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阙汉炎专利>正文

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465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8:25
一种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其其包括轿厢本体及安装在轿厢本体外侧底面上的缓冲遮挡结构,该缓冲遮挡结构朝向电梯井道一侧应楼层的电梯门设置,并能随轿厢本体的移动而移动,该缓冲遮挡结构的高度与安装该轿厢楼层的层高相适配;所述缓冲遮挡结构包括面板、两侧板及后板,所述面板对应井道电梯门设置且前述滑块固定在面板上,而各侧板与面板、后板相连,形成与轿厢本体形状相适配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轿厢底面上增加缓冲遮挡结构,将电梯轿厢与某层电梯门之间与电梯井连通的开口进行遮挡,有效放置电梯被困者从开口掉落入电梯井内,从而有效防止造成人身较大伤害甚至死亡,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遮挡电梯轿厢与楼层电梯门之间形成与电梯井相同的开口,防止在电梯故障,人员慌乱而掉落电梯井内的事故的电梯轿厢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高层建筑中均使用电梯,而电梯的安全性则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因其广大使用者对电梯安全性能的研究。电梯在断电或钢丝绳断裂的后,电梯通过减速器与安全钳配合实现纯机械的电梯保护机构,该结构能达到对电梯紧急制动的目的,防止电梯坠落井下。上述只能将电梯停在电梯井内某处,而此时极易发生轿厢与某层电梯门之间错位,这时若电梯轿厢的门开启且轿厢与某层电梯门之间具有人能通过的缝隙,惊恐的电梯被困人员则会从缝隙中钻出,被困人员在情绪紧张情况下会不慎从电梯轿厢与某层电梯门之间与电梯井连通的开口掉落入电梯井内,因电梯井底部设置有很多钢结构部件,造成人身较大伤害甚至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其能遮挡电梯轿厢与某层电梯门之间与电梯井连通的开口,有效防止人的掉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其包括轿厢本体及安装在轿厢本体外侧底面上的缓冲遮挡结构,该缓冲遮挡结构朝向电梯井道一侧应楼层的电梯门设置,并能随轿厢本体的移动而移动,该缓冲遮挡结构的高度与安装该轿厢楼层的层高相适配;所述缓冲遮挡结构包括面板、两侧板及后板,所述面板对应井道电梯门设置且前述滑块固定在面板上,而各侧板与面板、后板相连,形成与轿厢本体形状相适配的结构。进一步,所述面板为一可伸缩式本体,其包括若干横向片,若干横向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相邻的横向片之间铰接,形成能伸缩缓冲的结构。进一步,所述各横向片朝楼层电梯门一侧设置有缓冲层。进一步,所述缓冲层为硅胶层或软质橡胶层片。本技术在在轿厢底面上增加缓冲遮挡结构,将电梯轿厢与某层电梯门之间与电梯井连通的开口进行遮挡,有效放置电梯被困者从开口掉落入电梯井内,从而有效防止造成人身较大伤害甚至死亡,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与电梯井开设电梯门一侧壁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遮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中相邻两横向片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其包括轿厢本体A及安装在轿厢本体A外侧底面上的缓冲遮挡结构1,该缓冲遮挡结构1朝向电梯井道一侧应楼层的电梯门B设置,并能随轿厢本体A的移动而移动,该缓冲遮挡结构1的高度与安装该轿厢楼层的层高相适配。更有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防止人对缓冲遮挡结构1产生较大冲击力后,缓冲遮挡结构1无法遮挡轿厢本体与某层电梯门B之间与电梯井连通的开口C,所述该缓冲遮挡结构1与电梯井对应电梯门B侧面设置有加固滑道2,所述加固滑道2设置在楼层层板D上,在能给予缓冲遮挡结构1导向的同时防止缓冲遮挡结构1与电梯层板D之间产生缝隙,防止人掉落入电梯井内,前述缓冲遮挡结构1上设置有与加固滑轨2配合相连的滑块3,所述滑块3与加固滑轨3配合相连。如图1至图4所示,前述缓冲遮挡结构1至少包括一面板11,该面板11安装于轿厢本体A底面上并对应电梯门设置,形成遮挡轿厢本体与楼层电梯门之间形成的开口的结构。所述面板为一B可伸缩式本体,其包括若干横向片111,若干横向片111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相邻的横向片111之间铰接,形成能伸缩缓冲的结构,所述各横向片111朝楼层电梯门一侧设置有缓冲层1A,所述缓冲层1A为硅胶层或软质橡胶层。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结合图3所示,缓冲遮挡结构1还包括一加强框,该加强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2及一个与面板11相对设置的后板13,所述各侧板12两侧分别与面板11及后板13相连,所述后板13与两侧12边均为可折叠的结构且分别与面板11结构相同;具体的说,所述各侧面板12两侧边设置有橡胶条,各侧面板12通过橡胶条分别与后板14及面板11相连,从而进一步防止电梯轿厢本体在无控制下坠至电梯井底处时,所述缓冲遮挡结构2折叠后形成一缓冲结构,防止轿厢本体A下坠与电梯井底碰撞后而产生的从下至上的冲击力,减小对人体脊椎及关节处的震动,进而减小对人体伤害危险的发生。前述缓冲遮挡结构1中,只有面板11设置有滑块3。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上述结构,在电梯轿厢本体A行驶时,所述缓冲遮挡结构1能通过轿厢本体A带动并随轿厢本体A移动,移动的同时缓冲遮挡结构1通过楼层板D之间的加固滑道2配合导向,同时有效避免加固滑道2与电梯井道中与电梯门侧壁之间产生缝隙,防止掉落事故发生;而在轿厢本体A失控下坠时,缓冲遮挡结构1接触电梯井井底发生折叠,形成方式伤害的缓冲结构。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
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轿厢本体及安装在轿厢本体外侧底面上的缓冲遮挡结构,该缓冲遮挡结构朝向电梯井道一侧应楼层的电梯门设置,并能随轿厢本体的移动而移动,该缓冲遮挡结构的高度与安装该轿厢楼层的层高相适配;所述该缓冲遮挡结构与电梯井对应电梯门侧面设置有加固滑道,所述加固滑道设置在楼层层板上,缓冲遮挡结构上设置有与加固滑轨配合相连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加固滑轨配合相连,所述缓冲遮挡结构包括面板、两侧板及后板,而只有面板设置有滑块,所述面板对应井道电梯门设置且前述滑块固定在面板上,而各侧板与面板、后板相连,形成与轿厢本体形状相适配的结构;所述缓冲遮挡结构还包括一加强框,该加强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及一个与面板相对设置的后板,所述各侧板两侧分别与面板及后板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安保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轿厢本体及安装在轿厢本体外侧底面上的缓冲遮挡结构,该缓冲遮挡结构朝向电梯井道一侧应楼层的电梯门设置,并能随轿厢本体的移动而移动,该缓冲遮挡结构的高度与安装该轿厢楼层的层高相适配;所述该缓冲遮挡结构与电梯井对应电梯门侧面设置有加固滑道,所述加固滑道设置在楼层层板上,缓冲遮挡结构上设置有与加固滑轨配合相连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加固滑轨配合相连,所述缓冲遮挡结构包括面板、两侧板及后板,而只有面板设置有滑块,所述面板对应井道电梯门设置且前述滑块固定在面板上,而各侧板与面板、后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汉炎
申请(专利权)人:阙汉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