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节时电梯,包括电子称重器、轿厢、曳引轮、控制计算机,每层电梯通道内部设置有一个电梯洞,所述电梯洞内部放置有足够的砝码,所述电梯洞出口都设置有砝码运输机,所述电子称重器设置在每层楼的电梯门入口,每层所述电梯门侧面设置有楼层控制面板,全部所述电子称重器连接到所述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再依次连接到每个所述砝码运输机,电梯通道顶部设置有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下方连接到所述轿厢。有益效果在于:乘坐人员在对应楼层的外部等待时就可以预先设置好目的楼层,这样节省了时间;对应重量的砝码能够平衡乘坐人员的重量,几乎全部消除了电机用于人员体重的拉力,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优化设计领域,具体涉及节能节时电梯。
技术介绍
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机、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这些部分分别安装在建筑物的井道和机房中。通常采用钢丝绳摩擦传动,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平衡重,电动机驱动曳引轮使轿厢升降。电梯要求安全可靠、输送效率高、平层准确和乘坐舒适等。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载人电梯都是微机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不需要专门的人员来操作驾驶,普通乘客只要按下列程序乘坐和操作电梯即可。但是普通的升降电梯的控制面板都设置在电梯轿厢内部,需要乘坐人员进入后才能设置楼层,较为费时,而且做功基本上全靠电机的拉力,对电能耗费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节能节时电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节能节时电梯,包括电子称重器、轿厢、曳引轮、控制计算机,每层电梯通道内部设置有一个电梯洞,所述电梯洞内部放置有足够的砝码,所述电梯洞出口都设置有砝码运输机,所述电子称重器设置在每层楼的电梯门入口,每层所述电梯门侧面设置有楼层控制面板,全部所述电子称重器连接到所述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再依次连接到每个所述砝码运输机,电梯通道顶部设置有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下方连接到所述轿厢。上述结构中,所述砝码可以设计为10kg重,以方便实用和最大节能来设定,但并不一定是10kg,可根据实际调整,当电梯乘员站在所述楼层控制面板前,输入目的楼层数时,其所站位置的下方就是1个所述电子称重器,其重量会显示在所述楼层控制面板上面,当乘坐人员把所需要去的楼层数据在所述楼层控制面板上操作完成后,这个数据连同他的重量会被很快传送给所述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会根据这个数据选择拽引另一方的钢索选择相应重量的所述砝码,当电梯的乘员从起始楼层乘电梯向目的楼层运行的时候,电梯的所述控制计算机会要求拽引另一方的钢索,当所述轿厢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把和乘员重量相当的所述砝码向反向搬运,而且这个所述砝码运行的楼层和乘员的反向运行的楼层是对应的,比如,一个重50kg的人,当轿厢从5楼下到1楼,下行时,拽引另一端的钢索就利用该乘员的自重力,将1楼的5个10kg重的所述砝码,从1楼搬运至5楼,这样一来,这个50kg重的人在5楼高度上的势能,被完全以所述砝码的势能保持住了,电梯在此次运行的过程当中所耗的电能仅仅用于客服摩擦和所述轿厢的自重。为了进一步节时节能,所述电梯洞开在通道内部每层楼对应的高度,所述砝码以每个10kg设计,每个所述砝码运输机都设计成可双向运动工作的形式,所述电子称重器安装在每层楼的所述电梯门入口的地面上。为了进一步节时节能,每层的所述楼层控制面板都安装在所述电梯门侧面的墙壁上,所述电子称重器由电子底座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再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每个所述砝码运输机。为了进一步节时节能,所述曳引轮铰接在电梯通道顶部的底座上,所述轿厢悬吊于缠绕在所述曳引轮上的钢丝绳的端部。