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3991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为完全透明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底盖4;所述嵌套柱2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底部为纱网5;所述中柱3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内侧中部有一圈凸起6;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顶盖1和底盖4的横截面积相同并大于中柱3的横截面积,中柱3的横截面积大于嵌套柱2的横截面积,所述嵌套柱2刚好套进中柱3内并被凸起6托起。本观察盒为双层空间观察盒,可用于微型昆虫干扰实验的观察,也可用做单层观察盒,尼龙纱网可防止因湿度过大而在顶盖上凝结的水滴粘黏微型昆虫,影响结果。该观察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可拆卸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昆虫观察盒,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
技术介绍
粉虱、木虱、蓟马、蚜虫等同翅目昆虫,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大害虫,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其抗药性发展迅速,当前许多化学农药对粉虱已经失去了应用的防治效果。自然界中,天敌种类非常丰富,生物防治已成为重大害虫可持续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对天敌昆虫寄生、捕食害虫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其防治效果方面,但对“害虫—天敌”互作行为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天敌与猎物的关系,对于认识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以及正确指导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研究都要借助于观察盒的帮助,将一定数目的天敌昆虫和猎物接入盒内,以观察记录它们的发育历期、寄生率、取食行为等。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昆虫观察方法是借助培养皿进行的,该方法一般需要在培养皿中加入琼脂保湿,缺陷是由于培养皿盖会凝结水珠,用于研究的小型昆虫,如粉虱、蚜虫、寄生蜂,容易与液滴接触,影响昆虫的存活和试验效果。此外,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用于研究天敌与猎物之间的间接影响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昆虫观察盒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简易的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用于不同需求下对粉虱、寄生蜂、蚜虫等小型昆虫的观察研究。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该装置为完全透明的观察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所述嵌套柱(2)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底部为纱网(5);所述中柱(3)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内侧中部有一圈凸起(6);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顶盖(1)和底盖(4)的横截面积相同并大于中柱(3)的横截面积,中柱(3)的横截面积大于嵌套柱(2)的横截面积,所述嵌套柱(2)刚好套进中柱(3)内并被凸起(6)托起。优选地,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顶盖(1)和底盖(4)的直径相同并大于中柱(3)的直径,中柱(3)的直径大于嵌套柱(2)的直径,所述嵌套柱(2)刚好套进中柱(3)内并被所述凸起托起。更优选地,所述顶盖(1)和底盖(4)比中柱(3)的直径大2~4mm,中柱(3)比嵌套层(2)的直径大1~2mm。更优选地,所述顶盖(1)和底盖(4)的高为中柱(3)的1/5~1/3,嵌套层(2)的高为中柱(3)的1/2。更优选地,所述嵌套柱(2)套进中柱(3)内并被凸起(6)托起时,嵌套柱(2)的顶部与中柱(3)顶部齐平。另外,优选地,所述装置为扁圆柱形的透明盒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均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更优选地,所述装置为扁圆柱形的透明盒塑料盒,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均由透明塑料制作而成。另外,优选地,所述纱网(5)为100~130目的尼龙纱网。更优选地,所述纱网(5)为120目的尼龙纱网。另外,上述昆虫观察盒的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之间非固定连接,各部件可拆卸,方便清洗、组装。本专利技术上述提供的微型昆虫观察盒可以做为两种类型的观察盒:双空间观察盒和单空间观察盒,能够满足不同的研究需求。上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按次序组装好即组成双空间观察盒,用于研究两种昆虫的干扰研究。