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取代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及其杀虫活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915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三取代的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及其杀虫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具有如图所示的通式结构,其中R: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烯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苄基,3-氯丙基,3-溴丙基,2-羟基乙基,对-溴苄基,对-甲氧基苄基,对-硝基苄基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三取代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及杀虫活性。
技术介绍
卫矛科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是我国特有的杀虫植物。吴文君等人以其根皮为原料,开发出0.2%苦皮藤素乳油(中国专利ZL92113104.06)及0.15%苦皮藤素微乳剂(中国专利ZL99109275.09),并投入商业化生产。这两种杀虫剂的原料取自苦皮藤的根部,属不可再生有限资源,且在采挖过程中会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虽然可以人工种植,但需占用耕地,且生长周期长,其规模化生产受到限制。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但苦皮藤的杀虫活性成分是苦皮藤素IV(A)和苦皮藤素V(B)等一系列七取代的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结构复杂,国内外尚未有其全合成的研究报道。此外,即使实现了全合成,也会因反应步骤多、收率低等原因而不能产业化。 注其中Ac为乙酰基,Fu为β-呋喃甲酰基,iBu为异丁酰基,Bz为苯甲酰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取代的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取代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三取代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取代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 (C)其中,R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烯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苄基,3-氯丙基,3-溴丙基,2-羟基乙基,对-溴苄基,对-甲氧基苄基,对-硝基苄基等。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C)的合成路线如下 R=CH3,CH2CH3,CH2CH2CH3,CH2CH2CH2CH3,CH(CH3)2,CH2CH=CH2,CHCH3CH2CH3,CH2CH(CH3)2,C(CH3)3,CH2CH2OH,CH2CH2CH2C1,CH2CH2CH2Br, X=I或Br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合成路线详细叙述如下(1)1β,2β,4α,6α,8β,9α,12-七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与甲磺酰氯在无水吡啶中,冰浴搅拌下反应4小时,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得到1β,4α,9α-3羟基-2β,6α,8β,12-4甲磺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1β,4α,9α-3羟基-2β,6α,8β,12-4甲磺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溶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四氢铝锂,同流6小时,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得到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3)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溶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钠氢,室温搅拌反应半小时后,加入卤代烃,回流反应4小时,乙酸乙酯萃取,脱溶,得到1β,9α-2烃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取代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具有结构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适合作为农药用途。(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取代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比苦皮藤素V具有更高的杀虫活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1β,9α-2甲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的合成(1)在25ml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334mg(1mmol)1β,2β,4α,6α,8β,9α,12-七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电磁搅拌下用10ml无水吡啶溶解,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0.4ml(约4.8mmol)甲基磺酰氯,0℃下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1ml甲醇淬灭反应,反应液倾入100ml乙酸乙酯中,依次用20ml0.5%盐酸,20ml10%硫酸铜,20ml水,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脱溶。柱层析分离,丙酮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491mg,为化合物2β,6α,8β,12-四甲磺酰氧基-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收率76.2%,熔点151-152℃。(2)在50ml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646mg(1mmol)2β,6α,8β,12-四甲磺酰氧基-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电磁搅拌下用20ml无水四氢呋喃溶解,氮气保护下,380mg(10mmol)四氢铝锂悬浮于10ml无水四氢呋喃缓缓滴加到反应瓶中,30分钟滴完。滴毕,回流4小时。冷却后加入0.4ml水淬灭反应,过滤,滤液倾入150ml乙酸乙酯中,依次用20ml0.5%盐酸,20ml水,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脱溶。柱层析分离,丙酮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249mg,为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收率92.2%,熔点174-175℃。(3)在25ml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270mg(1mmol)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电磁搅拌下用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解,氮气保护下,加入100mg(约4mmol)钠氢,室温反应半小时后,滴加碘甲烷0.6ml(约9mmol),继续室温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液倾入50ml饱和氯化铵溶液中,用60ml×3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脱溶。柱层析分离,丙酮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264mg,为目标化合物1β,9α-2甲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收率86%,熔点142-143℃。实施例21β,9α-2烯丙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的合成(1),(2)同实施例1。(3)在25ml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270mg(1mmol)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电磁搅拌下用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解,氮气保护下,加入100mg(约4mmol)钠氢,室温反应半小时后,滴加烯丙基溴0.8ml(约8mmol),继续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液倾入50ml饱和氯化铵溶液中,用60ml×3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脱溶。柱层析分离,丙酮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325mg,为目标化合物1β,9α-2烯丙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收率93%,熔点132-133℃。实施例31β,9α-2苄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的合成(1),(2)同实施例1。(3)在25ml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270mg(1mmol)1β,4α,9α-3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电磁搅拌下用10ml无水四氢呋喃溶解,氮气保护下,加入100mg(约4mmol)钠氢,室温反应半小时后,滴加溴化苄0.9ml(约8mmol),继续室温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液倾入50ml饱和氯化铵溶液中,用60ml×3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10ml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脱溶。柱层析分离,丙酮中重结晶,得到无色结晶396mg,为目标化合物1β,9α-2苄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收率88%,熔点147-148℃。实施例4对合成化合物的杀虫毒力测定。方法如下以室内人工饲养的粘虫(Mythimna sepirata)3龄幼虫为试虫,将供试样品用丙酮稀释成一定浓度,用1μL的微量点滴器将丙酮药液涂到0.5×0.5cm的新鲜小麦叶片上成载毒叶片,将饥饿12h的试虫在分析天平上逐头称重编号后,置于直径为5cm的培养皿中,每皿一头虫,每处理30头,重复3次,将不同浓度药液制成的载毒叶片分别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类三取代的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类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结构:    ***    其中R: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烯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苄基,3-氯丙基,3-溴丙基,2-羟基乙基,对-溴苄基,对-甲氧基苄基,对-硝基苄基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君张继文姬志勤邵严亮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