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481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用锅,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提高食物受热均匀性的锅不利于锅体的清洁和食物的盛取等问题。本多用锅,包括锅体,锅体包括锅底和锅身,锅身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凸出的受热体,受热体是以锅身轴线为中心的环形结构,单个受热体所在的锅身侧壁在垂直锅身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从下向上先增加后减小。本多用锅具有可以提高食物的受热均匀性且清洁十分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炊具
,涉及一种锅,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锅
技术介绍
锅具是日常常用的加工食品的一种工具,锅具的种类非常繁多,通常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锅具分成不同的种类。锅具按功能分,有压力锅、煎锅、炒锅、汤锅、蒸锅、奶锅、电饭锅和多功能锅等;按材质分,有不锈钢锅、铁锅、铝锅、砂锅、铜锅、搪瓷锅、不粘锅、复合材质锅等;按手柄个数分,有单耳锅和双耳锅;按锅底形状分,有平底锅和圆底锅。锅具一般包括锅底、锅身和锅耳,锅底为受热结构,往往被加热源直接加热,锅底受热后一方面存储一定的热量使锅底保持一定的温度,一方面将热源的热量传递给锅身和锅内的食物。锅身为锅底边缘向上延伸的一般呈圆筒状的结构,主要是为了盛装食物并使食物不会漏到锅外,锅身一般不直接和热源接触,锅身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锅底热量的传导。锅耳一般固定安装在锅身的上部,为左右对称设置;锅耳一般设置有绝热材料或者是隔热结构,这样可以方便使用者拿起锅具而不会被烫伤。由于锅具一般是锅底直接被加热源加热,根据热传导原理,与锅底直接接触的食物最先被加热,离锅底最远的食物最后被加热。这样单一的加热方式不利于食物的均匀受热,会造成食物较多的营养流失。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的炊具用的锅体[申请号:201310498120.4;授权公告号:CN103494507A],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炊具用的锅体,包括锅壁体;在所述锅壁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上下<br>延伸的凸起筋,从展开图看,所述凸起筋与所述锅体的中轴线形成小于90°的夹角,从横截面上看,所述凸起筋具有左坡面和右坡面,所述左坡面和所述右坡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凸起筋上的转角部位以及相邻两条所述凸起筋之间的过渡连接凹槽部位都具有过渡圆角。该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借用人手或无需借用由电能驱动的搅拌桨而利用热能本身能够自动对锅内的液态食物进行旋转搅拌的锅体;另外,所述锅体还能够提高热使用效率,节约能源。虽然上述的锅体可以提高食物的受热均匀性,但是这个结构不利于锅体的清洁和食物的盛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提高食物的受热均匀性且清洁十分方便的多用锅。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用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锅底和锅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凸出的受热体,所述受热体是以锅身轴线为中心的环形结构,单个所述受热体所在的锅身侧壁在垂直锅身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从下向上先增加后减小。锅身外侧面具有受热体后,加热源可以同时作用在锅底和锅身。锅体内存在流体时,锅底受热后,锅底的流体受热温度高,锅口的流体温度低,温度高的流体向温度低的流体扩散,从而温度高的流体从锅底向锅口流动,温度低的流体被温度高的流体驱动从锅口向锅底流动,这样形成单一的大的受热驱动循环形式。锅身侧壁的厚度是指锅身侧壁在垂直锅身轴线方向上的厚度。锅身外侧面受热时,侧壁厚度小的锅身处的流体温度高于侧壁厚度大的锅身处的流体温度,温度高的流体和温度低的流体形成小的受热驱动循环,这些小的受热驱动循环又参与到大的受热驱动循环中,形成立体循环受热形式,使锅体内的流体受热均匀,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态食物从而使锅体内的固态食物也受热均匀。增加锅身侧壁的厚度,除了可以受热传递热量外还能保存一定的热量,使锅身侧壁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而受热体在锅体的外表面,不会影响锅体内的食物的盛取,也不会影响锅体内表面的清洁。这种多用锅可以用于烧水、煮饭、煮粥和炖汤等。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受热体的下表面为聚能面,所述受热体的侧表面为受热面;所述受热体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受热体从下到上依次连续排列,且2个以上的所述受热面在锅身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加。2个以上的受热体从下到上依次连续排列时,锅身侧壁厚度从下到上先增加后减小依次交替。2个以上的受热面在锅身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加后,离锅底最远的具有受热体的锅身侧壁的厚度最小。锅身侧壁厚度越小,受热越快。因为越靠近锅底,受热越集中,所以为了使食物受热均匀,最远离锅底的具有受热体的锅身侧壁厚度应该最小。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聚能面和受热面之间为圆角过渡。聚能面和受热面之间为圆角过渡,可以避免尖角的存在所引起的热量集中。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锅底为平底,所述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受热面与锅底的夹角为钝角且小于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所述聚能面与锅底的夹角为钝角且大于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在锅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为钝角的设置可以增加锅身的受热面积。受热面与锅底的夹角为钝角且小于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聚能面与锅底的夹角为钝角且大于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的设置,可以较好地实现单个受热体所在的锅身侧壁的厚度从下向上先增加后减小。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受热体数量为5个,所述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为93~105°,所述受热面与锅底的夹角为91~102°,所述聚能面与锅底的夹角为130~140°。这种结构在实际的加热过程中立体均匀受热效果非常好。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不能太大,太大的夹角会导致锅底过小,不利于使用。受热面与锅底的夹角和聚能面与锅底的夹角根据锅身内表面与锅底的夹角来选择。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锅体还包括锅耳,所述锅耳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锅耳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凸起。锅耳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拿放锅体,凹槽和凸起具有防滑作用。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锅耳上套装有硅胶套。硅胶套除了具有隔热的作用,在装配和操作使用时还具有灵活互换、易装等优点。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锅身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水位线。水位线的设置,使得在烹饪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水容积跟食物的比例。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锅底具有导磁层。在锅底具有导磁层后,多用锅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可以在燃气灶、电热炉等加热源上使用外,还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在上述的多用锅中,所述锅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具有釉瓷层。釉瓷层可以保护锅体,且清洁锅体十分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用锅具有以下优点:锅身外侧面受热体的设置,在锅身和锅底同时受热时,可以实现锅体内食物的均匀受热,且锅体清洁十分方便。锅耳和硅胶套的设置方便了锅体的使用;水位线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把握水容积跟食物的比例;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包括锅底(2)和锅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3)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凸出的受热体(3a),所述受热体(3a)是以锅身(3)轴线为中心的环形结构,单个所述受热体(3a)所在的锅身(3)侧壁在垂直锅身(3)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从下向上先增加后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包括锅底(2)
和锅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身(3)的外侧面上具有若干凸
出的受热体(3a),所述受热体(3a)是以锅身(3)轴线为中心
的环形结构,单个所述受热体(3a)所在的锅身(3)侧壁在垂直
锅身(3)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从下向上先增加后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体
(3a)的下表面为聚能面(3a1),所述受热体(3a)的侧表面为
受热面(3a2);所述受热体(3a)数量为2个以上,所述受热体
(3a)从下到上依次连续排列,且2个以上的所述受热面(3a2)
在锅身(3)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面
(3a1)和受热面(3a2)之间为圆角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2)
为平底,所述锅身(3)内侧面与锅底(2)的夹角为钝角,所述
受热面(3a2)与锅底(2)的夹角为钝角且小于锅身(3)内侧面
与锅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海蔡继海皮秋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