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管、加热底盘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570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管、加热底盘和烹饪器具,其中,加热管包括发热管段和连接在发热管段两端的两个连接管段,发热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至第五发热管段,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呈同一椭圆上的椭圆弧状且关于椭圆的长轴对称,第三发热管段连接在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一端,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连接在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另一端,且第三至第五发热管段位于该椭圆面内;本方案提供的加热管,其第三至第五发热管段位于该椭圆面内,如此使得发热管段上原本位于椭圆的长轴端点处的部位形成向椭圆中心方向收缩的结构,以此可以避免出现加热管中心热量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发热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管、一种设有该加热管的加热底盘和一种设有该加热底盘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发热盘加热方式在现有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如电饭煲、压力锅、豆浆机和电炖锅等产品大都采用发热盘加热;在发热盘产品中,加热管作为其主要的发热结构,决定了发热盘的整体加热性能;对于现有的圆形发热盘及其加热管来说,圆形加热管的结构设计已经趋于成熟,但是随着烹饪产品发展的多样化,使得发热盘及其加热管的形状也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就非圆形发热盘而言,已有的圆形加热管难以满足此类发热盘在加热均匀性和加热高效性方面的要求,而对于现有的发热盘设计思路中简单将加热管设计成与发热盘形状相同或近似的方式,加热管结构设计不当反而容易助长发热盘表面热量分布的不均匀现象,从而阻碍了产品的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椭圆形加热底盘,且可确保该椭圆形加热底盘表面热量分布均匀的加热管。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加热管的加热底盘。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加热底盘的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管,包括发热管段,与所述发热管段的冷端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段,和与所述发热管段的热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管段;所述发热管段包括:第一发热管段,呈椭圆弧状;第二发热管段,呈椭圆弧状,且所述第二发热管段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位于同一个椭圆上,且位于所述椭圆的长轴的两侧;位于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一端的第三发热管段,所述第三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二发热管段连接;位于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另一端的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所述第四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一连接管段连接,所述第五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发热管段、所述第四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五发热管段均位于所述椭圆围成的椭圆面内。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管,其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位于同一椭圆上,通过设置第三发热管段、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均位于该椭圆围成的椭圆面内,相对于简单的椭圆形加热管而言,该设计使得发热管段上原本位于椭圆的长轴端点处的部位形成向椭圆中心方向收缩的结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发热管段上距椭圆的中心最远处的部分管段与椭圆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即缩短了第三发热管段、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分别到椭圆的中心的距离,如此使得从发热管段上距椭圆的中心最远点到椭圆的中心的热量分布状态与从发热管段上距中心最近点到中心的热量分布状态更为相似,即使第三发热管段、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分别到椭圆的中心的热量分布状态,与第一发热管段、第二发热管段分别到椭圆的中心的热量分布状态更为相似,这样可以使得发热管段的热量在该椭圆围成的椭圆面中的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加热均匀性。优选的,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可以关于该椭圆的长轴对称。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发热管段为沿所述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和/或所述第四发热管段为沿所述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和/或所述第五发热管段为沿所述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具体地,该方案可以仅将第三发热管段、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中的任意一者设置为与椭圆的短轴大致平行的直管段;也可以仅将第三发热管段、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中的任意两者设置为与椭圆的短轴大致平行的直管段;还可以将第三发热管段、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同时设置为与椭圆的短轴大致平行的直管段。对于加热管弯折成型的加工艺而言,将第三发热管段设置为沿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一方面利于提高对第三发热管段至椭圆中心之间距离的加工精度,以此提高产品合格率,另一方面,相对于弧形管段结构而言,该第三发热管段的加工工序简单,且对平滑度等方面的加工精度要求相对较低,这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难度,可有效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将第四发热管段和/或第五发热管段设置为沿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的方案同样具备以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具体设计和使用需求,设计人员可以对第三发热管段为沿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第四发热管段为沿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第五发热管段为沿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这几个特征进行选择和组合,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但均应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发热管段的中部朝所述椭圆的中心所在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管节。该方案的内凹管节可由第三发热管段直接弯折形成,该成型工艺简单、便于实施;另外,相对于简单椭圆形加热管而言,该内凹管节向中心所在一侧凹陷的结构设计进一步缩短了第三发热管段中部与椭圆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这提高了第三发热管段的中部沿椭圆的长轴向椭圆的中心的传热能力,如此可以避免出现椭圆的中心位置处热量不足的问题。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凹管节呈圆弧状,且所述内凹管节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0mm。设计内凹管节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0mm,一方面确保了产品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另一方面,此设计可以避免内凹管节的曲率半径过小的情况所造成的内凹管节上热量集中的问题,从而确保发热管段的热量在其围成的椭圆面或类椭圆面中的分布均匀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至少重叠第一连接管段与第二连接管段的管径之和的长度。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第四发热管段与第五发热管段重叠指代,以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所在椭圆所围成的椭圆面作为水平面基准时,第四发热管段与第五发热管段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叠,而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并不重叠,在立体结构中也并不相交。该结构中具体地,通过设置第四发热管段与第五发热管段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重叠,以使发热管段与两个连接管段围成几乎封闭的环形,这可以避免由于加热管闭合不严而导致在开口处出现热量缺失的问题;另外,本方案中优选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至少重叠第一连接管段与第二连接管段的管径之和的长度,可进一步设置椭圆的长轴穿过该第四发热管段与第五发热管段的重叠区域,如此利用第四发热管段与第五发热管段重叠部位热量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CN205286090.html" title="加热管、加热底盘及烹饪器具原文来自X技术">加热管、加热底盘及烹饪器具</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管段,与所述发热管段的冷端连接的第一连接管段,和与所述发热管段的热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管段;所述发热管段包括:第一发热管段,呈椭圆弧状;第二发热管段,呈椭圆弧状,且所述第二发热管段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位于同一个椭圆上,且位于所述椭圆的长轴的两侧;位于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一端的第三发热管段,所述第三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二发热管段连接;位于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另一端的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管段,所述第四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一连接管段连接,所述第五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发热管段、所述第四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五发热管段均位于所述椭圆围成的椭圆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管段,与所述发热管段的冷端连
接的第一连接管段,和与所述发热管段的热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管段;
所述发热管段包括:
第一发热管段,呈椭圆弧状;
第二发热管段,呈椭圆弧状,且所述第二发热管段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位
于同一个椭圆上,且位于所述椭圆的长轴的两侧;
位于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一端的第三发热管段,所述第三发热
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二发热管段连接;
位于第一发热管段和第二发热管段的另一端的第四发热管段和第五发热
管段,所述第四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一连接管段
连接,所述第五发热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段
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发热管段、所述第四发热管段和所述第五发热管段均位于
所述椭圆围成的椭圆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发热管段为沿所述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和/或
所述第四发热管段为沿所述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和/或
所述第五发热管段为沿所述椭圆的短轴轴向延伸的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发热管段的中部朝所述椭圆的中心所在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管
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俭龙何柏锋梅若愚江美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