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肥及类似的淤浆材料之加工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13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液肥和类似的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学物质成分的浆料的方法。此法使该浆料分离成含氮的液态物相和含氮的干物相。两种物相都是无菌的,液相可被蒸发,蒸发过程中所回收的水可用于饲水目的,而浓缩物可与固态物相混合,用作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实施本方法的附有分离箱(3)的一种装置。本方法和装置能以廉价的方式加工液肥和类似物料,将它们转变成在环境条件受到严格限制的区域内可以运用和使用的物料。(*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方法,用来加工液肥及其类似物、主要是有机淤浆材料,和用来回收含高量干物料并在加盖后堆积贮藏下无液体渗出的材料及无菌的液相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不断的更为严格的环境需要对于人们在财政上可行的条件下用来加工农业废物的新方法产生了要求,以便运用和改造这些废物而又同时维护环境法规。特别紧迫的问题是加工呈液肥和类似材料状的牲畜排泄物,处置和改造这些废物是当前一大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加工含有大量有机物的淤浆状材料例如液肥的方法,该方法以最少的成本产生一种或多种可被贮存和/或运用的材料而同时仍能维护环境法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实施该方法的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用前言中提出的这类方法就可达此目的。该方法的特征是人们可以调整淤浆状材料的酸度,使得加热到100℃附近时(在某些情况下高达110℃)不放出气态氨,并且将淤浆状材料加热到至少75℃时,这材料就会被制成无菌的且被分离成清液相和相对地无液体的淤浆层,随后分离这两个淤浆层,于是可对他们分别处理。按照本专利技术,合适地实施该方法所用装置的特征是它包括一个淤浆分离箱,在该箱的上部有一个或多个淤浆入口,有一个淤浆液面控制元件使箱内淤浆保持在一个大体上恒定的水平。在箱体下部有液体排放口,在箱内的淤浆正常液面下装入一个加热面,还有一个排除元件可从淤浆表面区收集含有干物料的淤浆相并使之从箱体排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其优点是液肥可被分离成两种产物,在财政上可行条件下和在环境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该两种产物可被单独运用。干物相体积远远小于液肥,可以简单地把它加盖贮藏而不渗出有害于环境的任何液体,可被运输至其它地点而不致危害健康,并且可在适当时机带到田间作为肥料。还有,该液相是无菌的,像干物相一样可被送到其他地点而对健康没有危险,液相可被抽出及喷洒而无任何技术问题。由于调整了材料的酸度,在贮存和农田使用期间没有氨逸出到大气中,因此在农田使用时,记入肥料价值的氨含量差不多是原始量的全部。同时,控制酸度所引起的材料气味方面的改变从而使它的令人不适的性质和程度大大下降。最后,液相适于蒸发生产水供畜牧业用,而蒸发得的干物相可与由分离工序回收的干物相混合及一样运用。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列于权利要求2到4中。利用细菌培养形成酸来控制酸度以取代添加酸的方式,其优点主要是可节约购买酸的费用。另一方面,直接添加硫酸已得到最高的结果。实践已证实,为了避免不能忍受的氨蒸发,淤浆(液肥)的PH值不得大于7。另一方面,如PH值过低则加工设备就会出现腐蚀问题。酸度大约在6左右在实践中已表明非常合用,特别是与生物促进形成酸相联系时,在适当短的时间内便能达到这个PH值。加热至少达75℃而最高温度为110℃,可使被加工的材料足够有效地灭菌而无需高压灭菌,90℃左右的温度已证明可同时导致快速灭菌及相应快地将液肥分离成两相。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是有利的,因为它结构简单,适用于作定期监视条件下可靠及连续运行。具有予处理容器对液肥进行生物处理,能免去购酸的运行费用。能把干物料相从淤浆分离箱排除掉的元件,同时能使这种材料排掉液相,因此就可省略把排出液相作为独立的整理处理工序,因而是恰当的。专利技术人在进行实验期间,证实了权利要求7描述的结构运行安全而无运转中止现象。如果引入淤浆分离箱的淤浆材料在淤浆表面均匀地展开,已证明液肥能被分离成两相而无任何问题。于权利要求10所描述的按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实施例具有优越性是由于它结构紧凑,导致热损耗相当小,并且由于仅有很少连接件和管接头需要在装配地点完成连接,使装配费用尽可能低。