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4863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包括旋流气浮罐体,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中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流入口管线,所述旋流入口管线内、位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侧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旋流入口管线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部的电絮凝反应装置,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絮凝旋流气浮工艺联用,设备运转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处理成本低,分离效果好;同时,将电絮凝反应部分设置在气浮部分外侧,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各类废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对含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的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絮凝-气浮一体化装置,设备仅利用电解产生的少量气泡与絮体结合实现絮体在水中的上浮,通过顶部刮渣机收集浮渣,该类型设备沉降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机械结构复杂,动件较多,不利于实现自动控制。电絮凝反应部分位于气浮内部,设备检修需停产,排空设备,操作难度较大。设备敞口运行,会有气体溢出,同时会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不能处理含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来液,不能应用于防爆要求较高环境。随着海上油田的产出液中含水的不断升高,需要开发一种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的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分离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日常操作、运行维护与管理的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包括旋流气浮罐体,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中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流入口管线,所述旋流入口管线内、位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侧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旋流入口管线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部的电絮凝反应装置,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底部设置有配水器,所述配水器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顶部设置有电絮凝出水管,所述电絮凝出水管与所述旋流入口管线相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采用电极固定架固定电极,所述电极采用复极式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采用直流变频电源。所述旋流入口管线沿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内壁切向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上。所述气泡发生装置垂直设置在所述旋流入口管线上。所述清水出水管垂直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下部1/3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电絮凝旋流气浮工艺联用,设备运转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处理成本低,分离效果好、泥渣量小;同时,将电絮凝反应部分设置在气浮部分外侧,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简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各类废水的处理。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进水管;2、气泡发生装置;3、排油管;4、清水出水管;5、排泥管;6、旋流入口管线;7、旋流气浮罐体;8、顶部封头;9、底部封头;10、配水器;11、电极;12、电絮凝出水管;13、电絮凝反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设备,包括电絮凝反应装置13和旋流气浮罐体7。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的顶部设置有排油管3,所述排油管3安装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的球冠形顶部封头8中心;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5,所述排泥管5安装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的球冠形底部封头9中心;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的侧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4,所述清水出水管4垂直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下部1/3位置。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旋流入口管线6,所述旋流入口管线6沿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内壁切向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上。所述旋流入口管线6内、位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外侧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2,所述气泡发生装置2垂直设置在所述旋流入口管线6上。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13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外部,并通过所述旋流入口管线6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相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13底部连接有进水管1。其中,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13底部设置有配水器10,所述配水器10与所述进水管1相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13顶部设置有电絮凝出水管12,所述电絮凝出水管12与所述旋流入口管线6相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13采用电极固定架固定电极11,所述电极11采用复极式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13采用直流变频电源,有效防止电极11钝化。本技术中,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1进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13内,通过所述配水器10,将来液均匀分配;反应后的污水通过旋流入口管线6,切向进入所述旋流气浮罐体7内分离;同时,垂直设置在所述旋流入口管线6上的所述气泡发生装置2,使气泡与来液均匀混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絮凝反应装置13将污水里的乳化油、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离子等形成细小絮团;再利用旋流气浮技术将微小气泡溶于水中,使得产生的絮体迅速得到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包括旋流气浮罐体,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中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流入口管线,所述旋流入口管线内、位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侧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旋流入口管线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部的电絮凝反应装置,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底部连接有进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包括旋流气浮罐体,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中下部侧壁上设置有清水出水管;所述旋流气浮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流入口管线,所述旋流入口管线内、位于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侧设置有气泡发生装置;所述旋流入口管线连接有设置在所述旋流气浮罐体外部的电絮凝反应装置,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底部连接有进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旋流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底部设置有配水器,所述配水器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电絮凝反应装置顶部设置有电絮凝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丰卢大艳王继良张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