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基磷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419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磷肥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淀粉基磷肥及其配方与制备方法。该磷肥的理化性状为:pH中性,棕色粘稠液体,水溶性良好。有效成份主要是磷化合物。该淀粉基磷肥的制备方法是将工业磷酸和淀粉以体积与重量比1∶1-2.5毫升/克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在常压下,以100-150℃的温度加热15-60分钟,使其发生反应后生成棕色粘稠液体,再用40%NaOH调节其pH值至6.0-7.0。这种淀粉基磷肥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减少磷固定,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提高磷利用率,从而减少磷肥的施用量,节省磷资源,不会污染环境,是开发磷肥新品种的新颖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磷肥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淀粉基磷肥及 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磷是地球生物有机体组成所必须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所需 营养三大要素的第二位重要元素,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耕地土壤有效磷低和极低的面积大概占50%-55%,其中土壤有效磷 在临界值以下的占42.7%。因此,磷肥的施用一直是保证农业产量稳定和 提高的重要环节。现有磷肥种类少,产量不足,利用率低。磷肥生产发展受自然资源限 制,不但磷肥生产数量有限,类型也比较少,现在农业使用的磷肥基本都 是无机磷形态。目前我国磷肥种类主要是普通过磷酸钙(SSP),占磷肥产 量的55%,其次是钙镁磷肥,占磷肥产量的10%,其他是复合或混合磷肥 形式。多年来,中国磷肥产量不足,与氮肥相比比例偏低,只能满足国内 市场需求的70%左右。2005年我国约需磷肥1110-1160万吨(P205),至l」2(U0 年约需1153-1210万吨(P205), 2010年我国磷肥的产出量和需要量仍旧有 很大缺口。同时,现有的各种类型传统磷肥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土壤大量 固定,有效态磷含量低,磷当季利用率很低,造成因磷肥在土壤中大量累 积而浪费有限的资源。据统计,磷肥利用率一般在5-25%之间,国际水稻 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水稻上传统无机磷肥利用率只有8-12%,英国蔬菜生 产中,传统无机磷肥利用率也只有6%。一方面是土壤大面积缺磷,另一方面是磷肥生产受自然资源的限制难 以增加,而且磷肥的利用率低。因此,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磷 肥的利用率就成为解决磷肥问题的关键和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传统的 无机态的矿质磷肥施入土壤后会很快被大量固定,而农业上使用的有机态 磷主要是有毒农药, 一般不作为磷肥使用,现在有机磷农药因其对农产品 品质及环境污染负效应而被禁用。所以,开发新型磷肥,使其既能减少在 土壤中的固定,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减少磷肥使用量,环境安全是解决目 前磷肥生产和施用中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磷肥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淀粉基磷肥,这种磷肥 生产成本低廉,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减少磷的固定,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 提高磷肥利用率,减少磷肥的施用量,节约有限的磷资源,同时还能保证 环境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这种淀粉基磷肥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淀粉基磷肥,该磷肥的有效成份包括淀粉和磷酸经过加热反应后的生 成物,其PH为中性,为棕色粘稠液体。上述的淀粉基磷肥的制备方法,将磷酸和淀粉以体积与重量比为1:1-2.5毫升/克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在常压下,以100-15(TC的温度加热 15-60分钟,使其发生反应,反应完成后再有碱性溶液调节其pH值至 6.0-7.0。上述制备方法中,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为40%。 上述制备方法中,磷酸和淀粉的体积与重量比为1: 1.5-1.9毫升/克。 上述制备方法中,加热时间为20-40分钟。 上述制备方法中,加热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油浴或砂浴。 