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电加热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367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栓电加热棒,解决了现有的螺栓电加热棒在实际使用中会与螺栓内孔的孔壁相接触,造成螺栓外咬合部位被加热,使得咬合部位出现额外应力的缺陷,前部位为前绝热段,后部位为后绝热段,后绝热段上设置有连接部;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配合,电加热棒插入到螺栓内孔后,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与内孔的孔壁相接触,加热段与内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不会直接与孔壁相接触,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螺栓进行加热,避免螺栓外咬合部位被加热,也避免法兰部位被加热膨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对螺栓进行加热的螺栓电加热棒
技术介绍
螺栓加热棒是汽轮机螺栓装拆是加热的加热器,常规的罗i栓电加热棒,设计中主要考虑加热棒直径与螺栓内孔的配合,一般取间隙为0.5-1.0mm。加热棒分为三部分,下部长度主要考虑绝缘,防止由于电阻丝跟尾端金属外壳距离太近而产生电弧现象;加热棒中部为加热段,加热段长度为了适应不同长度螺栓的加热需要;加热棒上部为不发热段,不发热段主要防止热传递,避免接线盒手柄处温度超高,造成手柄内接线因高温出现电缆软化引起的短路现象。但是,现有的螺栓电加热棒中部加热段长度过大,造成螺栓外咬合部位也被加热,使得咬合部位出现额外应力,并且由于该部位加热后会直接造成法兰部分也被加热膨胀,从而使螺栓整体受到额外的应力作用,最终可能损伤螺栓。同时,过长的加热棒在实际使用中无法避免会与螺栓内孔的孔壁相接触,加热棒垂直放置时,加热棒加热段的上部位置与螺栓内孔孔壁相碰,水平放置时,加热段的中间部位与螺栓内孔孔壁相碰,加热棒与楼栓内孔孔壁相接触会引起螺栓内孔局部融化。对于低膨胀系数、高强度的耐高温新型钴基材料,如Alloy783,存在缺口敏感性相对较大,抗疲劳能力相对较差等文帝,此类问题引起的缺陷就会成为裂纹的起源处,并导致螺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螺栓电加热棒在实际使用中会与螺栓内孔的孔壁相接触,造成螺栓外咬合部位被加热,使得咬合部位出现额外应力的缺陷,提供一种螺栓电加热棒,中部加热段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尺寸加大的绝热段,从而控制加热段与螺栓内孔孔壁之间的合理间隙,防止接触,从而避免螺栓外咬合部位被加热。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现有的螺栓电加热棒在实际使用中会与螺栓内孔的孔壁相接触,造成法兰部位被加热膨胀,使得螺栓整体受到额外的应力作用,最终损伤螺栓的缺陷,提供一种螺栓电加热棒,中部加热段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尺寸加大的绝热段,从而控制加热段与螺栓内孔孔壁之间的合理间隙,防止接触,从而避免法兰部位被加热膨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栓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中间部位为加热段,前部位为前绝热段,后部位为后绝热段,后绝热段上设置有连接部;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配合;加热段内部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从后绝热段尾端中心部位穿入经过后绝热段一直从加热段内部延伸到前绝热段处,加热段处的电热丝以螺旋的方式盘绕。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均大于中间加热段的外径,因此电加热棒插入到螺栓内孔后,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与内孔的孔壁相接触,加热段与内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不会直接与孔壁相接触,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螺栓进行加热,避免螺栓外咬合部位被加热,也避免法兰部位被加热膨胀。作为优选,前绝热段具有前定位端头,前定位端头为圆头或者尖头。圆头或尖头与螺栓内孔的内端相抵接,形成定位。作为优选,后绝热段具有凸环,凸环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其余部位的外径,凸环的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适配。作为优选,连接部为设置在后绝热段外部的连接螺纹,螺栓内孔的孔口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螺纹与内螺纹相螺接。连接部与螺栓内孔螺接后,确保电加热棒与螺栓相对位置固定。作为优选,连接螺纹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内螺纹的内径大于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作为优选,加热段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电热丝盘绕在中空内部内,中空内部填充有氧化镁粉。作为优选,加热段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电热丝缠绕在加热段的中空外壁内部,电热丝以中空的中心线缠绕。