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古建筑的整体墙体加固修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古建筑变形墙体修复技术,是当其墙体同时大面积出现倾斜、歪闪、扭曲、鼓涨的情况时,一般都是拆除墙体编号重砌。由于古建筑墙体经常有砖雕、彩画和灰塑等装饰,加上墙体本身也属于保护对象,因此将古建筑拆除墙体重砌,必然会损害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劳动强度大,工期长,这是现有古建筑变形墙体修复技术所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古建筑的整体墙体加固修复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简单易实现,科学便利、节约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为了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古建筑的整体墙体加固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现场勘查和工作准备:首先工作人员对古建筑物墙体的时代特征、结构特征、构造特征和残缺程度进行勘查;然后绘制该古建筑物墙体的残缺情况和尺寸的测绘图纸、照片、必要的文字说明资料,并完成相关的勘查结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古建筑的整体墙体加固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现场勘查和工作准备:首先工作人员对古建筑物墙体的时代特征、结构特征、构造特征和残缺程度进行勘查;然后绘制该古建筑物墙体的残缺情况和尺寸的测绘图纸、照片、必要的文字说明资料,并完成相关的勘查结果的报告;最后进行人员调配,将加固修复墙体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运输到现场;(b)、墙体基础加固:第一步、加固下沉的墙体基础:剔除墙体基础的砖块,并将该段墙体基础进行适当的挖深,控制挖深深度为50~80cm,在挖深的墙体基础内,制作一个与上述挖深的墙体基础相匹配的钢筋笼,并填入适当的碎石,用混泥土进行浇筑,形成混泥土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古建筑的整体墙体加固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a)、现场勘查和工作准备:首先工作人员对古建筑物墙体的时代特征、
结构特征、构造特征和残缺程度进行勘查;然后绘制该古建筑物墙体的残
缺情况和尺寸的测绘图纸、照片、必要的文字说明资料,并完成相关的勘
查结果的报告;最后进行人员调配,将加固修复墙体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运
输到现场;
(b)、墙体基础加固:
第一步、加固下沉的墙体基础:剔除墙体基础的砖块,并将该段墙体基础
进行适当的挖深,控制挖深深度为50~80cm,在挖深的墙体基础内,制作
一个与上述挖深的墙体基础相匹配的钢筋笼,并填入适当的碎石,用混泥
土进行浇筑,形成混泥土基础;在上述混泥土基础上,填补砖块,使之于
上部的墙体砖块相连接;
第二步、整体加固墙体基础;
(c)、墙面处理:
第一步、加固松弛的墙面;
第二步、清理墙面;
第三步、施工钢筋混凝土层:先在上述凿毛面的浆缝连接处打入钢针,再
将钢筋网片通过钢针固定安装于凿毛面上,并在钢筋网片上喷射一层混凝
土,得到墙面上的加固钢筋混凝土层;
第四步、施工仿釉墙料层:先用硅油涂刷上述钢筋混凝土层,再用喷灯对
墙面进行焙烧,然后制作与原墙面颜色相同的仿釉墙料,并将仿釉墙料涂
刷到墙面上,形成仿釉墙料层,最后对仿釉墙料层的表面用喷灯进行焙烧,
并用硅酸铝毯式毡进行覆盖保温;
(d)、墙体加固:
第一步、外墙体加固:先在一块外墙面的顶部固定设置一根钢结构横梁,
\t钢结构横梁的两端均露出墙面,露出墙面的长度控制在50~80cm,并在钢
结构横梁的两端各活动安装一个套箍;然后在上述外墙面的相对一侧设置
两个固定座,该固定座与套箍相匹配;最后在套箍和固定座之间设置一根
伸缩钢索,将两者连接一起,从而完成该块外墙面的加固;最后按上述的
加固方式,完成其它三块外墙面的加固;
第二步、内墙体加固:先在古建筑物内部靠近4个墙角处固定4根大小一样
的立柱,并在每根立柱与每个内墙角之间至少固定有2块连接垫块;然后在
连接垫块上设置钢丝网安装孔,通过钢丝网安装孔在内墙面上铺设一块钢
丝网,形成内墙面钢丝网保护层;接着在4根立柱的顶部,分别设置平行于
墙体的对穿安装孔,两两立柱之间水平安装至少有一根柱间加固构件,柱
间加固构件的一端穿透一根立柱上的对穿安装孔,并将柱间加固构件的端
部固定连接于内墙面上,柱间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应,王钒语,叶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