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茶氛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269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茶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光底座、导热盘和发光源,所述导热盘设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用于放置茶具;所述发光源安装于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以实现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由所述散光底座散射出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明火温茶具有安全隐患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将氛围灯的光源产生的电能加以利用,提高电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温茶氛围灯
技术介绍
在晴朗的晚上,人们常喜欢在室外聊天喝茶,使用氛围灯是一种好的选择,能够使谈话者放松心情。在聊天过程中,茶水温度容易降低,使得口感变差。人们常准备温茶器或者保温杯保温茶水。保温杯使用起来不方便,使用温茶器温茶,饮用较为方便。传统的温茶器基本上采用明火进行温茶,采用明火温茶具有以下缺点:一是不安全,具有火灾隐患及一氧化碳中毒隐患;二是不适合在有风的情况下使用,明火容易被吹灭,使用不稳定;三是无法根据茶具里的茶水的多少自动调节火力大小,需要人工调火,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另一方面,氛围灯的光源除了将一部分电能转化能光能外,还有大量的电能转化成热能,热能被散失浪费掉,造成电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茶氛围灯,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明火温茶具有安全隐患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将氛围灯的光源产生的电能加以利用,提高电资源利用率。(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温茶氛围灯,包括散光底座、导热盘和发光源,所述导热盘设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用于放置茶具;所述发光源安装于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以实现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由所述散光底座散射出去。其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用于检测放置于所述导热盘的茶具的重力;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调节向所述发光源的供电电流。其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用于为发光源提供电能。其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用于为外接电源提供接口。其中,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容纳空间中。其中,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设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用于作为入射光面。其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缓冲圈,所述凸台的上表面设有缓冲环槽,所述缓冲圈设于所述缓冲环槽中。其中,所述缓冲圈由橡胶制成。其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用于手动调节供电电流的范围。其中,所述导热盘由铜或者铜合金制成。其中,所述发光源为COB光源。其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灯壳,所述导热盘设有限位边缘,所述灯壳设有通孔,所述灯壳设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限位边缘卡夹于所述灯壳与所述散光底座之间,且所述导热盘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灯壳与所述散光底座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温茶氛围灯,利用氛围灯的发光源产生的热量进行热茶,实现安全温茶,且不会被室外的风吹灭,同时提高电能利用率,节约资源,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明火温茶不安全和不稳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温茶氛围灯实施例1的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温茶氛围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温茶氛围灯实施例1的散光底座的立体图。图中,1:散光底座;2:导热盘;3:发光源;4:压力传感器;5:控制电路板;6:灯壳;7:缓冲圈;8:USB接口;9:螺栓;11:凸台;12:球形凹槽;13:缓冲环槽;21:容纳空间;22:限位边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温茶氛围灯,包括散光底座1、导热盘2和发光源3,导热盘2设于散光底座1的上表面,且导热盘1的下表面与散光底座1的上表面相对设置,导热盘2的上表面用于放置茶具;发光源3安装于导热盘2的下表面,以实现发光源3发出的光线由散光底座散射出去。使用时,向发光源3通入电能,发光源3发出光线从散光底座2散发出去,在环境中制造良好的灯光氛围,同时伴随发光源3发光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导热盘2传导至放置于导热盘2上的茶具加热或者保温茶具中承放的茶水或者饮料。本技术提供的温茶氛围灯既能够提供良好的灯光氛围,还能将发光源3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盘2用于加热或保温茶水。本技术利用氛围灯的发光源产生的热量进行热茶,实现安全温茶,且不会被室外的风吹灭,同时提高电能利用率,节约资源,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明火温茶不安全和不稳定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发光源3优选采用COB(ChipOnBoard)光源,COB光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向发光源3通入电能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通过变压器外接家用电源或者使用电池供电。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电路板5,压力传感器4设于导热盘2的下表面,用于检测放置于导热盘2的茶具的重力;控制电路板5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4连接,控制电路板5的输出端与发光源3连接,用于根据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的重力调节向发光源3的供电电流。使用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电路板5,控制电路板5根据压力传感器4检测到的茶具的重力,调节发光源的供电电流,实现自动调节供热能力,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使用方便简单。本实施例中,温茶氛围灯包括USB接口8,USB接口8与控制电路板5连接,用于为外接电源提供接口。进一步的,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调节旋钮(图未示出),调节旋钮与控制电路板5连接,用于手动调节供电电流的范围。通过调节旋钮,根据外界环镜温度和茶杯自身的重量,旋动调节旋钮将供电电流的范围人工调节到合适的范围,例如夏天的时候,供电就小一些,冬天供电就大一些。优选的散光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凸台11,导热盘2的下表面具有容纳空间21,凸台11嵌入容纳空间21中。在凸台11的上表面设有球形凹槽22,球形凹槽22用于作为入射光面,使得光线较好地入射到散光底座1,并从散光底座1散发出去。本实施例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缓冲圈7,凸台11的上表面设有缓冲环槽13,缓冲圈7设于缓冲环槽13中。通过设置缓冲圈7,避免当茶具放置在导热盘上表面时,导热盘2与散光底座1之间发生较大冲击。优选的缓冲圈7由橡胶制成。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导热盘2由铜或者铜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进一步的,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灯壳6,导热盘2设有限位边缘22,灯壳6设有通孔,灯壳6设于散光底座1的上表面,限位边缘22卡夹于灯壳6与散光底座1之间,导热盘2至少部分暴露于通孔。优选的灯壳6与散光底座1通过螺栓9可拆卸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本实施例中,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蓄电池(图未示出),蓄电池与控制电路板5连接,用于为发光源3提供电能。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茶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光底座、导热盘和发光源,所述导热盘设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用于放置茶具;所述发光源安装于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以实现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由所述散光底座散射出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茶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光底座、导热盘和发光源,所述导热盘设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且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用于放置茶具;所述发光源安装于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以实现所述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由所述散光底座散射出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茶氛围灯,其特征在于,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用于检测放置于所述导热盘的茶具的重力;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调节向所述发光源的供电电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茶氛围灯,其特征在于,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用于为发光源提供电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茶氛围灯,其特征在于,该温茶氛围灯还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用于为外接电源提供接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茶氛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捷飞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