作为优选,中空内部穿有绝热柱,绝热柱前端连接前绝热段,绝热柱后端连接后绝热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均大于中间加热段的外径,因此电加热棒插入到螺栓内孔后,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与内孔的孔壁相接触,加热段与内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不会直接与孔壁相接触,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螺栓进行加热,避免螺栓外咬合部位被加热,也避免法兰部位被加热膨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栓,2、内孔,3、电加热棒,4、前绝热段,5、加热段,6、电热丝,7、凸环,8、连接部,9、后绝热段,10、中空,11、绝热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螺栓电加热棒3(参见图1),电加热棒的中间部位为加热段5,前部位为前绝热段4,后部位为后绝热段9,后绝热段上设置有连接部8。电加热棒整体呈柱形,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与螺栓1内孔2的孔径相配合。前绝热段具有前定位端头,前定位端头为圆头。后绝热段具有凸环7,凸环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其余部位的外径,凸环的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适配。连接部为设置在后绝热段外部的连接螺纹,螺栓内孔的孔口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螺纹与内螺纹相螺接。连接螺纹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内螺纹的内径大于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加热段的内部为中空10结构,中空内部设置有电热丝6,电热丝从后绝热段尾端中心部位穿入经过后绝热段一直从加热段内部延伸到前绝热段处,加热段处的电热丝以螺旋的方式盘绕中空内部填充有氧化镁粉。实施例2:一种螺栓电加热棒3(参见图2),电加热棒的中间部位为加热段5,前部位为前绝热段4,后部位为后绝热段9,后绝热段上设置有连接部8。电加热棒整体呈柱形,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与螺栓1内孔2的孔径相配合。前绝热段具有前定位端头,前定位端头为圆头。后绝热段具有凸环7,凸环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其余部位的外径,凸环的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适配。连接部为设置在后绝热段外部的连接螺纹,螺栓内孔的孔口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螺纹与内螺纹相螺接。连接螺纹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内螺纹的内径大于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加热段内部为中空10结构,中空外壁内设置有电热丝6,电热丝从后绝热段尾端中心部位穿入经过后绝热段一直从加热段内部延伸到前绝热段处,加热段处的电热丝以螺旋的方式盘绕。实施例3:一种螺栓电加热棒3(参见图3),电加热棒的中间部位为加热段5,前部位为前绝热段4,后部位为后绝热段9,后绝热段上设置有连接部8。电加热棒整体呈柱形,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与螺栓1内孔2的孔径相配合。前绝热段具有前定位端头,前定位端头为圆头。后绝热段具有凸环7,凸环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其余部位的外径,凸环的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适配。连接部为设置在后绝热段外部的连接螺纹,螺栓内孔的孔口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螺纹与内螺纹相螺接。连接螺纹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内螺纹的内径大于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栓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电加热棒的中间部位为加热段,前部位为前绝热段,后部位为后绝热段,后绝热段上设置有连接部;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配合;加热段内部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从后绝热段尾端中心部位穿入经过后绝热段一直从加热段内部延伸到前绝热段处,加热段处的电热丝以螺旋的方式盘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电加热棒的中间部位为加热段,前部位为前绝热段,后部位为后绝热段,后绝热段上设置有连接部;前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大于加热段的外径,前绝热段和后绝热段的最大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配合;加热段内部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从后绝热段尾端中心部位穿入经过后绝热段一直从加热段内部延伸到前绝热段处,加热段处的电热丝以螺旋的方式盘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前绝热段具有前定位端头,前定位端头为圆头或者尖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电加热棒,其特征在于后绝热段具有凸环,凸环的外径大于后绝热段其余部位的外径,凸环的外径与螺栓内孔的孔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强周轶喆周江李国明谢澄项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浙江北仑第三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