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2338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均为L形,设有两个支架(A)和底部边框(B);连接轴(14),将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的支架相互连接;所述支架设有连接轴承(22,20),连接轴承外套有连接轴承套(23,21),连接轴装配在连接轴承中;所述底部边框(B)设有小滚轮(5,8)和大滚轮(6,7),小滚轮(5)和小滚轮(8)位于操作装置的内侧大滚轮(6,7)位于操作装置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气瓶在主、被动框架上的人工移动并固定,并能够使气瓶上下翻转,适用性广泛,操作简便安全,不需其它辅助工具,大大提高了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气瓶检测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根据GB5099-1994《钢质无缝气瓶》、GB13004-1999《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_T9251-2011《气瓶水压试验方法》、GB_T12137-2002《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高压气瓶检测时,注水加压是主要的检测手段。在实际操作中,测试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检测要求,频繁搬动气瓶并垂直翻转以进行注水、加压、排水、静置等过程,受气瓶结构和重量等因素以及环境空间狭小等限制,在不能设置固定的大型气瓶翻转操作设备时,该过程存在操作困难、工作效率低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在对高压气瓶检测时,可以对被检气瓶实施固定、翻转、平移、静置等操作并可以方便省力地进行注水、加压和排水操作,也可以实现气瓶的移动和临时摆放,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去除安全隐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均设置为“L”形,均设有两个支架和底部边框;连接轴,其被配置成将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的支架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外套有连接轴承套,连接轴装配在连接轴承中;所述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的底部边框均设有小滚轮和大滚轮,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的支架相互连接时,小滚轮位于操作装置的内侧且位置错开,大滚轮位于操作装置的外侧。所述大滚轮直径大于小滚轮的直径,操作装置直立时,大滚轮着地,操作装置平放时,内侧的小滚轮着地,大滚轮采用带有脚踏锁止机构的标准滚轮,在操作装置静置时将锁止功能启动,在移动操作装置时解开锁止功能。所述底部边框可以为四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与支架连接。为保证操作装置展开平放时的水平稳定性,所述小滚轮的轮外缘、连接轴轴承套的外缘到支架中心的距离相等,在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展开平置时,保证水平支点在同一平面上,在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立式放置时,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的小滚轮位置错开。所述被动框架或主动框架的支架设有固定连接片,固定连接片通过连接片轴固定在支架上,主动框架或被动框架的支架相应位置设有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片的滑槽卡在紧固螺栓组成挂扣式连接,进一步保证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立式放置的稳定性。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与地面成角度时,采用锁链取代固定连接片,所述锁链连接在紧固螺栓上,使操作装置在各种角度保持稳定。所述主动框架或被动框架支架的端部设有助力连杆,助力连杆上设有操作把手,所述助力连杆和操作把手构成省力操作结构,通过加长助力连杆使抬升时力矩加大。所述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的连接轴承下方均设有1~3个卡箍固定架和气瓶托盘,卡箍固定架和气瓶托盘用于固定高压气瓶。所述卡箍固定架上安装有气瓶固定卡箍和气瓶靠托,气瓶固定卡箍和气瓶靠托将气瓶固定在主动框架或被动框架上,气瓶靠托用于稳定高压气瓶,避免晃动,并且在操作装置展开平放时,气瓶可以沿着气瓶靠托滑动;气瓶靠托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材质。所述气瓶托盘位于卡箍固定架和底部边框之间,包括位于气瓶托盘前后位置的气瓶弧形外依托和气瓶弧形内依托;所述气瓶弧形依托通过连接螺栓固定。