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589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黄芩、黄柏、黄连、大黄、苦参、半枝莲、白藓皮、石榴皮等药物制成30-35%的水煎煮提取药液,在其中加入1.5-2.5%的聚丙烯酸即成。具有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的优点。所制药剂与氮肥混合后使用,不仅具有氮素缓释作用,还有防虫、杀菌和保水的作用,从而实现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抗性、改善作物产品品质、降低农田环境污染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氮肥缓释制剂制备方法的改进,尤其涉及含有杀虫、灭菌药物的缓释制剂的制备。肥料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施肥对农业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施用化肥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5%-57%,提高总产约30%。数据表明,在多年平均亩施化肥10公斤左右时,可提高单产40%-60%,提高总产35%左右。施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投入,科学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我国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农田氮素损率为30%-50%,通过淋溶、挥发等途径每年损失化肥氮约900万吨。不合理施肥降低肥料效益、浪费资源、降低农产品品质,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化肥(主要是氮肥)的生产和施用中都出现有相似的现象,即化肥施用量增加了近一倍,而粮食产量增加了不到10%。这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施肥的经济效益、资源有效利用及其环境问题的反思。现研制能够缓慢释放或按作物需肥规律供给养分的缓释肥料(一般称为长效肥料)或控施肥料。一般来说,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速度,在生长期大体呈S形,即开始较慢,随后加快,以后又逐渐变慢。如果能够按作物的这种需肥规律供给养分,释放出的养分很快被作物吸收,那么肥料养分损失就会大大降低,利用率就会大大提高。大量的研究表明,肥料利用率低下,特别是氮肥中氮素不能为作物充分利用,加快了土壤微生物对肥料的分解,也加快了养分的转化、挥发、淋失及物理化学固定等。因此,减缓、控制肥料的溶解和释放速度,已成为提高作物对肥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从60年代末开始,南京土壤所开始长效氮肥的研究。最初是为了解决碳酸氢铵挥发问题,首先研制成功了碳酸氢铵粒肥,后又研制出以钙镁磷肥为包膜材料的长-->效碳铵和长效尿素。沈阳应用生态所和广州化肥厂研制的长效碳铵、长效尿素和涂层尿素,郑州工业大学磷复肥研究所的包裹型长效肥,都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目前缓释氮肥所采取的控制释放技术分为四类:一是对水溶性氮肥采用物理方法(包膜)控制其释放。二是应用微溶性的含氮无机化合物,如磷酸铵的金属盐类等。三是利用微溶性含氮有机化合物(如脲醛、草酰胺)当它们被微生物或化学作用分解时,释放出有效氮素。四是水溶的或浓度较大的有机化合物。此外,各种氮肥可以通过加入硝化抑制剂、尿酶抑制剂等来影响氮素的转化从而改变释放条件。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户土地面积小而分散,种植体系复杂,机械化程度低,配方施肥和其它技术措施很难为农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另外,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已不愿在追肥等农艺操作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现有的缓释肥种类有许多,但都只具有单一的缓释作用,目前尚无一种集控释技术、杀虫和防病除草等功能为一体的物化肥料产品。其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粮食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也满足了农民的实际需求。一次施用,就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可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另外;目前缓释肥的价格较高,且只能工业生产得到,对于经济落后和偏远地区的农民难以接受,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或是乡亲们)的劳动用简易的方法生产这类新产品,而且这样的新产品更容易得到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药剂与氮肥混合后使用不仅具有延缓氮素释放的作用,而且具有防虫、杀菌、保水的功能;同时其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的氮肥缓释药剂是由水煎煮提取药液和添加辅助剂混合组成;其中水煎煮提取药液所用药物按重量百分比为:黄芩20-24,黄柏20-24,大黄8-10,黄莲8-10,苦参8-10,半枝莲8-10,白藓皮8-10,石榴皮8-10,将这些药物采用水煎煮提取方法,过滤后得到提取药液的药液比为30-35%;在得到的提取药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1.5-2.5%-->的聚丙稀酸,搅拌均匀即成为氮肥缓释药剂。