如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还包括液体蒸发单元,那么人们可得到这样的好处,即液相中大部分水可回收,能用于畜牧业中的饲水目的,因此就可在农业运行中再循环。随着液相的蒸发,废物的处置减少到只包括一种材料,一种肥料价值高并且体积比较有限的无菌材料,因此与未加工的液肥相比,更便于运输,能有肯定的商业上的价值。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述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纵剖面图,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对液肥的加工情况,图2是按本专利技术用于液肥相分离的分离箱的纵剖面图,图3是沿图2Ⅲ-Ⅲ线进行剖视的纵剖面图。按照图1的液肥加工装置包括第一个液肥容器1、予处理容器2、液肥分离箱3、肥料箱4、蒸发单元5、水箱6和第二个液肥贮存箱22。第一个液肥容器1有第一根液肥管7,其中插入第一个液肥泵8,连接予处理容器2。第一个液肥泵8受第一个浮子开关28控制,该开关安装在予处理容器2内,是用来使予处理容器2内的液肥保持在恒定水平。在所述予处理容器内还有一个加热面18,用来自分离箱3的液相肥料加热它。予处理容器内的温度利用控制三通阀29的热动开关30使之恒定保持在一个可调温度。予处理容器2内有个机械搅拌器19,可对其中的液肥慢慢搅动。最后,在容器2的上方装备一个容器9,由9中有导酸管向下引入容器2中。附第二个液肥泵11的第二根液肥管10由予处理容器2导入分离箱3内液肥表面以上空间,第二根液肥管10伸展开成为一个液肥喷洒元件可将液肥分布到液肥表面。在分离箱的顶部装备一个干材料排除元件13、14,一个液肥液面控制元件,一个液相区,一个加热面15和第三根液肥管16,并在顶部装备第二个浮子开关用以控制第二个液肥泵11。下面详述分离箱3。第三根液肥管16中插入第三个液肥泵17,交替地导入予处理容器2内的加热面18或者经由支管导入三通阀29。第三个泵17最好是个能以恒定的并可调节的泵速工作的排代泵。干物料相的排除元件13、14通向肥料箱4,肥料箱4是以运输容器的形式安置在密封盖31下面。盖的下沿设计有接触面可与容器箱4的上沿装配。管道27在盖子31下面开孔,经泵26连到蒸发单元5内的提取口,蒸发单元5最好是这样的蒸发锅炉,其加热面达到液体最上部,并在液体表面上方有蒸气拱顶,带压缩机的蒸气管道从蒸气拱顶将蒸气导入装在加热面以下的冷凝器中,这样蒸气冷凝时将热辐射至底部区域。自蒸发单元5的冷凝器引出水管32经第二个液肥容器22连到水箱6,在第二个液肥容器22中,为水管32装设热交换器表面34。第4根液肥管21从三通阀29连到第二个液肥容器22,而第五根液肥管23带有第四个液肥泵33由容器22出来连到蒸发单元5。最后,在位于三通阀29和第二个液肥容器22之间的第四根液肥管21中插入第二个三通阀35,而第七根液肥管36从三通阀35起连到第三个液肥容器37中。为清晰起见,剖面图1-3没有显示管道和容器的热绝缘层。按照图1所示的加工设备是用下述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加工液肥的。第一个液肥容器1在实际上安排为能容纳几天至大约一周的生产用料,液肥通过泵8由容器1经过第一根液肥管7被抽到予处理容器2中。抽入量受予处理容器2内的浮子开关28控制。予处理容器2则被安排为藉微生物培养形成酸的方法来调节液肥酸度,因此它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所选择的操作温度。例如,如温度为20~25℃,那么予处理容器必须容纳平均生产液肥至少达24小时,从而使液肥在容器中这段平均时间内能使酸充分生成。液肥留在予处理容器内的时间是平均时间,在此期间,不断地用搅拌器11搅拌容器的容纳物,以便使酸的生产过程平稳均匀。要达到最佳效果则温度要恒定而均匀,利用可调节的热动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液肥和主要是有机淤浆材料的液肥类似物的方法,和回收含高量干物料并在加盖后堆积贮存下无液体渗出的材料及无菌的液相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调节淤浆材料的酸度,以便加热到100℃左右时该材料不放出使环境不能忍受的氨气量,淤浆状材料至少加热到75℃以便成为无菌的并分离成清液相和相对地无液的淤浆层,最后将两种淤浆相分离开,从而可被分别运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伦布拉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丹麦石油加工协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丹麦]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