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混纺
,特别是一种微纳米纤维羽绒混纺棉。
技术介绍
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从蓬松度的检测上来分析,羽绒比蚕丝,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个等级,比如最低标准的450度蓬松的90鸭绒也要比蚕丝和棉花蓬松好,所以羽绒单纯作为一个保暖材料,它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保暖材料。由于羽绒具有这种独特的轻柔保暖和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决定了羽绒良好的保健功能,羽绒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被絮、纺织填料等领域。羽绒原料的原料毛在经过粗分、除灰、精分、打包等程序之后,仍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还不能直接作为填料使用,还要再经过清洗烘干等程序加以消毒处理。羽绒毛料经过清洗,除去表面的脂质,消除臭味,使羽毛恢复柔软度、变得富有弹性,再进行消毒处理,r>烘干后打包作为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纳米纤维羽绒混纺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羽绒15~20份,聚丙烯纳米纤维8~12份,聚氨酯微米纤维4~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纤维羽绒混纺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羽绒15~20份,聚丙烯纳米纤维8~12份,聚氨酯微米纤维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羽绒混纺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00~600nm,所述聚氨酯微米纤维的纤维直径为0.8~1.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羽绒混纺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纳米纤维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30~40份,环氧树脂3~5份,丙烯酸1~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5份;所述聚氨酯微米纤维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非异氰酸酯聚氨酯10~20份,环氧丙烯酸酯3~5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1~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纤维羽绒混纺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纳米纤维原料中还含有硬脂酸镁0.1~0.3份。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微纳米纤维羽绒混纺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1]取适量黄芪、甘草加水煎煮1~2小时,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A,将滤渣A烘干后通过超细粉碎方法粉碎至纳米级,得纳米滤渣粉末;将适量的艾草、山茶花及白果捣碎并在40~50℃下的水中浸泡10~12小时,过滤得滤液B,最后合并滤液A、滤液B及纳米滤渣粉末,搅拌均匀后得预处理液;
步骤[2]将羽绒投入上述预处理液中,在搅拌状态下浸泡10~12小时,捞出烘干、超细粉碎后得羽绒粉末;
步骤[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