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112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2:37
一种船舶管路穿舱结构,流通管路包括上段管和下段管,它们的外壁分别装有上内套管和下内套管,还有同时将上套管和下套管相对的一端套于其内的外套管,外套管固定于甲板上。该种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具有多重套管,有效避免甲板焊接时造成的流通管路内部油漆或镀锌受损问题,同时,既可加强结构强度,补充甲板开孔受损的结构强度,又可加强流通管路在甲板开口处的抗弯性能;多段式的设置,则可降低多重套管在焊接操作过程中的难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再者,套管对船体空间造成的影响极小,有利于提高人员和设备的通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管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穿过船舶甲板的管路的穿舱结构。
技术介绍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有大量的管路需要穿过甲板,如透气管,通风管,油管等。当它们穿过甲板安装时需要进行焊接固定,但甲板的焊接会产生极高的高温,容易导致管路内表面的油漆或镀锌受损。现有的穿甲板管路采用腹板式和单套管式结构。腹板式是在管路上焊接一块腹板,腹板101与管路102在安装前均进行油漆或镀锌,安装时将腹板与甲板103焊接,以达到保护管路的内表面的目的,如图1所示,该种结构中,腹板会在甲板面上凸出很大的一块叠加板,及占用船舶空间,阻碍人员和设备移动,又极为影响美观性,尤其不适合于新造船舶。单套管式是在管路上焊接一段套管,套管与管路一同进行油漆或镀锌,安装时将套管与甲板焊接,但该种管路因焊接时产生的热量极大,往往会对管路内部的油漆或镀锌产生破坏,导致管路和设备性能受影响,同时也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分段式并设有多种套管方式的船舶管路穿舱结构,以保护管路内部的油漆或镀锌,并降低对船体空间造成的影响。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包括两段管口相对设置的流通管路,其中一段为位于甲板开口上方的上段管,另一段为位于甲板开口下方的下段管;有套于流通管路外壁上的内套管,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段管和下段管的管口端外壁上的上内套管和下内套管;还有同时将上套管和下套管相对的一端套于其内的外套管,且外套管穿过甲板开口并固定于甲板上。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在安装穿舱管路之前,可以先将上段管与上内套管焊接起来,然后根据管路的表面处理要求进行油漆或者镀锌,形成上段管组件,同时下段管、下内套管和外套管焊接起来,同样地根据管路的表面外理要求进行油漆或者镀锌,形成下段管组件;完成上述的预装工作后,对甲板进行开孔,然后先将装有外套管的下段管组件放置于甲板开口处,再插入上端管组件,最后进行外套管与上内套管之间、及外套管与甲板之间的焊接。该种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具有多重套管,有效避免甲板焊接时造成的流通管路内部油漆或镀锌受损问题,同时,既可加强结构强度,补充甲板开孔受损的结构强度,又可加强流通管路在甲板开口处的抗弯性能;多段式的设置,则可降低多重套管在焊接操作过程中的难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再者,套管对船体空间造成的影响极小,有利于提高人员和设备的通行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船舶管路穿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管路穿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船舶管路穿舱结构的上段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船舶管路穿舱结构的下段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船舶管路穿舱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4。一种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包括两段管口相对设置的流通管路,其中一段为位于甲板1开口上方的上段管2,另一段为位于甲板开口下方的下段管3;有套于流通管路外壁上的内套管,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段管和下段管的管口端外壁上的上内套管4和下内套管5;还有同时将上套管和下套管相对的一端套于其内的外套管6,且外套管穿过甲板开口并固定于甲板上。上段管2和下段管3的管口末端均位于甲板1的开口内;流通管路与内套管通过焊接固定,两者间的焊接点包括流通管路的管口端面与内套管的内壁之间的第一焊接点,和内套管背向流通管路管口的一端的端面与流通管路外壁之间的第二焊接点;外套管6的长度小于上内套管4和下内套管5的长度之和,且外套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上内套管和下内套管的管身范围之内;外套管6与内套管通过焊接固定,两者间的焊接点位于外套管的管口端面与内套管的外壁之间。这有利于将零部件预装成组件,提高工作效率;外套管的长度和位置设置,可使其更加接近于甲板开口位置,减小对船体空间造成的影响。如图2-4所示,在安装穿舱管路之前,可以先将上段管与上内套管焊接起来,然后根据管路的表面处理要求进行油漆或者镀锌,形成上段管组件,其上有第一焊接点A和第二焊接点B;同时,下段管、下内套管和外套管焊接起来,同样地根据管路的表面外理要求进行油漆或者镀锌,形成下段管组件,其上有有第一焊接点A、第二焊接点B和外套管与下内套管之间的焊接点C;完成上述的预装工作后,对甲板进行开孔,然后先将装有外套管的下段管组件放置于甲板开口处,再插入上端管组件,最后进行外套管与上内套管之间、及外套管与甲板之间的焊接,形成外套管与上内套管之间的焊接点,和外套管与甲板之间的焊接点D。实施例二,如图5。上段管2和下段管3的管口末端均位于甲板1开口的下方;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船舶上的人员和设备移动时均位于甲板上方,容易对上端管造成影响,故而将上段管的末端设置于甲板下方,可以提高上段管的抗碰撞能力,更好地对管路进行保护。除此之外,也可以视使用情况将上段管和下段管的管口末端设置于甲板开口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管口相对设置的流通管路,其中一段为位于甲板(1)开口上方的上段管(2),另一段为位于甲板开口下方的下段管(3);有套于流通管路外壁上的内套管,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段管和下段管的管口端外壁上的上内套管(4)和下内套管(5);还有同时将上套管和下套管相对的一端套于其内的外套管(6),且外套管穿过甲板开口并固定于甲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管口相对设置的流通管路,其中一段为位于甲板(1)开口上方的上段管(2),另一段为位于甲板开口下方的下段管(3);有套于流通管路外壁上的内套管,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段管和下段管的管口端外壁上的上内套管(4)和下内套管(5);还有同时将上套管和下套管相对的一端套于其内的外套管(6),且外套管穿过甲板开口并固定于甲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套管(6)的长度小于上内套管(4)和下内套管(5)的长度之和,且外套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上内套管和下内套管的管身范围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管路穿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流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新海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