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属于化工反应釜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平盖、下平盖、釜体,所述上平盖连接在釜体的上端,所述下平盖连接在釜体的下端,所述釜体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制备一氯化硫 ,该反应釜突破现有技术搪瓷玻璃反应釜的釜体的贯常结构,重新设计釜体高度、内径尺寸的大小以及高与内径比的大小,从而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氯气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是生产抗氧剂300的关键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搪瓷反应釜主要包括一个反应釜主体,反应釜主体底部中心开设一小孔,用于对反应釜主体内进行通氯气,为使氯气与原料进行充分反应,在反应釜主体的中部由上至下设置一机械搅拌棒。经过长期的反应试验,该结构的搪瓷反应釜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在氯气通量较少的情况下,氯气由底部小孔中往上冒出,分布不均匀,反应不充分,反应时间长,氯气消耗高;2、在氯气通量较大的情况下,机械搅拌的速度也要相应加快,容易引起漩涡,使得未能及时反应吸收的氯气溢出损失,一方面造成原料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氯气毒性较强,挥发到外界的作业环境中,严重威胁到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3对反应进程的观察不方便等缺点。授权公告号为CN202683173U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结构改进用于对二甲苯通氯气反应的搪瓷反应釜,包括一反应釜主体和一通氯气管道,通氯气管道由反应釜主体顶部中心垂直向下延伸至下部,通氯气管道的末端连接一连接头,连接头的外表壁上相通连接复数根间隔分布的氯气支管,氯气支管外表壁上均匀分布有复数个出气孔。虽然该结构的搪瓷反应釜能一定程度的使氯气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了氯气的吸收率。但是其效果极其微小,氯气的浪费率还是很大,且反应时间也没有相应的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该反应釜突破现有技术搪瓷玻璃反应釜的釜体的贯常结构,重新设计釜体高度、内径尺寸的大小以及高与内径比的大小,从而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氯气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包括上平盖、下平盖、釜体,所述上平盖连接在釜体的上端,所述下平盖连接在釜体的下端,所述釜体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从釜体下部的外侧壁插入釜体内部。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有两根,所述两根进气管平行穿过同一固定板且进气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出气孔且进气管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密封。这样,氯气只能从出气孔中溢出,有效的控制了氯气的释放速度。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气孔分布在进气管朝下的一面上且分布有两排。进一步的,所述釜体上设置有视镜。有益效果本技术该反应釜突破现有技术搪瓷玻璃反应釜的釜体的贯常结构,重新设计釜体高度、内径尺寸的大小以及高与内径比的大小,从而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氯气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釜体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釜体的高度增加,内径尺寸缩小,形成一种管式的釜体,从而延长了氯气在釜体中的停留时间以便于氯气与其他原料充分反应,减少了氯气的浪费;且本技术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的搪瓷玻璃反应釜相比,相同体积的反应釜,在设备耗材不变的情况,能促使釜体内反应物更充分的接触,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氯气的利用率。2、本技术的进气管从釜体下部的外侧壁插入釜体内部,这样氯气在釜体内由下往上分布,使得整个反应釜内的原料都能充分与氯气反应,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反应釜内部分原料不能接触到氯气或接触到较少了氯气导致的原料浪费。3、本技术进气管长度方向上分布有出气孔,使得氯气均匀的,匀速的从出气孔出来,从而形成均匀的鼓泡产生翻腾效果,使氯气有效的分布到釜体的各个位置,充分发生反应,提高氯气的利用率。4、所述的出气孔分布在支管朝下的一面且分布有两排。这种结构设计能使分布支管下面也能参与反应,避免了原料浪费。5、本技术因改变了釜体结构,因此具有足够的空间将视镜设置在釜体上,能跟随反应体积的变化观察反应进行的程度从而做出初步判断,克服了现有技术将视镜设置在上平盖上不方便观察反应程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釜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进气管结构示意图。1上平盖、2进气管、3釜体、4视镜、5固定板、6下平盖、7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包括上平盖1、下平盖6、釜体3,所述上平盖1连接在釜体3的上端,所述下平盖6连接在釜体3的下端,所述釜体3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上平盖、下平盖与釜体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本实施例以体积为500L的反应釜为例,设定釜体的内径为500mm,则釜体3的高度为约为2670mm。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包括上平盖1、下平盖6、釜体3,所述上平盖1连接在釜体3的上端,所述下平盖6连接在釜体的下端,所述釜体3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上平盖1、下平盖6与釜体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从釜体3下部的外侧壁插入釜体3内部。进气管2与釜体3垂直,进气管的长度以插入釜体后进气管的末端约位于釜体中心位置为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2有两根,所述两根进气管2平行穿过同一固定板5且进气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5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2的长度方向上分布有出气孔7且进气管2远离固定板5的一端密封。这样,氯气只能从出气孔7中溢出,有效的控制了氯气的释放速度。所述的出气孔7分布在进气管2朝下的一面上且分布有两排。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包括上平盖1、下平盖6、釜体3,所述上平盖1连接在釜体3的上端,所述下平盖6连接在釜体的下端,所述釜体3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本实施例以体积为500L的反应釜为例,设定釜体的内径为500mm,则釜体3的高度为约为2670mm。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在釜体3上设置有视镜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包括上平盖(1)、下平盖(6)、釜体(3),所述上平盖(1)连接在釜体(3)的上端,所述下平盖(6)连接在釜体(3)的下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3)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包括上平盖(1)、下平盖(6)、釜体(3),所述上平盖(1)连接在釜体(3)的上端,所述下平盖(6)连接在釜体(3)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3)的高和内径比大于等于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从釜体(1)下部的外侧壁插入釜体(3)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一氯化硫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有两根,所述两根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帆,李书芸,孙潜,李晓阳,翁起阳,钟思智,翟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