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悬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装置。
技术介绍
磁浮列车是一种通过电磁力实现无接触运动的交通工具,自上世纪20年代德国工程师肯佩尔提出磁浮列车概念以来,这种新型交通方式以其高速、安全等优势成为未来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磁浮列车逐渐形成电磁吸力悬浮(EMS)和电动斥力悬浮(EDS)两种主要。其中电磁吸力悬浮是利用电磁铁与磁性材料产生的吸力作为悬浮力,目前这种方式最为常见和成熟。但吸力是一种不稳定力,故这种磁浮方式需要依靠主动控制才能实现,因此系统较为复杂,可靠性较低。电动斥力悬浮是利用永磁体或超导体产生源磁场,通过运动导体切割该磁场,在导体中感生电流,该电流与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排斥力,从而达到悬浮的目的。这种悬浮方式能实现自稳定悬浮,不需要控制,因此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特别是永磁电动悬浮,因为其源磁场由永磁体产生,失磁等风险较小,故其更加稳定可靠,本专利就是一种永磁电动悬浮装置。根据永磁体阵列数量不同,永磁电动悬浮又可分为单边悬浮和双边悬浮两大类,常见的悬浮方式都属于单边悬浮,即永磁阵列位于导体一侧,这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装置,包括列车车体(10)、轨道(12),以及驱动列车车体(10)沿轨道(12)运动的直线电机(11),其特征是:所述轨道(12)两侧各固定安装有一组线圈,每组线圈由若干沿轨道(12)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零磁通线圈(20)构成;所述列车车体(10)上横向间隔与线圈相对应的双边永磁阵列,双边永磁阵列包括位于零磁通线圈(20)以上的上部直线型Halbach阵列(31)和位于零磁通线圈(20)以下的下部直线型Halbach阵列(32),零磁通线圈(20)与上部直线型Halbach阵列(31)底面之间存在上部气隙(33),与下部直线型Halbac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线圈式永磁电动悬浮装置,包括列车车体(10)、轨道(12),以及驱动列车车体(10)沿轨道(12)运动的直线电机(11),其特征是:所述轨道(12)两侧各固定安装有一组线圈,每组线圈由若干沿轨道(12)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零磁通线圈(20)构成;所述列车车体(10)上横向间隔与线圈相对应的双边永磁阵列,双边永磁阵列包括位于零磁通线圈(20)以上的上部直线型Halbach阵列(31)和位于零磁通线圈(20)以下的下部直线型Halbach阵列(32),零磁通线圈(20)与上部直线型Halbach阵列(31)底面之间存在上部气隙(33),与下部直线型Halbach阵列(32)顶面之间存在下部气隙(3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殷,邓云川,张昆仑,刘国清,张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