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直径承压桩双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2142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大直径承压桩双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研发一型水下自密实混凝土,该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为280mm,扩展度为750mm,两小时经时损失为零,初凝时间达10h±2h;步骤b:设计一款大容量混凝土料斗,该大容量混凝土料斗的每块竖面板下端对应设有一块斜面板,四块斜面板下端形成一个出料口;步骤c:在桩口处设置井口架,并在井口架上并排设置两根导管;步骤d:在混凝土搅拌站配制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并将配制好的水下自密实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步骤e:将运输来的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倒入两个大容量混凝土料斗。本方法能够很好地完成超大直径承压桩混凝土灌注,灌注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超大直径承压桩双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部分工程采用桩基础,现在常见的桩基桩径一般2.5m,桩底面积3㎡左右,灌注所需要的混凝土量在5㎡左右。现有的常规浇筑方式采用常规混凝土,并采用小容量料斗+单导管送料方式,初灌混凝土埋管高度规范要求为800mm,这种常规混凝土及送料方式能很好地满足小直径承压桩灌注要求。并且,常规水下混凝土采用C40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其配比如下:材料名称水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集料粗集料外加剂每立方米用量(Kg)150377603063211619.43质量比0.39810.1590.081.6763.0800.025,常规混凝土的坍落度200±20mm,初凝时间6±2h,未对经时损失做指标要求。其中,坍落度用于表示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越大表示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经时损失是指混凝土从搅拌站到灌注时的性能损失,经时损失为0表示混凝土从搅拌站到灌注时的性能损失,而初凝时间是指混凝土从浇注到凝固的时间,初凝时间越长越好。随着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桩基设计直径也越来越大,如扩底桩径达9.4m,最大椭圆桩扩底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大直径承压桩双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研发一型水下自密实混凝土,该水下自密实混凝土配方为水、水泥、Ⅱ级粉煤、S95矿粉、硅灰、机制砂、天然砂、0‑1碎石、132碎石和外加剂,每1m3自密实混凝土中含有水160kg,水泥270kg,Ⅱ级粉煤100kg,S95矿粉80kg,硅灰15kg,机制砂840kg,天然砂100kg,0‑1碎石260kg,132碎石600kg,外加剂24.3kg;上述配方配制出的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坍落度为280mm,扩展度为750mm,两小时经时损失为零,初凝时间达10h±2h;步骤b:设计一款大容量混凝土料斗,该大容量混凝土料斗包括竖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直径承压桩双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研发一型水下自密实混凝土,该水下自密实混凝土配方为水、水泥、Ⅱ级粉煤、S95矿粉、硅灰、机制砂、天然砂、0-1碎石、132碎石和外加剂,每1m3自密实混凝土中含有水160kg,水泥270kg,Ⅱ级粉煤100kg,S95矿粉80kg,硅灰15kg,机制砂840kg,天然砂100kg,0-1碎石260kg,132碎石600kg,外加剂24.3kg;上述配方配制出的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坍落度为280mm,扩展度为750mm,两小时经时损失为零,初凝时间达10h±2h;步骤b:设计一款大容量混凝土料斗,该大容量混凝土料斗包括竖面板(1)和导管接头(5),其中竖面板(1)数目为四块,这四块竖面板围成矩形框,每块竖面板(1)下端对应设有一块斜面板(2),这四块斜面板围成矩形漏斗结构,竖面板(1)及斜面板(2)外面设有纵横交错的料斗龙骨(20),且竖面板(1)及斜面板(2)共同组成的空腔用于盛装步骤a研发的水下自密实混凝土;相邻两块所述斜面板(2)外板面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和飞任志平戴超张兴志武雄飞陈金伟陈敏武杰任健廖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