将上述得到的氮肥缓释药剂按药肥重量1∶9-10的比例可以与尿素、硝铵和碳铵中任一种氮肥混合,即成为缓释药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水煎煮提取药液所用药物的重量百分比可以为:黄芩21-23,大黄8.5-9.5,黄莲8.5-9.5,苦参8.5-9.5,半枝莲8.5-9.5,白藓皮8.5-9.5,石榴皮8.5-9.5;其水煎煮得到提取药液的药液比为31-34%。所述聚丙稀酸的加入量可以为1.8-2.2%。还可以在药液中加有适量的附着剂。所述的水煎煮提取药液所用药物的重量比还可以为:黄芩5,黄柏5,大黄2,黄莲2,苦参2,半枝莲2,白藓皮2,石榴皮2;其水煎煮得到提取药液的药液比为1/3。所述聚丙稀酸的加入量为2%。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氮肥缓释药剂配制的缓释药肥,用于基肥效果明显。由于缓释药剂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药膜,具有防虫、杀菌的作用,并能延缓氮素的释放,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且因聚丙稀酸(保水剂)的存在,使其具有保水功能,这对氮素的缓释和根部的吸收更加有益,尤其是对旱地作物更加明显。经盆栽、大田试验和示范证明:用本专利技术配制的缓释药肥与单纯的同类氮肥相比,在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粮食作物试验增产7-15%;在大青菜、白菜、四季豆等蔬菜作物试验,可增产12-25%;对其立枯病、炭疽病、根腐病有防治作用,对蛴螬等地下害虫有杀伤作用,同时能提高作物的抗性,可减少喷药2-3次,并能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无污染、也无农药残留。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原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对环境无污染、易于推广的优点,尤其适合农户和村镇生产自用。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和资助。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附着剂可以选用膨润土、粘土、或是面粉,其作用是将缓释药-->剂增稠,使药液更容易附着于肥粒的表面;各种附着剂的用量各不相同,其用量少药剂稀则使药液附着的少,用量大药剂稠则使药液附着的多;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药液要求附着剂的用量为,能使药液和肥料按1∶9-10的比例均匀混合即成。附着剂的种类很多,前述的几种虽然有一些缺陷(如久置后沉淀和发酵),但其来源方便、价格低廉、无污染、效果好的优点更突出,所以生产时可以不加附着剂,可在使用前再加入,并尽快用完,这样就可克服其缺陷。实例1、分别取黄芩和黄柏各7.5Kg,取黄莲、大黄、苦参、半枝莲、白藓皮和石榴皮各3Kg,共33Kg,混合后加水煎煮约30分钟,过滤得到药液100Kg,药液比为33%,加入1.8Kg的聚丙稀酸搅拌溶解,即成为氮肥缓释药剂。实例2、分别取黄芩和黄柏各7Kg,取黄莲、大黄、苦参、半枝莲、白藓皮和石榴皮各2.5Kg,共29Kg混合后加水煎煮约半小时,过滤得到药液约96Kg,药液比为30.2%,加入2Kg的聚丙稀酸搅拌溶解,即成为氮肥缓释药剂。在使用前可加入3Kg的膨润土搅拌均匀,即可与氮肥按1∶10混合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肥缓释药剂是由水煎煮提取药液和添加辅助剂混合组成;其中水煎煮提取药液所用药物按重量百分比为:黄芩20-24,黄柏20-24,大黄8-10,黄莲8-10,苦参8-10,半枝莲8-10,白藓皮8-10,石榴皮8-10,将这些药物采用水煎煮提取方法,过滤后得到提取药液的药液比为30-35%;在得到的提取药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1.5-2.5%的聚丙稀酸,搅拌均匀即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肥缓释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肥缓释药剂是由水煎煮提取药液和添加辅助剂混合组成;其中水煎煮提取药液所用药物按重量百分比为:黄芩20-24,黄柏20-24,大黄8-10,黄莲8-10,苦参8-10,半枝莲8-10,白藓皮8-10,石榴皮8-10,将这些药物采用水煎煮提取方法,过滤后得到提取药液的药液比为30-35%;在得到的提取药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1.5-2.5%的聚丙稀酸,搅拌均匀即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煎煮提取药液所用药物的重量百分比为:黄芩21-23,黄柏21-23,大黄8.5-9.5,黄莲8.5-9.5,苦参8.5-9.5,半枝莲8.5-9.5,白藓皮8.5-9.5,石榴皮8.5-9.5;其水煎煮得到提取药液的药液比为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德东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