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151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影盒,所述显影盒包括:壳体,其内部储存有显影剂;显影辊,支撑于壳体两端;检测旋转体,用于被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外部的检测单元对其进行检测;边盖;支撑部件,具有导电性。所述显影盒还包括导电部件,导电部件与支撑部件分体成型,接收显影盒外部的电力并将接收的电力传递到支撑部件,由支撑部件传递电力给整个显影盒,从而实现显影盒与成像装置的电连接。此结构设计减小了现有技术支撑部件的开模难度并且导电部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减小了产品生产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影盒,尤其涉及显影盒的导电部件。
技术介绍
成像设备,或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是通过电子照相成像原理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如激光打印机和LED打印机等)、传真机和文字处理机等。成像设备通常包括显影盒与鼓盒,显影盒提供显影剂到已经形成静电潜像的鼓盒上,在鼓盒的感光鼓上形成与静电潜像相对应的可视的显影剂图像,然后通过转印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最后经过定影将显影剂图像固定到记录介质上,最后记录介质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排出,完成打印操作。一般显影盒设置有驱动端和导电端,驱动端接收显影盒外部的驱动力,导电端实现显影盒与成像装置的电连接。已知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其内部存储有显影剂;显影辊,支撑于壳体的两端;导电端边盖,安装于壳体导电端;检测旋转体,用于被设置在所述显影盒的外部的检测单元对其进行检测;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具有导电性,支撑部件上设置有检测旋转体支撑部支撑检测旋转体,检测旋转体支撑部件穿过显影盒边盖与成像装置接触,实现显影盒与成像装置的电连接。以上结构设计,将检测旋转体支撑部与支撑构件设置为一体,增加了支撑构件的开模难度,从而加大了产品的生产难度,而且检测旋转体支撑部与支撑构件设置为一体,容易使检测旋转体与其支撑部定位不准确,影响显影盒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存储有显影剂;显影辊,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显影辊具有带动辊体转动的显影辊轴,所述壳体具有沿所述显影辊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检测旋转体支撑部,位于壳体第一端;检测旋转体,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检测旋转体支撑部上,用于被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外部的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检测旋转体包括法兰部分和被检测部分;边盖,安装于所述壳体第一端;支撑部件,具有导电性,设置有支撑显影辊轴的显影辊轴支撑部件;所述显影盒还设置有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分体成型,接收来自所述显影盒外部的电力并将电力传递到所述支撑部件。所述导电部件包括电力接收部,所述电力接收部接收来自显影盒外部的电力。所述电力接收部沿显影辊轴向方向延伸大致呈圆筒状,支撑于所述检测旋转体支撑部上,位于所述检测旋转体的所述法兰部分和所述被检测部分之间。所述电力接收部包括接触部、安装部和抵接部,所述接触部为所述电力接受部靠近所述被检测部分的一端,所述安装部为所述电力接收部靠近所述法兰部分的一端,抵接部位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抵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径。所述被检测部分设置有开口,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开口与显影盒外部接触。所述导电部件还包括电力传递部,所述电力传递部将电力传递到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电力传递部采用扭簧形式,所述扭簧穿过所述电力接收部的所述安装部,一端抵接到电力接收部的抵接部,另一端接触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限制所述扭簧另一端在沿垂直于显影辊轴向方向的运动。所述边盖上设置有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二限制部限制所述扭簧另一端在沿显影辊轴向方向的运动并始终保持扭簧另一端与支撑部件的接触。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实现显影盒与成像装置的电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且此种结构设计简单,容易实现,减小了产品生产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显影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显影盒导电端打开边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显影盒导电端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显影盒导电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显影盒导电部件、支撑部件、边盖之间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显影盒1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说明书中按照显影盒1的使用习惯设定以下方向:图1中显影盒1的右前侧为显影盒1的前面,与之相对的方向为显影盒1的后面;图1中显影盒1的左下侧为显影盒1的左侧,与之相对的方向为显影盒1的右侧;图1中显影盒1的上部为显影盒1的顶部,与之相对的方向为显影盒1的底部。