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乳酸或酯制备丙烯酸或酯的二段反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116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乳酸或酯制备丙烯酸或酯的二段反应方法属于生物基化学品领域。采用二段立式固定床反应器,上段反应器前接原料汽化器,下段反应器与气液分离器相连;催化剂A:X型分子筛;B:NaY型分子筛焙烧后经硝酸钾溶液离子交换后制成;C:硝酸盐溶液与磷酸钠制备磷酸盐;D:CaSO↓[4]和CuSO↓[4]混合物与磷酸盐混合制备;将A或B置于上段反应器中,催化剂C或D置于下段,用氮气排空空气,氮气流速5~100ml/min;将汽化器温度设为235℃,上段反应温度为275℃~350℃,下段350℃~450℃,气液分离器的冷凝液温度保持在2℃,温度稳定后将原料泵入汽化器;原料为乳酸乙酯、乳酸甲酯的水溶液或乳酸水溶液并加原料质量5‰的阻聚剂,进样速度0.5~2ml/h。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挥了不同催化剂的优势,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基化学品领域,涉及乳酸或酯在固定床反应器内催化脱 水制备丙烯酸或酯的过程,实验采用二段式固定床反应器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丙烯酸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之一,普遍应用于涂料、化纤、纺织、轻 工等行业,以及石油开采、油品添加剂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市 场需求近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尤以亚洲最为突出。目前丙烯酸基本是由石化产品合成,绝大部分由丙烯氧化法生产。然而 化石资不可再生,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如何利用可再生的生物 资源日益迫切。将乳酸转化为丙烯酸架起了继生物乙烯之后的又一条生物资 源有效利用、并可缓解和替代化石资源的新路线。目前乳酸发酵技术已经比 较成熟,较高的乳酸收率,也为以乳酸作原料生产其它化工产品奠定了 基础,使其在经济和技术上更为可行。由乳酸或乳酸酯催化脱水制备丙烯酸的研究颇多,早期就有了以乳酸为原料制备丙烯酸的报道1958年,Hdmen等(US2859240)研究了乳酸的直 接催化脱水,发现最有效的催化剂是CaS(VNa2S04复合催化剂,可实现68% 的理论产率;Paparizos等(U54786756)采用相类似的方法,以AIP04为催 化剂催化转化乳酸为丙烯酸,最后的收率为43%。但是他们前期的工作内容 都是以金属氧化物等为催化剂,收率较低,也没有进一步的报道。Wadky等 人以34对%的L-乳酸水溶液为原料,以负载硝酸钠的多孔硅胶微球为催化剂, 35(TC反应,丙烯酸的最高收率为18%。黄和等报道了K改性的NaY分子筛, 最高收率大约37%左右,转化率分别为83%和46%。黄河还报道了 K/NaY/HZSM-5催化乳酸脱水反应性能,反应采用40%乳酸水溶液为原料, 反应温度375'C,转化率高达99.8%,选择性最高达70.9%。浙江大学许晓波 在综合比较前人利用硫酸盐为催化剂的基础上,以含水60%的乳酸甲酯为原 料的气相催化合成方法,以硫酸盐和磷酸盐为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40(TC, 丙烯酸及酯的总收率61%左右,转化率可达卯%以上,选择性最大约60%左 右。前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迸展,但丙烯酸及酯的选择性比较低(下文中简 称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的总选择性为选择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原因,本专利技术独创二段反应方法,由乳酸或乳酸酯生成丙烯酸 及其酯,使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反 应器前汽化段的引入使得反应体系更稳定。(1) 反应装置实验采用二段立式固定床反应器,上下两段反应器均采用内径为10mm 的石英管,上段反应器之前连接原料汽化器,汽化段内装入3g石英砂,增大 传热面积,保证原料进入反应器之前充分汽化并与氮气充分混合,下段反应 器与气液分离器相连。(2) 不同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A: X型分子筛经干燥后,选用大小为10 100目颗粒作为反应的 催化剂。催化剂B: NaY型分子筛50(TC焙烧3小时以上处理后,用lmol/L的硝 酸钾溶液对其进行离子交换,经洗涤、干燥后,50(TC3小时以上焙烧,压制 成10~100目颗粒待用,以下称KY分子筛或催化剂B。催化剂C:分别用硝酸镨、硝酸钕、硝酸镧、硝酸钇、硫酸铜等金属元 素的盐溶液与磷酸钠的盐溶液在6(TC下混合,制备相应的磷酸盐沉淀,并洗 掉可溶于水的离子,充分烘干后,在40(TC下3小时以上焙烧,制备成10 100 目的颗粒待用,以下简称此类催化剂为磷酸盐。催化剂D:将质量比为150:8.8的CaS04和CuS04的混合物分别与NdP04、 PrP04、 YP04、 LaP04、 A1P04、质量比为2:1的Na2HP04和KH2P04混合物混 合,磷酸盐的加入量为硫酸盐总质量的1% 10%,加入等体积的水在6(TC水 浴中搅拌均匀,在12(TC干燥,之后在43(TC焙烧4小时,最后经压片、成型 得10~100目的颗粒。以下简称此类催化剂为混合盐。(3) 实验过程及实验条件A.将(2)中的催化剂A或B置于上段的反应器中,催化剂C或D置于下 段反应器中,用氮气排空体系内的空气,将氮气流速调至5 100mL/min。