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磷肥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 、本专利技术可选用的工业淀粉等廉价有机物质,本身分解后可被植物利 用,而其他磷肥的材料都是用无机物质;2、 利用有机合成技术将无机态的磷以磷酸根离子的形态结合到淀粉 分子结构上,而不是传统磷肥生产中那种简单的混合,而磷酸根离子与有 机分子结合,可大大降低磷酸根离子在土壤中的固定,使磷的有效性提高 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磷肥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 咼。3、 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成本较传统磷肥更低。 附图说明图1是盆栽试验中各处理的植物干重对照表; 图2是盆栽试验中各处理的植物吸磷量对照表; 图3是盆栽试验中各处理的磷利用率对照表;图4是盆栽试验中各处理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和速效 磷的含量对照表;图5是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磷与速效磷的相关性表;图6是土壤中的中活性有机磷与速效磷的相关性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 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制备这种淀粉磷肥采用的材料是淀粉和磷酸。将磷酸和淀粉以 1: l-2.5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和重量(单位为克)比(v/g)充分混合, 然后在常压下,以100-15(TC的温度加热15-6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反应 完成以后,再以碱性溶液其pH为中性,即PH值为6.0-7.0,即可得到这种 淀粉基磷肥,其物理形态为棕色粘稠液体。如上所述的淀粉可以选择任何淀粉为原料,可以是玉米、小麦、红薯 等植物淀粉,也可以是其它工业用淀粉。上述磷酸可以选用任何级别的磷 酸,可以是工业用原料磷酸,也可以是一些副产品磷酸,只要不含有超标 的污染物质即可。上述碱性溶液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可为40%,上 述加热方式可以选择用砂浴或油浴,也可以选择其它能够方便灵敏地控制 反应温度的加热方式。实施例l将磷酸和淀粉以l: l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和重量(单位为克)比(v/g)充分混合,然后在常压下,以10(TC的温度加热6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 反应完成以后,再用浓度为40X的NaOH溶液调节其pH大约为中性,g口PH 值为6.0-7.0,即可得到这种淀粉基磷肥,其物理形态为棕色粘稠液体。实施例2将磷酸和淀粉以l: 1.5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和重量(单位为克)比 (v/g)充分混合,然后在常压下,以11(TC的温度加热40分钟,使其充分 反应,反应完成以后,再用浓度为40X的NaOH溶液调节其pH大约为中性, 即PH值为6.0-7.0,即可得到这种淀粉基磷肥,其物理形态为棕色粘稠液体。实施例3将磷酸和淀粉以l: 1.9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和重量(单位为克)比 (v/g)充分混合,然后在常压下,以130。C的温度加热20分钟,使其充分 反应,反应完成以后,再用浓度为40。/^的NaOH溶液调节其pH大约为中性, 即PH值为6.0-7.0,即可得到这种淀粉基磷肥,其物理形态为棕色粘稠液体。实施例4将磷酸和淀粉以l: 1.7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和重量(单位为克)比 (v/g)充分混合,然后在常压下,以12(TC的温度加热20分钟,使其充分 反应,反应完成以后,再用浓度为40X的NaOH溶液调节其pH大约为中性, 即PH值为6.0-7.0,即可得到这种淀粉基磷肥,其物理形态为棕色粘稠液体。实施例5 将磷酸和淀粉以l: 2.5的体积(单位为毫升)和重量(单位为克)比 (v/g)充分混合,然后在常压下,以15(TC的温度加热15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完成以后,再用浓度为40X的NaOH溶液调节其pH大约为中性, 即PH值为6.0-7.0,即可得到这种淀粉基磷肥,其物理形态为棕色粘稠液体。下面结合专利技术人的一个盆栽试验,说明本专利技术施用效果一、 试验布置供试土壤潮土 供试作物玉米(中单306)试验处理对照(以下简称CK)、磷酸二氢钙、卵磷脂、植酸钙、本专利技术淀粉基磷肥样品l (以下简称OPl)和本专利技术淀粉基磷肥样品2 (以下 简称OP2)(施入土壤中的P量相同,均为0.2gP2(Vkg土)。试验设三次重复,六个处理。于高20cm直径15cm的塑料盆中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淀粉基磷肥,其特征在于:该磷肥为棕色粘稠液体,PH中性,其有效成份包括淀粉和磷酸经过加热反应的生成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菊梅马义兵文方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