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6465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所述方法包括: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的很多古建筑例如布达拉宫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古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其历史遗留性,其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然而,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经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尽可能维持古建筑原貌的情况下依照国家有关文物修缮的规定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现有技术中多针对混凝土建筑墙体中的裂缝提出修补方案,而极少涉及到针对古建筑特别是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提出修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以使得能够方便可靠地对由岩石堆砌而成的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进行修补。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所述方法包括: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进一步地,当所述裂缝穿透所述墙体的两侧时,所述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包括:在所述墙体的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一组注浆咀,其中所述第一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所述第一间距;在所述墙体的另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上方预设距离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二组注浆咀,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间距,并且所述第二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也为所述第一间距。此时,可以从墙体的两侧同时对裂缝进行修补,一方面可以增强修补牢固性,另一方面可以加速修补进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为300mm,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一间距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组注浆咀和第二组注浆咀交替布置,使得可以提高裂缝修补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包括:利用湿润的毛刷浸润所述裂缝的两侧,并用所述混合砂浆反复涂刷所述裂缝以对所述裂缝进行封堵,其中所形成的封堵面相对于所述墙体较平整。形成平整的封堵面可以使得修补完成后的墙体具有较好的美观性。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裂缝的两侧进行清理,并移除所述裂缝中的松散泥土和碎石片,吹去所述裂缝内外侧的浮灰。此操作一方面有助于展开后续工程步骤,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裂缝修补质量。进一步地,所述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包括: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0mm时,将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当所述裂缝的宽度大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30mm时,将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中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根据裂缝的宽度选择形成混合砂浆的砂的种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裂缝修补的质量。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时间为5分钟至10分钟,也就是说,将按比例混合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搅拌5分钟至10分钟即可以形成修补裂缝所使用的混合砂浆。进一步地,在封堵所述裂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墙体无需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遮挡;和/或对所述墙体需要进行裂缝修补的部位进行支撑。遮挡操作可以防止对周围环境或墙体造成污染,并且支撑操作可以确保修补裂缝的施工安全性。进一步地,在所述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墙体剔除所述多个注浆咀,并利用所述混合砂浆填补所述墙体上剔除所述注浆咀后留下的凹陷部。此操作可以使修补后的墙体尽量接近于其原貌。进一步地,所述裂缝包括所述墙体在受压时形成于所述岩石之间的裂缝和所述墙体在受压时由于所述岩石断裂而形成的裂缝。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通过对以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在一起的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进行搅拌配制混合砂浆,用所配制的混合砂浆封堵裂缝,从裂缝的最底部起、沿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等间隔地安装多个用于向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以及依次通过多个注浆咀向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从而对裂缝进行修补。在该方法中,由上述材料以特定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砂浆可以在被灌注到古建筑墙体的裂缝中凝固后将破裂的墙体牢固地粘接在一起,增加墙体的牢固性;此外,沿裂缝等间隔设置的多个注浆咀有助于方便有效地将所配制的混合砂浆灌注到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中,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实现较好的修补效果。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A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在其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正视图;图2B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在其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示意性局部侧视图;图3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在其裂缝中安装有多个注浆咀的古建筑墙体的另一示意性局部侧视图;图4示出了裂缝修补期间设置有钢筋扒锯的古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补古建筑墙体中的裂缝的方法,所述古建筑墙体由岩
石堆砌而成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裂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
包括:
将砂、粘土、石灰膏、水泥和水以砂:粘土:石灰膏:水泥:
水为3:1:0.5:1:1.5的重量比混合,并对所形成的混合物搅拌达
预设时间以配制混合砂浆;
用所述混合砂浆封堵所述裂缝;
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
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注浆咀,其中每两个
相邻的所述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均为第一间距;
依次通过所述多个注浆咀向所述裂缝中低压灌注所述混合砂
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裂缝穿透
所述墙体的两侧时,所述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
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多个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
注浆咀,包括:
在所述墙体的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起、沿所述裂缝在所
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混合砂浆的第一
组注浆咀,其中所述第一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
向上的间距均为所述第一间距;
在所述墙体的另一侧,从所述裂缝的最底部上方预设距离起、
沿所述裂缝在所封堵的混合砂浆中安装用于向所述裂缝中灌注所述
混合砂浆的第二组注浆咀,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并且所述第二组注浆咀中每两个相邻的注浆咀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
也为所述第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为
300mm,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一间距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所述混合
砂浆封堵所述裂缝,包括:
利用湿润的毛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兵李旭李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