显影盒1的左端为显影盒1的导电端,实现显影盒1与成像装置的电连接,显影盒1的右端为显影盒的驱动端,接收来自显影盒外部的驱动力。说明书中显影盒1及显影盒1的各个部件中出现的“前面”、“后面”、“左侧”、“右侧”、“顶部”、“底部”均以图1中所示的方向为准。如图1所示,显影盒1包括:壳体2,其内部储存有显影剂;显影辊3,可旋转的支撑于壳体2的两端,显影辊3具有支撑显影辊辊体的显影辊轴31(见图3),壳体2具有沿显影辊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为显影盒1的导电端,第二端为显影盒1的驱动端;边盖4,安装于显影盒1的导电端。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显影盒1打开边盖4后的结构示意图,边盖4上设置有检测旋转体容纳孔41,检测旋转体6安装在壳体2的第一端,检测旋转体6穿过检测旋转体容纳孔41与显影盒1外部接触。壳体2的第一端还安装有导电部件5,导电部件5接收来自显影盒1外部的电力。支撑部件7安装到壳体2的第一端,支撑部件7具有导电性,接收导电部件5传递的电力并将电力传递到整个显影盒1。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显影盒1导电端的分解示意图。显影辊3具有支撑其辊体的显影辊轴31,支撑部件7上设置有支撑显影辊轴31的显影辊轴支撑部件71。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位于壳体2的第一端,检测旋转体6可旋转的支撑于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上,用于被显影盒1外部的检测单元检测。检测旋转体6包括被检测部分63和法兰部分62,被检测部分63与显影盒1外部接触,被显影盒1外部的检测单元检测,法兰部分62接收驱动力带动被检测部分63旋转,被检测部分63上设置有开口63a。导电部件5支撑于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上,位于被检测部分63和法兰部分62之间。如图4所示是本技术显影盒1导电部件5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显影盒1的导电部件5、支撑部件7、边盖4之间的配合示意图。导电部件5包括:电力接收部51和电力传递部52,电力接收部51接收来自显影盒1外部的电力,电力接收部51呈沿显影盒1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电力接受部51穿过并支撑于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电力传递部52将电力接收部51接收的电力传递到支撑部件7。电力接受部51包括接触部51a、安装部51c和抵接部51b,靠近被检测部分63的一端为接触部51a,靠近法兰部分62的一端为安装部51c,接触部51a通过被检测部分63的开口与显影盒1的外部接触接收电力,抵接部51b位于接触部51a和安装部51c之间,抵接部51b的外径大于安装部51c的外径。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力传递部件52采用扭簧形式(以下扭簧用52表示),扭簧52的穿过安装部51c,支撑于安装部51c上,一端52a抵接电力接收部51a的抵接部51b。由于抵接部51b的外径大于安装部51c的外径,扭簧52一端被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内部存储有显影剂;显影辊(3),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壳体(2)两端,所述显影辊(3)具有带动辊体转动的显影辊轴(31),所述壳体(2)具有沿所述显影辊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位于壳体(2)第一端;检测旋转体(6),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上,用于被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外部的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检测旋转体(6)包括法兰部分(62)和被检测部分(63);边盖(4),安装于所述壳体(2)第一端;支撑部件(7),具有导电性,设置有支撑显影辊轴(31)的显影辊轴支撑部件(7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还设置有导电部件(5),所述导电部件(5)与所述支撑部件(7)分体成型,接收来自所述显影盒外部的电力并将电力传递到所述支撑部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影盒,包括:
壳体(2),所述壳体(2)内部存储有显影剂;
显影辊(3),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壳体(2)两端,所述显影辊(3)具有带动辊体转动的显影辊轴(31),所述壳体(2)具有沿所述显影辊轴向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位于壳体(2)第一端;
检测旋转体(6),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上,用于被设置在所述显影盒外部的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检测旋转体(6)包括法兰部分(62)和被检测部分(63);
边盖(4),安装于所述壳体(2)第一端;
支撑部件(7),具有导电性,设置有支撑显影辊轴(31)的显影辊轴支撑部件(71);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盒还设置有导电部件(5),所述导电部件(5)与所述支撑部件(7)分体成型,接收来自所述显影盒外部的电力并将电力传递到所述支撑部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5)包括电力接收部(51),所述电力接收部(51)接收来自显影盒外部的电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接收部(51)沿显影辊轴向方向延伸大致呈圆筒状,支撑于所述检测旋转体支撑部(8)上,位于所述检测旋转体(6)的所述法兰部分(62)和所述被检测部分(6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接收部(5)包括接触部(51a)、安装部(51c)和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梅吴凯斌胡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