该装置还可单独使用下层空间,即嵌套柱(2)的纱网与底盖(4)之间的空间,即为单空间观察盒,可用于小型昆虫的观察实验,顶盖距离较远,顶盖的水珠不会黏贴到微型昆虫,而且即使少量水珠滴下的情况,也只会落到纱网上被截住,不会滴到昆虫。另外,还可将顶盖(1)、嵌套柱(2)和底盖(4)组合成单空间观察盒,实现同样的功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的观察盒(常用培养皿)相比,本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易,而且即可作为双空间观察盒使用,又可作为单空间观察盒使用,可用于微型昆虫的观察,如观察微型昆虫习性、微型寄生蜂寄生率、以及昆虫隔离干扰等研究,方便实用。本技术观察盒的中部嵌套层刚好套进盒内部,并被中部的环形凸起托起,120目的尼龙纱布可以隔离小型昆虫且不影响纱布两端昆虫通过化学信号的干扰,以保证干扰实验可行性。本技术观察盒还可做为单层观察盒,当为保持观察盒内湿度倒入琼脂时,120目的尼龙纱布可防止因湿度过大而在顶盖上凝结的水滴粘黏微型昆虫,影响实验结果。本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可拆卸,在使用后方便清洗以便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动能微型昆虫观察盒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的嵌套层(2)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的中柱(3)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新的组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为一个扁圆柱形的透明塑料盒,由顶盖(1)、嵌套层(2)、中柱(3)和底盖(4)组成。顶盖(1)和底盖(4)的大小相同,直径为50mm,高为7mm;中柱(3)直径为47mm,高为28mm;嵌套层(2)直径为46mm,高为14mm。嵌套层(2)刚好嵌套进入中柱(3)内。中柱(3)为两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形框架结构,内侧中间有一环形凸起(6)。嵌套层(2)为一端开口一端具有纱网(5)的扁圆柱形结构,可刚好嵌套进入中柱(3)内并被环形凸起(6)托起。所述顶盖(1)和底盖(4)分别扣盖在中柱(3)的两端。顶盖(1)、底盖(4)、嵌套层(2)和中柱(3)组成一种中部由纱网(5)隔离的双空间观察盒,用于研究昆虫间干扰、间接影响等试验。本装置还可单独使用下层空间,即嵌套柱(2)的纱网与底盖(4)之间的空间,即为单空间观察盒,可用于小型昆虫的观察实验,用于研究昆虫的生理生态习性。在研究小型昆虫时,为保持观察盒内湿度倒入琼脂,顶盖距离较远,因湿度过大而在顶盖上凝结的水滴不会黏贴到微型昆虫,而且即使少量水珠滴下的情况,也只会落到纱网上被截住,不会滴到昆虫。如图2所示,该本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的嵌套层(2)为扁圆柱型结构,一端开口一端具有纱网(5),纱网(5)以120目的尼龙纱布为宜,可以隔离小型昆虫且不影响纱布两端昆虫通过化学信号的干扰,以保证干扰实验的可行性。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微型昆虫观察盒的中柱(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形框架结构,中部内部具有一圈环形凸起(6),用于隔挡嵌套层(2),防止嵌套层(2)滑落。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完全透明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所述嵌套柱(2)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底部为纱网(5);所述中柱(3)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内侧中部有一圈凸起(6);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顶盖(1)和底盖(4)的横截面积相同并大于中柱(3)的横截面积,中柱(3)的横截面积大于嵌套柱(2)的横截面积,所述嵌套柱(2)刚好套进中柱(3)内并被凸起(6)托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完全透明盒,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所述嵌套柱(2)内部中空、顶部开口、底部为纱网(5);所述中柱(3)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且内侧中部有一圈凸起(6);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顶盖(1)和底盖(4)的横截面积相同并大于中柱(3)的横截面积,中柱(3)的横截面积大于嵌套柱(2)的横截面积,所述嵌套柱(2)刚好套进中柱(3)内并被凸起(6)托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顶盖(1)和底盖(4)的直径相同并大于中柱(3)的直径,中柱(3)的直径大于嵌套柱(2)的直径,所述嵌套柱(2)刚好套进中柱(3)内并被所述凸起托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观察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扁圆柱形的透明盒,所述顶盖(1)、嵌套柱(2)、中柱(3)和底盖(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均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可组装微型昆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飞邱宝利何瞻任顺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