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奇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4977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包括多节逃生管节及高压供气装置,多节逃生管节依次直通连接形成逃生管道,并设置在隧道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处,多节逃生管节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短槽,连接短槽的内侧端连接有连接槽体,多节逃生管节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长槽,相邻两节逃生管节之间通过螺丝扣紧连接,每十节逃生管节之间通过三通管道连接;多节逃生管节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气端口,进出气端口与高压气体出口连接,作为通风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为隧道施工事故过程中提供给工作人员快速逃生,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对施工干扰小,平时还能用做通风管道,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经过山区时普遍采用隧道穿越。由于地质复杂、施工方式不当,隧道施工期间经常发生塌方事故。目前的隧道施工主要采用人工钻爆法作业,救援技术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具体体现为施工人员的自救条件和能力还相当薄弱,无法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救援时往往通过敲击金属物以发出声音信号的方式来确定是否有人被困,由于被困人员只能等待救援,在相当程度上严重迟缓了预先救援速度与安全的保障,造成险情蔓延,甚至酿成二次事故。尽管ー些隧道施工企业针对隧道施工的特点开展积极研究,已经在部分技术问题上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这些技术成果具有地域和技术方面的局限性。例如:(1)两条平行的隧道互为逃生通道。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救援技术是建立隧道施工逃生通道,这种逃生通道理念在国内外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中有所体现。高速公路通常是两条平行的隧道,之间设计有行车横洞和人行横道。施工中可将它们作为一条隧道发生事故时逃往另一条隧道的通道。铁路隧道施工时通常开挖平行导坑,其作用是超前预报和复线备用。可建立隧道主洞与平行导坑之间的连接通道,作为隧道发生事故的逃生通道。(2)专利号为ZL200720064316.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用于隧道施工中的抬升装置。它由避难室、逃生通道两部分组成。该技术用于隧道施工中的逃生装置可以隧道发生塌方时,安全可靠地撤离施工人员,并为救援人员提供了一条通往出事现场的安全通道。它安装简便,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但是占用空间大,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在隧道施工中的逃生、救护,也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临时的避难场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包括多节逃生管节及高压供气装置,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依次直通连接形成逃生管道,并设置在隧道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处,且距离二衬端头的距离不大于5m;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短槽,所述的连接短槽的内侧端连接有连接槽体,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长槽,相邻两节所述的逃生管节之间通过螺丝扣紧连接,使所述的连接短槽通过所述的连接槽体与所述的连接长槽适配连接;每十节所述的逃生管节之间通过三通管道连接;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气端口,所述的进出气端口与所述的高压供气装置的高压气体出口连接,作为通风管道。上述的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中,所述的逃生管节是直径为630mm的钢管,所述的逃生管节的长度为1000mm,所述的逃生管节的壁厚不小于10mm。上述的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中,所述的逃生管节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20m以内的位置,所述的逃生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向掌子面铺设。上述的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中,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内分别设有工作绳。上述的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中,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外壁上分别焊接三个角钢,且所述的三个角钢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的角钢的长度与所述的逃生管节的长度相当。上述的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中,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边缘处设有橡胶圈,相邻两节所述的逃生管节通过所述的橡胶圈密封连接。本技术能够为隧道施工事故过程中提供给工作人员快速逃生,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对施工干扰小,平时还能用做通风管道,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的三通管道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的侧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包括多节逃生管节1及高压供气装置,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1依次直通连接形成逃生管道,并设置在隧道3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处,且距离二衬端头的距离不大于5m;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1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短槽11,所述的连接短槽11的内侧端连接有连接槽体12,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1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长槽13,相邻两节所述的逃生管节1之间通过螺丝扣紧连接,使所述的连接短槽11通过所述的连接槽体12与所述的连接长槽13适配连接;每十节所述的逃生管节1之间通过三通管道2连接;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1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气端口,所述的进出气端口与所述的高压供气装置的高压气体出口连接,作为通风管道。所述的逃生管节1采用直径为630mm的钢管,所述的逃生管节1的长度为1000mm,所述的逃生管节1的壁厚不小于10mm。所述的逃生管节1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20m以内的适当位置,所述的逃生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向掌子面铺设。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1内分别设有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联络和传输各种物品。请参见附图4所示,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1的外壁上分别焊接三个角钢14,且所述的三个角钢14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的角钢14的长度与所述的逃生管节1的长度相当,起到让逃生管节1安装、放置时更稳固,不易滚动或者滑动的作用。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1的边缘处设有橡胶圈15,起到密封的作用,相邻两节所述的逃生管节1通过所述的橡胶圈15密封连接。平时本技术可以通过高压供气设备将逃生管道作为隧道内的通风管道。在有岔口的地方采用三通管道2的连接方式,提供三向的连接通道,防止严重坍塌损坏逃生管节1时不至于完全阻塞逃生管节1。每隔十节(每节为1米长的逃生管节1),连接一个三通管道2,目的是没有发生事故时,作为通风管道,发生事故时,也可作为事故中逃生的通道入口。事故发生时候进入逃生管节1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通过未被填埋的三通管道2通道进入逃生管道;第二、没有三通通道情况下,可以拔掉T型连接螺栓,分离开一个逃生管节1后,进入逃生管节1。另外为了防止逃生管节1内,人员不方面发力,匍匐前进,逃生管节1内会提前栓置好一条工作绳,逃生人员可双手拉着工作绳,以便发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侧”、“内壁”、“内侧”、“上”、“另一侧”、“壁厚”、“直径”、“长度”、“内”、“外壁”、“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逃生管节及高压供气装置,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依次直通连接形成逃生管道,并设置在隧道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处,且距离二衬端头的距离不大于5m;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短槽,所述的连接短槽的内侧端连接有连接槽体,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长槽,相邻两节所述的逃生管节之间通过螺丝扣紧连接,使所述的连接短槽通过所述的连接槽体与所述的连接长槽适配连接;每十节所述的逃生管节之间通过三通管道连接;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气端口,所述的进出气端口与所述的高压供气装置的高压气体出口连接,作为通风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逃生管节及高压供气装置,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依次直通连接形成逃生管道,并设置在隧道最新施工好的二衬端头处,且距离二衬端头的距离不大于5m;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短槽,所述的连接短槽的内侧端连接有连接槽体,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连接长槽,相邻两节所述的逃生管节之间通过螺丝扣紧连接,使所述的连接短槽通过所述的连接槽体与所述的连接长槽适配连接;每十节所述的逃生管节之间通过三通管道连接;所述的多节逃生管节的管壁上设有进出气端口,所述的进出气端口与所述的高压供气装置的高压气体出口连接,作为通风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事故中的快速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逃生管节是直径为630mm的钢管,所述的逃生管节的长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奇
申请(专利权)人:曾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