有益效果在于:乘坐人员在对应楼层的外部等待时就可以预先设置好目的楼层,不必进入到轿厢内部后再设置,这样节省了时间;对应重量的砝码能够在计算机的智能控制下被装载和卸载,用以平衡乘坐人员的重量,几乎全部消除了电机用于人员体重的拉力,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节能节时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节能节时电梯的楼层控制面板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节能节时电梯被体重50kg人员乘坐,起止楼层分别是1和5并且处于1楼时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节能节时电梯被体重50kg人员乘坐,起止楼层分别是1和5并且处于5楼时的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节能节时电梯被体重30kg和70kg人员乘坐,起止楼层分别是1和2、1和5并且处于1楼时的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节能节时电梯被体重30kg和70kg人员乘坐,起止楼层分别是1和2、1和5并且处于2楼时的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节能节时电梯被体重30kg和70kg人员乘坐,起止楼层分别是1和2、1和5并且处于5楼时的状态图。1、电子称重器;2、轿厢;3、曳引轮;4、控制计算机;5、电梯洞;6、砝码;7、砝码运输机;8、楼层控制面板;9、电梯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7所示,节能节时电梯,包括电子称重器1、轿厢2、曳引轮3、控制计算机4,每层电梯通道内部设置有一个电梯洞5,电梯洞5内部放置有足够的砝码6,电梯洞5出口都设置有砝码运输机7,砝码运输机7位于存放砝码的电梯洞和运输砝码的钢索之间,运输砝码的钢索就在洞口,砝码运输机只需要把砝码做最短距离的平行移动,把砝码挂到运输砝码的钢索上面,或者从钢索上面把砝码移回存放砝码的电梯洞里面,这个砝码机只是在钢索与存放砝码的电梯洞之间最短距离的平向交换移动砝码,以节约电能,电子称重器1设置在每层楼的电梯门9入口,每层电梯门9侧面设置有楼层控制面板8,全部电子称重器1连接到控制计算机4,控制计算机4再依次连接到每个砝码运输机7,电梯通道顶部设置有曳引轮3,曳引轮3下方连接到轿厢2。上述结构中,上述结构中,砝码6可以设计为10kg重,以方便实用和最大节能来设定,但并不一定是10kg,可根据实际调整,当电梯乘员站在楼层控制面板8前,输入目的楼层数时,其所站位置的下方就是1个电子称重器1,其重量会显示在楼层控制面板8上面,当乘坐人员把所需要去的楼层数据在楼层控制面板8上操作完成后,这个数据连同他的重量会被很快传送给控制计算机4,控制计算机4会根据这个数据选择拽引另一方的钢索选择相应重量的砝码6,当电梯的乘员从起始楼层乘电梯向目的楼层运行的时候,电梯的控制计算机4会要求拽引另一方的钢索,当轿厢2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把和乘员重量相当的砝码6向反向搬运,而且这个砝码6运行的楼层和乘员的反向运行的楼层是对应的,比如,一个重50kg的人,当轿厢2从5楼下到1楼,下行时,拽引另一端的钢索就利用该乘员的自重力,将1楼的5个10kg重的砝码6,从1楼搬运至5楼,这样一来,这个50kg重的人在5楼高度上的势能,被完全以砝码6的势能保持住了,电梯在此次运行的过程当中所耗的电能仅仅用于客服摩擦和轿厢2的自重。例如当体重为50kg的人员从1楼到5楼时,在1楼的电子称重器1上称体重,同时在1楼楼层控制面板8设置好目的楼层5楼,电子称重器1将乘坐人员的体重和起止楼层的信息都传至控制计算机4,控制计算机4控制5楼的砝码运输机7将5块砝码6悬吊于钢丝绳上,然后轿厢2在曳引轮3的拉动下进行运动,当到了5楼后,乘坐人员下电梯,同时1楼的砝码运输机7将5块砝码6卸载到1楼的电梯洞5内。再例如当体重为30kg的人员从1楼到2楼,同时体重为70kg的人员从1楼到5楼时,分别在在1楼的电子称重器1上称体重,称重的同时在1楼楼层控制面板8分别设置好目的楼层2楼和5楼,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能节时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称重器、轿厢、曳引轮、控制计算机,每层电梯通道内部设置有一个电梯洞,所述电梯洞内部放置有足够的砝码,所述电梯洞出口都设置有砝码运输机,所述电子称重器设置在每层楼的电梯门入口,每层所述电梯门侧面设置有楼层控制面板,全部所述电子称重器连接到所述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再依次连接到每个所述砝码运输机,电梯通道顶部设置有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下方连接到所述轿厢。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节时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称重器、轿厢、曳引轮、控制计算机,每层电梯通道内部设置有一个电梯洞,所述电梯洞内部放置有足够的砝码,所述电梯洞出口都设置有砝码运输机,所述电子称重器设置在每层楼的电梯门入口,每层所述电梯门侧面设置有楼层控制面板,全部所述电子称重器连接到所述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再依次连接到每个所述砝码运输机,电梯通道顶部设置有所述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下方连接到所述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洞开在通道内部每层楼对应的高度,所述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震坤,宋诗媛,汪夕又,
申请(专利权)人:汪震坤,宋诗媛,汪夕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