B. 将汽化器温度设为235°C,上段反应温度为275°C 350°C,下段反应 温度为350°C 450°C,气液分离器的冷凝液温度保持在2'C,待各温度稳定后, 将原料泵入汽化器。原料采用乳酸乙酯、乳酸甲酯的水溶液和乳酸的水溶液, 溶液质量浓度40%~80%,原料中加入原料质量5%。的对羟基苯甲醚作为阻聚 剂,原料进样速度为0.5~2ml/h。C. 当催化剂长时间反应失活后,可以经过焙烧再生,再生条件如下将 失活后的催化剂,在40(TC,通入空气,焙烧时间大于3小时。具体实施方式 例1实验采用一段固定床反应器,以13X分子筛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原料为 60%的乳酸以甲酯水溶液,加入5。;的对羟基苯甲醚,称取10 100目的13X 分子筛2g,反应温度为30(TC,汽化温度为235。C,原料进样速度为1.5ml/h, 氮气流速为5ml/min,产物选择性为45%。将例1中的反应温度分别设为275"C和325'C,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分别 得到21%和38%的产物选择性。将例1中的原料分别用40%的乳酸甲酯、80%的乳酸甲酯、60%乳酸乙酉旨、 80%乳酸乙酯、40%乳酸和60%乳酸水溶液代替时,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分别 得到产物的选择性如下27%、 33%、 51°/。、 43%、 55%和37%。例2实验采用一段固定床反应器,以KY分子筛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 制备过程见上文(1)中催化剂B的制备方法,原料为60%的乳酸以甲酯水溶液, 加入5%。的对羟基苯甲醚,催化剂装填量为2g,将反应温度设为325"C,汽化 温度为235"C,原料进样速度为2ml/h,氮气流速为10ml/min,产物选择性为 43%。将例2中的反应温度分别设为30(TC和35(TC,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分别 得到17%和39%的产物选择性。将例2中的原料分别用40%的乳酸甲酯、60%乳酸乙酯和40%乳酸水溶 液代替时,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得到产物的选择性如下30%、 47%和 45%。例3实验采用一段固定床反应器,以磷酸镨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制备过程见上文(1)中催化剂C的制备方法,原料为60%的乳酸以甲酯水溶液,加 入5%。的对羟基苯甲醚,催化剂装填量为2g,将反应温度设为325'C,汽化温 度为235。C,原料进样速度为1.5ml/h,氮气流速为10ml/min,产物选择性为 40%。将例3中的反应温度分别设为30(TC和35(TC,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分别 得到19%和35%的产物选择性。将例3中的原料分别用80%的乳酸甲酯、60%乳酸乙酯和40%乳酸水溶 液代替时,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得到产物的选择性如下32%、 43%和 49%。例4实验采用一段固定床反应器,以采用硫酸钙、硫酸铜、磷酸氢二钠和磷 酸二氢钾的的混合盐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制备过程见上文(l)中催化剂 D的制备方法,其中磷酸盐的加入量为硫酸盐质量的5%,原料为60%的乳酸 以甲酯水溶液,加入5Q;的对羟基苯甲醚,催化剂装填量为2g,将反应温度 设为400°C,汽化温度为235°C,原料进样速度为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由乳酸或酯制备丙烯酸或酯的二段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段立式固定床反应器,上段反应器之前连接原料汽化器,下段反应器与气液分离器相连;且包括以下步骤:1)不同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A:X型分子筛经干燥后,选用大小为10~100目颗粒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B:NaY型分子筛500℃焙烧3小时以上处理后,用1mol/L的硝酸钾溶液对其进行离子交换,经洗涤、干燥后,500℃3小时以上焙烧,压制成10~100目颗粒待用;催化剂C:分别用硝酸镨、硝酸钕、硝酸镧、硝酸钇、硫酸铜等金属元素的盐溶液与磷酸钠的盐溶液在60℃下混合,制备相应的磷酸盐沉淀,并洗掉可溶于水的离子,充分烘干后,在400℃下3小时以上焙烧,制备成10~100目的颗粒待用;催化剂D:将质量比为150∶8.8的CaSO↓[4]和CuSO↓[4]的混合物分别与NdPO↓[4]、PrPO↓[4]、YPO↓[4]、LaPO↓[4]、AlPO↓[4]、质量比为2∶1的Na↓[2]HPO↓[4]和KH↓[2]PO↓[4]混合物混合,磷酸盐的加入量为硫酸盐总质量的1%~10%,加入等体积的水在60℃水浴中搅拌均匀,在120℃干燥,之后在430℃焙烧4小时,最后经压片、成型得10~100目的颗粒;2)将催化剂A或B置于上段反应器中,催化剂C或D置于下段反应器中,用氮气排空体系内的空气,将氮气流速调至5~100mL/min;将汽化器温度设为235℃,上段反应温度为275℃~350℃,下段反应温度为350℃~450℃,气液分离器的冷凝液温度保持在2℃,待各温度稳定后,将原料泵入汽化器;原料采用乳酸乙酯、乳酸甲酯的水溶液或乳酸的水溶液,溶液质量浓度40%~80%,原料中加入原料质量5‰的对羟基苯甲醚作为阻聚剂,原料进样速度为0.5~2ml/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天伟韩超杨超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