所述气瓶托盘的侧边垂直方向设有托盘滑动对接杆,与主动框架、被动框架的支架通过托盘固定螺栓固定,托盘滑动对接杆能使气瓶托盘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尺寸气瓶的需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操作装置包括基本对称的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两个框架通过连接轴连接,水平展开时,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位于同一平面上,将高压气瓶安装在其中一个框架上,然后将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竖直立起,进行高压气瓶加水加压试验,结束后,将气瓶翻转排水,再将操作装置水平展开,将高压气瓶平移到另一个框架上进行安装固定,然后将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竖直立起,此时,瓶口朝下,打开气瓶阀门进行排水,完成高压气瓶水压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实现气瓶在主、被动框架上的人工移动并固定,并能够使气瓶上下翻转,适用性广泛,操作简便安全,不需其它辅助工具,大大提高了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的三维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的半展开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的全展开平置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操作装置的全展开平置俯视图;图中1—主动框架,2—气瓶固定卡箍,3—气瓶,4—可移动气瓶右托盘,5—小滚轮(2只),6—大滚轮(2只),7—大滚轮(2只),8—小滚轮(2只),9—可移动气瓶左托盘,10—前固定连接片,11—前固定连接片轴,12—前紧固螺栓,13—被动框架,14—连接轴,15—气瓶弧形外支托,16—气瓶弧形内支托,17—操作右把手,18—操作左把手,19—连接螺栓,20—连接轴左侧轴承,21—连接轴左侧轴承套,22—连接轴右侧轴承,23—连接轴右侧轴承套,24—卡箍固定架,25—托盘固定螺栓,26—后固定连接片,27—后固定连接片轴,28—后紧固螺栓,29—左助力连杆,30—右助力连杆,31—气瓶靠托,32—托盘滑动对接杆,A—支架,B—底部边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装置由基本对称的被动框架13和主动框架1组成,被动框架13和主动框架1的支架A上部分别设计了连接轴左侧轴承20,连接轴左侧轴承套21,连接轴右侧轴承22,连接轴右侧轴承套23,连接轴14装配在左侧轴承20和右侧轴承22中,用于连接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还包括底座边框B,底部边框B通过焊接与支架A连接,主动框架1底座边框B设有两只小滚轮5和两只大滚轮6;被动框架13底座下设有两只小滚轮8和两只大滚轮7;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组合在一起后,小滚轮5和小滚轮8位于操作装置的内侧,且小滚轮5与小滚轮8的位置错开,大滚轮6、7分别位于操作装置的左右外侧,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大滚轮6、7的直径大于小滚轮5、8的直径,操作装置直立时,大滚轮着地,内侧4个小滚轮5、8悬空;操作装置平放时,内侧的小滚轮5、8着地,保证运动的灵活性。大滚轮采用带有脚踏锁止机构的标准滚轮,在操作装置静置时将锁止功能启动,在移动操作装置时解开锁止功能。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被动框架13的支架设有前后固定连接片10、26,分别通过前后连接片轴11、27固定在支架上,主动框架1的支架相应位置设有前后紧固螺栓12、28,前后固定连接片10、26的滑槽卡在前后紧固螺栓12、28上组成挂扣式连接,进一步保证主动框架和被动框架直立放置的稳定性。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均设置为“L”形,均设有两个支架(A)和底部边框(B);连接轴(14),其被配置成将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的支架(A)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支架(A)的上部设有连接轴承(22,20),连接轴承外套有连接轴承套(23,21),连接轴(14)装配在连接轴承(22,20)中;所述底部边框(B)各设有小滚轮(5,8)和大滚轮(6,7),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的支架(A)相互连接时,小滚轮(5,8)位于所述操作装置的内侧且位置错开,大滚轮(6,7)位于操作装置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包括:
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均设置为“L”形,均设有两个支架(A)和底部边框(B);
连接轴(14),其被配置成将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的支架(A)相互连接;
其中,所述支架(A)的上部设有连接轴承(22,20),连接轴承外套有连接轴承套(23,21),连接轴(14)装配在连接轴承(22,20)中;
所述底部边框(B)各设有小滚轮(5,8)和大滚轮(6,7),主动框架(1)和被动框架(13)的支架(A)相互连接时,小滚轮(5,8)位于所述操作装置的内侧且位置错开,大滚轮(6,7)位于操作装置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滚轮(5,8)的轮外缘和连接轴轴承套(23,21)的外缘到支架(A)中心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滚轮(6,7)直径大于小滚轮(5,8)的直径,操作装置直立时,大滚轮(6,7)着地,操作装置平放时,内侧的小滚轮(5,8)着地,大滚轮(6,7)采用带有脚踏锁止机构的标准滚轮,操作装置静置时将锁止功能启动,移动操作装置时解开锁止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高压气瓶检测翻转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框架(13)或主动框架(1)的支架(A)设有固定连接片(10,26),固定连接片(10,26)通过连接片轴上(11,27)固定在支架(A)上,主动框架(1)或被动框架(13)的支架(A)相应位置设有紧固螺栓(12,28),固定连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张荣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