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动件的自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9972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4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锁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动件(3)的自锁结构,所述转动件(3)具有移动端(31),所述自锁结构包括:限位块(1),所述限位块(1)限制移动端(31)在限位块(1)的端部之间移动;弹片(2),所述弹片(2)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端(21),所述弹性端(21)位于移动端(31)被限位块(1)限制后的移动轨迹上,并且与限位块(1)的一侧端部相对应,使弹性端(21)与限位块(1)的所述的一侧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区(11),所述限位区(11)能够卡住移动端(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锁结构能够实现对转动件的自锁和解锁的过程。所述自锁结构可以用于云台上,使云台易于折叠或者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云台上的转动件的自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云台的活动关节比较多,当云台停止工作时,各个活动关节均可以自由晃动,不便于收纳和携带。而有些云台具有用于活动关节的自锁结构,但是现有的自锁结构都比较复杂,并且制作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转动件的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能够实现转动件的锁定及解锁。一种用于转动件的自锁结构,所述转动件具有移动端,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限制移动端在限位块的端部之间移动;弹片,所述弹片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端,所述弹性端位于移动端被限位块限制后的移动轨迹上,并且与限位块的一侧端部相对应,使弹性端与限位块的所述的一侧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区,所述限位区能够卡住移动端。进一步地,所述弹片还具有固定端,固定端与弹性端一体连接,固定端位于所述转动件的移动端的移动轨迹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弹片呈拱形,所述拱形两侧的端部呈圆弧状,分别为弹性端和固定端。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为圆弧形或者竖条形。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还具有中心端,所述中心端为圆环,所述移动端呈圆片状并从中心端向外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呈字母V形或半圆环形,所述转动件的中心端在限位块围成的空间内,转动件的移动端在限位块的缺口内移动,所述弹片的弹性端设置在所述缺口内。进一步地,在所述移动端朝向限位块的所述一侧端部移动时,所述移动端能够将所述弹性端顶起,进入限位区;在限位区中的移动端,朝向弹性端移动时,所述移动端能够将所述弹性端顶起,脱离限位区。所述的用于转动件的自锁结构,还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限位块、弹片及转动件。进一步地,所述弹片固连于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及底座上设置相匹配的螺孔,通过螺栓使限位块固定在底座上。本技术的自锁结构通过限位块及弹片的配合实现对转动件的自锁和解锁的过程。所述限位块及弹片可以位于转动件的移动轨迹上,在转动件的移动轨迹上对转动件进行锁定及锁定后的解锁,从而控制转动件的移动。所述自锁结构可以用于云台上,使云台易于折叠或者收纳。本技术所述的自锁结构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并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锁结构锁定或者解锁过程中的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锁结构锁定或者解锁过程中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锁结构锁定或者解锁过程中的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自锁结构锁定或者解锁过程中的状态图。其中,4-底座;1-限位块;2-弹片;3-转动件;31-移动端;32-中心端;21-弹性端;11-限位区;22-固定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转动件的自锁结构,所述转动件可以是云台上的转动件3,也可以是其他机构上的转动件。如图1-4所述,所述云台具有底座4,在所述底座4上设置限位块1、弹片2及转动件3。所述转动件3具有移动端31及中心端32,所述中心端32为圆环,所述移动端31呈圆片状并从中心端32向外延伸。所述底座4的中心具有凸起,与转动件3的中心端32的圆环的尺寸相匹配,转动件3通过圆环可套于底座4的凸起之上,并且转动件3的移动端31能够沿着转动件3的中心端32自由转动。移动端31自由转动时所经过的路径称为移动端31的移动轨迹,图中移动端31的移动轨迹为中心端32外侧的圆环。所述限位块1位于转动件3的移动端31的移动轨迹上,从而限制移动端31的移动轨迹,使移动端31在限位块1的端部之间移动。图示所述限位块1呈半圆环形,并且位于所述转动件3的中心端32的外侧的圆环上,即中心端32在半圆环形的限位块1围成的空间内,转动件3的移动端31只能在限位块1的圆环端部之间所形成的缺口内运动。