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试验液压缸,试验液压缸的塞腔与杆腔分别与试验阀装置连接,试验液压缸通过连杆和加载液压缸连接,加载液压缸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加载液压缸的塞腔、杆腔液压回路连接有溢流阀、单向阀、常闭逻辑阀、常开逻辑阀、比例减压阀、常闭逻辑阀和伺服阀,通过比例减压阀对加载液压缸进行压力的初级比例控制,结合伺服阀对加载液压缸进行压力的精准伺服控制,从而实现轻压下加载作用力的精确模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液压元器件组成,自动化程度高、加载力控制精准、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铸钢的液压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连续铸钢领域中,随着市场对铸坯的广泛需求,浇注的铸坯规格越来越厚,由此带来的铸坯中心疏松和偏析也越来越严重,极大影响了铸坯的内部质量。轻压下技术作为消除上述缺陷的最有效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连续铸钢技术中,而轻压下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各种作用力是现代连续铸钢设备设计需要精确考虑的因素,同时由于连续铸钢铸坯在高温下成型,在线检测各种作用力非常困难,容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载力控制精确、操作安全可靠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试验液压缸12,试验液压缸12的塞腔与杆腔分别与试验阀装置13连接,试验液压缸12的活塞杆头部通过连杆11和加载液压缸9的活塞杆头部连接,加载液压缸9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10;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01;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溢流阀701的油口P连接,第一溢流阀7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单向阀6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单向阀601的油口A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口A连接,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口B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油口A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A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相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A与伺服阀1的油口A连接,伺服阀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伺服阀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02;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溢流阀702的油口P连接,第二溢流阀702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单向阀602的油口B连接,第二单向阀602的油口A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油口A连接,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油口B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常开逻辑阀402的油口B连接,第二常开逻辑阀402的油口A与第二比例减压阀202的油口A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02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02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相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三常闭逻辑阀503的油口B连接,第三常闭逻辑阀503的油口A与伺服阀1的油口B相连接;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控制油口X与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A连接,第三常闭逻辑阀503的控制油口X与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B连接,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相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A分别与第二常开逻辑阀402的控制油口X、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控制油口X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B分别与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控制油口X、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控制油口X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所述第一比例减压阀201为大通径比例减压阀,用于加载液压缸9塞腔加载力的初级控制;所述第二比例减压阀202为大通径比例减压阀,用于加载液压缸9杆腔加载力的初级控制。所述的伺服阀1为小规格伺服阀,用于加载液压缸9塞腔或者杆腔加载力的精准控制,同时也作为干扰加载力的输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01用于加载液压缸9塞腔的压力检测,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01及伺服阀1的油口A构成压力闭环控制;第二压力传感器802用于加载液压缸9杆腔的压力检测,与第二比例减压阀202及伺服阀1的油口B构成压力闭环控制。所述加载液压缸9为双作用液压缸,通过控制塞腔或者杆腔的油液压力,模拟轻压下加载力的数值,用于试验轻压下系统的各种性能。所述连杆11为两端带球铰轴承的连杆,用于加载液压缸9及试验液压缸12之间的连接。所述试验阀装置13为轻压下的试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液压元器件组成的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系统,相比传统的在线检测轻压下作用力的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载力控制精准、安全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试验液压缸12,试验液压缸12的塞腔与杆腔分别与试验阀装置13连接,试验液压缸12的活塞杆头部通过两端带球铰轴承的连杆11和加载液压缸9的活塞杆头部连接,加载液压缸9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10;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01;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溢流阀701的油口P连接,第一溢流阀7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单向阀6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单向阀601的油口A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口A连接,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口B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油口A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A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相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A与伺服阀1的油口A连接,伺服阀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伺服阀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02;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溢流阀702的油口P连接,第二溢流阀702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单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试验液压缸(12),试验液压缸(12)的塞腔与杆腔分别与试验阀装置(13)连接,试验液压缸(12)的活塞杆头部通过连杆(11)和加载液压缸(9)的活塞杆头部连接,其特征在于:加载液压缸(9)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10);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01);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溢流阀(701)的油口P连接,第一溢流阀(7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单向阀(6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单向阀(601)的油口A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口A连接,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口B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油口A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A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相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A与伺服阀(1)的油口A连接,伺服阀(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伺服阀(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02);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溢流阀(702)的油口P连接,第二溢流阀(702)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单向阀(602)的油口B连接,第二单向阀(602)的油口A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油口A连接,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油口B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常开逻辑阀(402)的油口B连接,第二常开逻辑阀(402)的油口A与第二比例减压阀(202)的油口A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02)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02)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相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三常闭逻辑阀(503)的油口B连接,第三常闭逻辑阀(503)的油口A与伺服阀(1)的油口B相连接;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控制油口X与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A连接,第三常闭逻辑阀(503)的控制油口X与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B连接,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第一电磁阀(30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相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A分别与第二常开逻辑阀(402)的控制油口X、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控制油口X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B分别与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控制油口X、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控制油口X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第二电磁阀(302)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压下模拟加载试验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试验液压缸(12),试验液
压缸(12)的塞腔与杆腔分别与试验阀装置(13)连接,试验液压缸(12)的活
塞杆头部通过连杆(11)和加载液压缸(9)的活塞杆头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加载液压缸(9)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10);
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801);加载液压
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溢流阀(701)的油口P连接,第一溢流阀(701)
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
一单向阀(6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单向阀(601)的油口A与来自液压站的回
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
口A连接,第二常闭逻辑阀(502)的油口B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
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一常开逻辑阀(4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
开逻辑阀(401)的油口A与第一比例减压阀(201)的油口A连接,第一比例减
压阀(20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相连接,第一比例减压阀(201)
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塞腔液压回路和第
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B连接,第一常闭逻辑阀(501)的油口A与伺服阀
(1)的油口A连接,伺服阀(1)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
伺服阀(1)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
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802);加载液压
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溢流阀(702)的油口P连接,第二溢流阀(702)
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
二单向阀(602)的油口B连接,第二单向阀(602)的油口A与来自液压站的回
油口T0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油
口A连接,第四常闭逻辑阀(504)的油口B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连接;加
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第二常开逻辑阀(402)的油口B连接,第二常
开逻辑阀(402)的油口A与第二比例减压阀(202)的油口A连接,第二比例减
压阀(202)的油口P与来自液压站的压力油口P0连接,第二比例减压阀(202)
的油口T与来自液压站的回油口T0相连接;加载液压缸(9)的杆腔液压回路和
第三常闭逻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铭军,郭星良,宁博,艾春璇,郝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