见图2和图3,置物盘1的正视面为长方形,每个支撑脚16均开设有凹陷部11,凹陷部的开口朝向置物盘1,凹陷部11朝支撑盘2方向凸出,凹陷部11为圆台状,其沿凸起方向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平行置物盘1边沿的相邻两凹陷部11之间设置有连通凹陷部11的若干第一加强筋12,第一加强筋12为弧形。沿置物盘1对角线上的相邻两凹陷部11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3为封闭状态,两端部与凹陷部11之间有间隙,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均反向凹陷部11凸出。支撑脚16的底面设置有朝向凹陷部11方向凸出的固定部14,固定部14为圆台状,其沿凸出方向的截面为与凹陷部11相似且朝向相反的等腰梯形。固定部14的凸出面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孔15。参见图4和图5,支撑盘2的正视面为与置物盘1相同的长方形,其两条短边的边沿设置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呈“L”形,支撑板21的底面与支撑面抵接。支撑盘2上均等分布有九个与固定部11相配合的固定座22,固定座22呈也“田”字形,固定座22朝置物盘1方向凸出,固定座22的凸出面的中心包括有用于穿设固定孔15的固定栓3,固定栓3包括两栓部31,两栓部31之间设置有缓冲槽32,两栓部31均通过栓体311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2的凸出面,栓体311为一竖直平面和一弧形面组成,两栓体311的上端均连接有栓帽312,栓帽312为半圆台状,栓帽312沿栓体311方向的截面积为等腰梯形。与支撑盘2短边沿平行的相邻两固定座22之间设置有支撑槽26,支撑槽26的底面与支撑板21的底边一样抵接在支撑面上,支撑板2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包括置物盘(1)和支撑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盘(1)包括若干支撑脚(16),所述支撑脚(16)内设置有凹陷部(11),所述支撑盘(2)上包括有均等分布有固定栓(3),所述固定栓(3)包括均固定连接支撑盘(2)上的两个栓部(31),所述栓部(31)包括栓体(311)和与栓体(311)连接的栓帽(312),两所述栓部(31)之间设置有缓冲槽(32),所述支撑脚(16)上设置有供固定栓(3)穿设的固定孔(15),所述栓体(311)穿设在固定孔(15)的内表面,所述栓帽(312)卡接在固定孔(15)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包括置物盘(1)和支撑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盘(1)包括若干支撑脚(16),所述支撑脚(16)内设置有凹陷部(11),所述支撑盘(2)上包括有均等分布有固定栓(3),所述固定栓(3)包括均固定连接支撑盘(2)上的两个栓部(31),所述栓部(31)包括栓体(311)和与栓体(311)连接的栓帽(312),两所述栓部(31)之间设置有缓冲槽(32),所述支撑脚(16)上设置有供固定栓(3)穿设的固定孔(15),所述栓体(311)穿设在固定孔(15)的内表面,所述栓帽(312)卡接在固定孔(15)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6)的底面朝凹陷部(11)方向凸出形成固定部(14),所述置物盘(1)上包括有用于设置固定栓(3)的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朝置物盘(1)方向凸出且与固定部(14)相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4)为两端大小不同的圆台状,所述固定座(22)为与固定部(14)相配合的圆台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盘(1)上设置有连通相邻两凹陷部(11)的第一加强筋(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立其,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朴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