当然上述的半圆环的弧度不仅限于180°,也可大于或者小于180°,根据对移动端31的限位需要而定,并且限位块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V”形。或者,限位块1也可以是两个,两个限位块间隔一定距离,转动件3在两个限位块1相对的端部之间移动。所述弹片2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端21,所述弹性端21位于移动端31被限位块1限制后的移动轨迹上,并且与限位块1的一侧端部(第一端部)相对应,使弹性端21与限位块1的第一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区11,所述限位区11能够卡住移动端31。由于弹性端21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因而当移动端31位于限位区11的外侧时,朝向第一端部挤压弹性端21即可进入限位区11;而当移动端31位于限位区11的内侧时,挤压弹性端21即可脱离限位区11。所述弹片2还具有固定端22,固定端22与弹性端21一体连接,固定端22位于所述转动件3的移动端31的移动轨迹的外侧,令弹性端21位于移动端31被限位块1限制后的移动轨迹上,并且与限位块1的第一端部相对应,图中,弹性端21位于限位块1的圆环端部之间所形成的缺口之间,并且与限位块1的第一端部相对应,从而与限位块1构成限位区11。图中弹片2呈拱形,所述拱形两侧的端部呈圆弧状,分别为弹性端21和固定端22。当然所述弹片2也可为圆弧形或者竖条形等其他形状。图1-4为所述的用于转动件的自锁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图1中,转动件3的移动端31在被限位块1限制后的移动轨迹上移动(图示为转动),在此移动轨迹上,移动端31可自由移动至弹片2的弹性端21所在的位置附近。当转动件3的移动端31移动至图2所示的位置时,即弹片2的弹性端21所在的位置附近,临近弹性端21与限位块1的一侧端部之间形成的限位区11时,如果继续强行逆时针转动时移动端31,移动端31会挤压弹片2的弹性端21,促使弹片2的弹性端21发生形变(如图3所示),弹片2的弹性端21被移动端31顶起。在此之后,转动件3的移动端31会继续逆时针转动,当转动至图4位置时,移动端31就会被限位区11卡住,限位块1的一侧端部会挡住移动端31,移动端31无法再继续逆时针转动,限位块1另一侧弹片2的弹性端21也会限制移动端31,移动端31被锁定在限位区11,不能自由移动。转动件3的移动端31只有在被施加强大的外力时,才能突破弹性端21的束缚(由图4变至图3),从限位区11解锁,沿顺时针转动,进入到前面图1和图2所示的自由转动区域。在上述过程中,通过限位块1及弹片2的配合实现对转动件3的自锁和解锁的过程。当带有上述自锁结构的云台需要折叠及收纳时,即可进行上述步骤,令转动件3的移动端31进入限位区11(如图4所示),被弹片2和限位块1锁定,不能自由转动,从而令所述云台易于折叠或者收纳。而当所述云台需要解锁时,只需对移动端31朝向弹片2的弹性端21的方向施力,强行旋转移动端31,即可令移动端31脱离限位区11,进入移动轨迹并进行正常的自转动。所述限位块1、弹片2及转动件3与底座4均可采用螺纹连接。例如在限位块1及底座4上设置相匹配的螺孔,再通过螺栓使限位块1固定在底座4上。当然也可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或者不可拆卸连接,例如所述弹片2的固定端22固连于底座4上。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转动件(3)的自锁结构,所述转动件(3)具有移动端(3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包括:限位块(1),所述限位块(1)限制移动端(31)在限位块(1)的端部之间移动;弹片(2),所述弹片(2)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端(21),所述弹性端(21)位于移动端(31)被限位块(1)限制后的移动轨迹上,并且与限位块(1)的一侧端部相对应,使弹性端(21)与限位块(1)的所述的一侧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区(11),所述限位区(11)能够卡住移动端(31)。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1 CN 201621067458X1.一种用于转动件(3)的自锁结构,所述转动件(3)具有移动端(3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包括:限位块(1),所述限位块(1)限制移动端(31)在限位块(1)的端部之间移动;弹片(2),所述弹片(2)具有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弹性端(21),所述弹性端(21)位于移动端(31)被限位块(1)限制后的移动轨迹上,并且与限位块(1)的一侧端部相对应,使弹性端(21)与限位块(1)的所述的一侧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区(11),所述限位区(11)能够卡住移动端(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动件(3)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还具有固定端(22),固定端(22)与弹性端(21)一体连接,固定端(22)位于所述转动件(3)的移动端(31)的移动轨迹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转动件(3)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呈拱形,所述弹片(2)拱形两侧的端部呈圆弧状,分别为弹性端(21)和固定端(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动件(3)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为圆弧形或者竖条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动件(3)的自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发展吕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