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污泥泵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956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同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以及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外圈,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配水井设置于中心圈,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配水井的另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组合式设计,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常须设置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等处理设施,但是,目前通常将各种功能设施分别独立设置,并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现有的这种设置方式,不仅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投资较高,而且后期运行管理也较为不便。近年来,由于环保标准对污水厂出水指标要求的提高,且污水厂占地控制越来越严,依靠过去的污水处理方式,难以达到现在的用地控制要求及节能需求。尤其大中型污水厂需要多组提升泵房和回流污泥泵房,分配较为分散,运行成本及能耗较高,占地较多。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国内外许多水处理研究机构专门对污水处理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随着污水处理规划的大型化、处理占地的集约化以及处理工艺的自动化,传统污水处理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在很多城市,土地已经成为各种设施发展的瓶颈,很多设备和技术因为占地面积过大而无法被实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可以将污水处理厂中的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等处理设施进行一体化组合式设计,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运行管理方便的多功能污泥泵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污水处理厂中的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等处理设施进行一体化组合式设计,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运行管理方便的多功能污泥泵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以及所述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所述同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以及所述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圈,所述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所述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所述配水井设置于所述中心圈,所述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所述配水井的另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配水井中设置有配水孔,所述配水孔上设置有手动调节堰门。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中设置有多台回流污泥泵,污泥通过所述回流污泥泵提升至生物池。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中设置有多台剩余污泥泵,剩余污泥通过多台所述剩余污泥泵提升至浓缩池进行处理。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设置有多台中间提升泵,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的水通过所述中间提升泵提升后通过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排至高效沉淀池。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提升泵房的上方设置有龙门架,并配设有电动葫芦。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提升泵房中提升泵与出水管之间还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中设置有堰板。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堰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结构设计,将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采用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并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对污泥进行处理。与各泵房单独设置的设置方式相比,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同时集中式设置方式简化了运行管理模式,后期的运行管理比较方便。另外,由于在中间提升泵房中设置有堰板,堰板的设置可以很好地对水量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流入高效沉淀池内的水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下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1-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2-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3-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4-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中心圈1,进水管11,配水井12,调节堰121,混凝土支墩14,配水管15,中圈2,二沉池回流污泥管21,二沉池出水管22,外圈3,中间提升泵房31,中间提升泵311,堰板312,预留孔313,中间提升泵房电动葫芦315,中间提升泵房出水管316,剩余污泥泵房34,剩余污泥提升泵341,剩余污泥出泥管342,剩余污泥343,污泥集水井出水渠道344,回流污泥泵房35,回流污泥泵351,回流污泥管361,回流污泥泵房电葫芦37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该多功能污泥泵房包括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剩余污泥泵房34以及配水井12,其中,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剩余污泥泵房34以及配水井12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同心圆包括三个圈,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圈1、中圈2和外圈3。其中,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以及剩余污泥泵房34分别设置于外圈3中。其中,中圈2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21相连通,外圈3与二沉池出水管22相连通。中间提升泵房31、回流污泥泵房35以及剩余污泥泵房34的具体设置位置根据当前所处环境来定,优选以间隔90°的方向进行设置。如图1所示,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同心圆的中圈2并通过管道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剩余污泥集水井的一端通过剩余污泥出泥管342与剩余污泥泵房34相连通,剩余污泥出泥管342的另一端连接于浓缩池。如图4所示,回流污泥集水井通过回流污泥管361与生物池相连通。如图2所示,配水井12设置于中心圈1内,配水井12与连通于生物池的进水管11相连通。经过生物池反应后的水通过进水管11进入配水井12中,配水井12中的水通过配水管15与二沉池相连通。为了便于调节水量,配水井12内设置有多个配水孔,每一配水孔上设置有手动调节堰门121。当然,调节堰门也可以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式堰门。配水井12的进水管11接入同心圆的圆心,为了保证水流的稳定性,采用自下而上淹没出流方式流出。为了增加进水管的稳定性,在进水管11的拐角处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进水管11的混凝土支墩14。如图3所示,剩余污泥泵房34中设置有多台剩余污泥提升泵341。剩余污泥泵房34中还设置有污泥集水井出水渠道344,沉淀后,污泥中的水通过污泥集水井出水渠道344流出,剩余污泥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污泥泵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以及所述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所述同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以及所述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圈,所述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所述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所述配水井设置于所述中心圈,所述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所述配水井的另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
泵房以及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
所述剩余污泥泵房以及所述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所述同
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所述中间提升泵房、所述回流污泥泵房以
及所述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圈,所述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
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
房相连通,所述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所述配水井设置于所述
中心圈,所述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所述配水井的另
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井中设置有
配水孔,所述配水孔上设置有手动调节堰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污泥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污泥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庭胡世琴胡龙陈轶高原唐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