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包括:用于修整变形的顶杆、用于支撑顶杆的顶杆座和设置于顶杆顶端的顶头;所述顶杆座上设置有三个以上所述顶杆,且所述顶杆以顶杆座中心为圆心,在顶杆座外围圆周均布;所述顶杆座上开有孔,形成用以装配所述顶杆的通道,所述顶杆尾端装配于所述通道内,具有沿通道轴向方向调整伸出所述顶杆座长度的功能。通过可调节的顶杆,顶住变形零件,在变形处施加反变形力,达到修复变形的目的,顶杆的活动范围大,能适应多种内径的薄壁环状零件的修整要求,三顶杆圆周分布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针对绝大多数由三爪夹具引起的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修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薄壁环生产加工中,车削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一到工序,然而在车削加工中,夹具夹持力使套圈产生的塑性变形(套圈内应力)不能根本消除,热处理时,材料组织的变化使内应力最大程度得以释放,导致套圈变形严重。此外,车削加工时大多仍采用三爪夹具,导致产生三棱变形,继而造成磨加工质量难以控制。目前,大多数厂家采用直接将加持变形段切除的方式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然而这种方法浪费大,没有正面解决零件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采用反变形的方法达到薄壁环的修整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包括:用于修整变形的顶杆、用于支撑顶杆的顶杆座和设置于顶杆顶端的顶头;所述顶杆座上设置有三个以上所述顶杆,且所述顶杆以顶杆座中心为圆心,在顶杆座外围圆周均布;所述顶杆座上开有孔,形成用以装配所述顶杆的通道,所述顶杆尾端装配于所述通道内,具有沿通道轴向方向调整伸出所述顶杆座长度的功能。通过可调节的顶杆,顶住变形零件,在变形处施加反变形力,达到修复变形的目的,顶杆的活动范围大,能适应多种内径的薄壁环状零件的修整要求,三顶杆圆周分布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针对绝大多数由三爪夹具引起的变形问题。作为优选,所述顶杆与顶头分别设置有内外螺纹,使顶杆与顶头可调式连接,用于微调,使得变形修复的精度更高。作为优选,所述顶头不与顶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圆头,使得着力点更加精准。作为优选,所述顶杆上且位于所述顶杆座外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顶杆位置的调节螺母,所述顶杆座靠向所述调节螺母一侧设置有与调节螺母底面平行的调节平面。作为优选,所述通道一端连接有管道,管道内设有用以提供顶杆活动压力的气体或液体,所述通道两端内设置有用以对所述顶杆限位的突起,所述顶杆尾端设置有突块,所述顶杆位于所述通道内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用以回弹的弹簧。采用气压或液压方式实施反变形,过程更为简单,通道的突起用以限制所述顶杆的活动位置,气体或液从通道内将顶杆顶起,泄压后,在弹簧作用下回弹。作为优选,所述突块与通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用以加强密封性,使得气液压力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①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通过修整由夹具引起的零件变形,使得零件的变形段能达到检验要求,从而减少的零件的报废率。②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将零件变形段修复,提高了薄壁环材的利用率,节省了生产成本。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修复方法简单,修复精度高,修复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根据图1所示,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包括:用于修整变形的顶杆1、用于支撑顶杆1的顶杆座2和设置于顶杆1顶端的顶头3;顶杆座2上设置有三个以上顶杆1,且顶杆1以顶杆座2中心为圆心,在顶杆座2外围圆周均布;顶杆座2上开有孔,形成用以装配顶杆1的通道21,顶杆1尾端装配于通道21内,具有沿通道21轴向方向调整伸出顶杆座2长度的功能。通过可调节的顶杆1,顶住变形零件,在变形处施加反变形力,达到修复变形的目的,顶杆1的活动范围大,能适应多种内径的薄壁环状零件的修整要求,三顶杆1圆周分布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针对绝大多数由三爪夹具引起的变形问题。顶杆1与顶头3分别设置有内外螺纹,使顶杆1与顶头3可调式连接,用于微调,使得变形修复的精度更高。顶头3不与顶杆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圆头,使得着力点更加精准。顶杆1上且位于顶杆座2外侧设置有用于调节顶杆1位置的调节螺母11,顶杆座2靠向调节螺母11一侧设置有与调节螺母11底面平行的调节平面22。使用时,将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衬于待修整薄壁环内,用顶杆1抵住变形部位,根据形变量调整调节螺母11,利用反变形原理达到修复效果。实施例2:根据图2所示,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包括:用于修整变形的顶杆1、用于支撑顶杆1的顶杆座2和设置于顶杆1顶端的顶头3;顶杆座2上设置有三个以上顶杆1,且顶杆1以顶杆座2中心为圆心,在顶杆座2外围圆周均布;顶杆座2上开有孔,形成用以装配顶杆1的通道21,顶杆1尾端装配于通道21内,具有沿通道21轴向方向调整伸出顶杆座2长度的功能。通过可调节的顶杆1,顶住变形零件,在变形处施加反变形力,达到修复变形的目的,顶杆1的活动范围大,能适应多种内径的薄壁环状零件的修整要求,三顶杆1圆周分布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针对绝大多数由三爪夹具引起的变形问题。顶杆1与顶头3分别设置有内外螺纹,使顶杆1与顶头3可调式连接,用于微调,使得变形修复的精度更高。顶头3不与顶杆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圆头,使得着力点更加精准。通道21一端连接有管道22,管道内设有用以提供顶杆1活动压力的气体或液体,通道21两端内设置有用以对顶杆1限位的突起211,顶杆1尾端设置有突块12,顶杆1位于通道21内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用以回弹的弹簧13。采用气压或液压方式实施反变形,过程更为简单,通道21的突起211用以限制顶杆1的活动位置,气体或液从通道21内将顶杆1顶起,泄压后,在弹簧13作用下回弹。突块12与通道2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1,用以加强密封性,使得气液压力更加稳定。使用时,将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衬于待修整薄壁环内,用顶杆1抵住变形部位,通道21内通入气体或液体,控制压力将薄壁环变形处强制反变形修复,修复完成后,泄压,顶杆1在弹簧13作用下回弹,便可取出修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修整变形的顶杆(1)、用于支撑顶杆(1)的顶杆座(2)和设置于顶杆(1)顶端的顶头(3);所述顶杆座(2)上设置有三个以上所述顶杆(1),且所述顶杆(1)以顶杆座(2)中心为圆心,在顶杆座(2)外围圆周均布;所述顶杆座(2)上开有孔,形成用以装配所述顶杆(1)的通道(21),所述顶杆(1)尾端装配于所述通道(21)内,具有沿通道(21)轴向方向调整伸出所述顶杆座(2)长度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修整变形的顶杆(1)、用于支撑顶杆(1)的顶杆座(2)和设置于顶杆(1)顶端的顶头(3);
所述顶杆座(2)上设置有三个以上所述顶杆(1),且所述顶杆(1)以顶杆座(2)中心为圆心,在顶杆座(2)外围圆周均布;
所述顶杆座(2)上开有孔,形成用以装配所述顶杆(1)的通道(21),所述顶杆(1)尾端装配于所述通道(21)内,具有沿通道(21)轴向方向调整伸出所述顶杆座(2)长度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与顶头(3)分别设置有内外螺纹,使顶杆(1)与顶头(3)可调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3)不与顶杆(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圆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壁环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上且位于所述顶杆座(2)外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云水桥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